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的]:
知識目標——會認“鳳、凰”等12個生字,會寫“龍、恩”等10個生字及“鳳凰”一詞(全體學生)
能力目標——觀察圖畫,借助插圖理解文章內容。(大比例學生)
德育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初步體會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的感情。(優勢學生)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培養觀察能力,借助插圖理解文章內容。
2.難點:規范、美觀地書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朗讀感悟
[教學課時]:二課時
【學案設計】【預習設計】學生準備:了解周總理的生平及相關故事,了解傣族及潑水節的資料。教師準備:課文插圖;潑水節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初知文意
投影出示潑水節課文插圖。
1.大家知道這是什么節日的場面?(生答“潑水節”)(全體學生)
2.潑水節是我國傣族人民的重大節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熱鬧的節日。同學們,1961年的潑水節可不一般呀!你能用“因為……所以……”回答這個問題嗎?(大比例學生)。
師板書課題“難忘的潑水節”
3.在預習的基礎上續讀課文。
二、自主分類認讀,嘗試認字
1.出示生字,讓學生自主嘗試識字。學生不會認的帶上拼音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