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教學設計 篇1
教材解析:
歌曲《母雞叫咯咯》是一首活潑有趣的德國民歌。歌曲的節奏規整,旋律巧妙地運用了同音反復和小跳、重復和變化重復等手法模仿了母雞生蛋的啼叫聲,很形象、有趣。歌詞譯配也很有特點,生動地描繪出母雞生蛋時“脖子伸伸、兩翼撲撲”的高興樣子。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表演,培養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2、認識響筒和響板等打擊樂器,并通過學習掌握其演奏方法。
教學重點:
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母雞叫咯咯》。
教學難點:
“脖子伸伸兩翼撲撲”這一句的演唱,以及一個3度音準的`把握。
教學用具:
電子琴、教具、白板、PPT課件、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母雞叫咯咯伴奏譜律動
2﹑教師變身農場飼養員,改編歌詞演唱歡迎小朋友來農場的歌。
3、介紹朋友給同學們,聽它是誰?它怎么叫?(出示課題)
二、新歌教學
1﹑聽歌曲《母雞叫咯咯》首先讓學生帶著問題聽一遍歌曲,師提出問題:
。1)母雞在干嘛?它是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告訴大家的?
。2)出示節奏(板書本課三個主要節奏型)師:跟母雞聊天聊的這么開心,讓我們
把這種高興的情緒帶到我們的歌詞當中去?焖贋g覽找生字“兩翼”的“翼”,“添”快樂的“添”寫到黑板上并注音、解釋)
。3)老師按節奏打響板領讀歌詞,后讓學生按節奏齊讀歌詞。
(4)再聽一遍感受歌曲情緒后教師范唱,師:好聽嗎?你想學嗎?生:想。先跟老師跟琴唱譜,注意音高。再分別用咯和咕模唱。注意演唱姿勢和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