《美麗的家園》教案 篇1
設計意圖:《綱要》第四部分“組織與實施”第六條中明確提出:教育方法運用要恰當、靈活、多樣;充分體現兒童是教育過程中的主體的原則,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往,我們老師所關心的是如何把教材中的知識灌輸給兒童,而無視兒童的興趣、認識規律及發展水平,幼兒只是簡單的接受知識的容器,只是跟著教師走,缺乏自己的思考,其結果是限制了兒童思維發展。《綱要》中要求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兒童是教育過程的主體原則,就要求我們教師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改變自己的角色和教育方法,和幼兒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大班幼兒對數概念比較感興趣,針對幼兒年齡特點,在分類教學基礎上,通過游戲活動、觀察、師幼互動、情景操作等形式向幼兒滲透統計方法,因此我們大班學年研究、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網絡圖:
美麗的家園
美麗的社區、我愛我家、美麗的桃園
愛家超市、停車場、幫媽媽分東西、我會收玩具、桃子熟了摘桃子
活動目標:
1、能將統一集合中的物體依據不同的特征進行二級分類及簡單的統計方法;
2、引導幼兒多角度觀察和多圍度思考,體驗集與子集的關系。
3、培養幼兒的觀察、合作、想象、動手、繪畫能力。
活動準備:
1、環境準備:A、主題環境的創設、B、操作材料的設計與投放
2、知識經驗準備:能根據物體特征分類和簡單的概括能力。
活動流程:激發興趣――操作探索――交流經驗――互相分享
觀察指導預設:
1、幼兒是否對創設的環境感興趣,激發幼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