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周長》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41頁的內容。
【教材分析】 《周長的認識》學生在認識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的,主要是了解周長的概念,形成并建立初步的認知,為學面圖形周長的計算奠定基礎。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是在學生掌握了周長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但本課講的周長不僅僅局限于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而是包含了所有的平面圖形的周長,既有規則圖形的周長,也有不規則圖形的周長。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長概念。讓學生觀察、動手操作、鼓勵他們相互談論交流,啟發他們積極思考、總結歸納。三年級學生好奇心強,習慣于形象思維,且具備一定的觀察、操作能力,能從活動中掌握本節課的知識。
【設計理念】
1、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新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習有價值的數學”,所以我在選取例子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具體事物出發展開教學,通過觀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活動中,獲得對空間與圖形知識的直觀經驗,并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2、讓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中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的機會,通過觀察、測量、計算等一系列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測量方法,在計算中進一步理解周長的含義,通過拓展練習體會做數學的樂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夠建立周長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