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想
本節教學內容的基本特點:本節是學生動手實驗,通過學生實驗描繪平拋物體運動的軌跡,在此基礎上研究平拋運動的特點。由于有很多的實驗方案可以選擇,這為學生探究提供條件。同時本節涉及很多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是運動學和動力學知識在平拋運動中的具體應用,可以多方面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科學素養。
本節內容在章或單元中的地位:本節是一個重要的學生實驗,既是用牛頓定律解決問題的方法第一次在曲線運動中的具體應用,也是上一節中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方法的延續和應用,由于是學生實驗,為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科學素養提供很好的機會,教師應充分重視此節課。
教學的總體目標、學生的情況:本節課主要采用的啟發式教學方式和問題探究的教學模式,逐步引導學生認識事物的本質。
在描繪平拋運動的軌跡,研究平拋運動的特點的過程中,求初速度是利用物理理論知識,但如何準確描繪出軌跡則是關鍵。學習中,老師引導學生多設計一些實驗方案,鼓勵學生創造新的、簡易可行的實驗方法,可以是成品儀器,也可以用常見的日常用品組成實驗器材,從實驗方法上可能既有簡單、原始的實驗方法,也可能有應用現代科技手段數碼相機的方法,并且引導學生對不同方法進行比較,分析不同實驗的優缺點,同學們通過分析比較,選出本次實驗描繪平拋運動物體軌跡的方法。再在此基礎上學生動手實驗,描繪平拋運動的軌跡,并利用得到的平拋軌跡,研究平拋運動的特點。
教學過程中的關鍵環節:
本節課主要分為三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