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體積和容積”教學設計
第十課時:容積
教學內容:教材第50——51頁例5、例6
教學目標:
1、知道容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容積單位升和毫升。
2、掌握容積單位升和毫升的進率,及它們與體積單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間的關系。理解容積和體積概念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3、會計算物體的容積,了解不規則物體體積的計算。
教學重點:
1、建立容積的概念,掌握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2、理解容積與體積的關系。
教學難點:容積與體積的聯系和區別。
教具:1升的量杯、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容器、不同的飲料瓶、紙杯、長方體紙盒。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什么是物體的體積?
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相鄰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3一個長方體紙盒,長2分米,寬1.8分米,高1分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二、新授:
1、認識容積及容積單位:
(1)把紙盒打開,指著盒內的空間介紹:箱子、油桶、倉庫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它們的容積。大家常見的金魚缸里面所能容納水的體積就是這個魚缸的容積。你們能舉例說說什么是容積嗎?
一個實心長方體或正方體木塊,它有容積嗎?
師:只有能夠裝東西的物體,里面是空的,才能計量它的容積。
(2)一個物體的容積就是它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所以計量容積一般就用體積單位。但計量液體體積,如藥水、汽油等,常用容積單位升和毫升。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兩個容積單位,研究它們和體積單位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
(3)演示:體積單位與容積單位的關系。
說一說,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標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關系呢?教具演示,
《認識體積與容積》教學反思
《認識體積與容積》教學反思
《認識體積與容積》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體積與容積的意義。體積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借助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了。
在教學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中,理解體積的概念。通過第一個實驗讓學生感受到物體是占有一定空間的,又通過第二個實驗讓學生感受到物體所占空間是有大有小的。在此基礎上引出體積的意義,學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容積與體積的意義有什么區別是本節課的難點,我為了能讓學生區別體積與容積意義的不同,我做了一個實驗:用兩個瓶子,一個瓶子里裝滿水,一個瓶子里裝了一些水,讓學生說說哪個瓶子里水的體積就是瓶子的容積。我又找了兩個外形差不多大小,但容積相差很大的瓶子,讓學生知道體積一樣大,容積不一定一樣大。又就地取材,讓學生說說粉筆木盒的體積與容積分別只什么,讓學生在辨別中區別體積與容積的意義。
圓柱容積計算
教學內容:教材第9頁例5、“練一練”,練習二第5~9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根據不同的條件求圓柱的體積,學會計算圓柱形容器的容積,井能應用于實際求出所容物體的重量。
教學重點:計算圓柱形容器的容積。
教學難點 :根據不同的條件求圓柱的體積。
教學過程 :
一、復習舊知
1.求下列圓柱的體積(口答列式)。
(1)底面積3平方分米,高4分米;
(2)底面半徑2厘米,高2厘米;
(3)底面直徑2分米,高3分米。
追問:圓柱的體積是怎樣計算的?(板書:V=Sh)
2.復習容積。
提問:什么是容積?它與物體的體積有什么區別?我們是按什么方法計算容積的?
3.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習過圓柱的體積計算,知道了容積和容積的計算方法。這節課,就在計算圓柱體積的基礎上,學習圓柱的容積計算。(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5。
出示例5,讀題。提問:這道題求什么?你能計算它的容積嗎?請大家仔細看一下題目,解答這道題還要注意些什么?(統一單位或改寫體積單位,取近似數)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說明每一步求的什么,怎樣求的。同時注意是怎樣統一單位和取近似值的。
2.新課小結。
提問:求圓柱形容器的容積要怎樣計算?如果知道圓柱底面的半徑或直徑,怎樣求圓柱的體積?
容積和容積單位(通用14篇)
容積和容積單位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容積的含義.
2.認識常用的容積單位,了解容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的關系.
教學重點
建立觀念,知道容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容積的含義和升、毫升的實際大小.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什么是體積?
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3. 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是怎樣計算的?
二.探究新知.
我們已經學習了體積和體積單位,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個新的知識:.(板書課題)
(一)建立容積概念.
1.學生動手實驗(每四人一組,每組一個有厚度的長方體盒,細沙一堆)
實驗題目:計算出長方體盒的體積.
把長方體盒裝滿細沙,計算細沙的體積.
2.學生匯報結果.
長方體盒的體積:先從外面量出長方體盒的長.寬.高,再計算其體積.
細沙的體積:細沙的體積就是長方體的體積,但要從長方體里面量長.寬.高,再計算其體積.
教師追問:計算細沙的體積為什么要從長方體里面量長.寬.高?
3.師生共同小結.
教師指出:這個長方體盒所容納細沙的體積,就是長方體盒的容積.我們看見過汽車上的油箱,油箱里裝滿汽油.這就是油箱的容積.長方體魚缸里盛滿水,它就是魚缸的容積.
師生歸納:容器所能容納的物體的體積,就是它們的容積.(板書)
4.比較物體體積和容積的相同和不同.
相同點:體積和容積都是物體的體積,計算方法一樣.
不同點:體積要從容器外量長.寬.高;容積要從里面量長.寬.高.
容積和容積單位(精選13篇)
容積和容積單位 篇1
課題體積和體積單位課時1班級五5編寫者一、教材內容分析《體積和體積單位》是人教版新課標小學五年級下冊的內容,是在學生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空間觀念有了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上教學的。本節課主要采取了小組活動的形式來教學體積的意義和體積單位,先通過實驗的方法幫助學生建立起體積的概念,再通過觀察與感知,建立常用的體積單位觀念,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體積的意義和體積單位,最后說明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是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處處有數學”,提高應用數學的意識。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知識與技能:(1)讓學生知道體積的含義,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
(2)使學生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單位體積大小的概念;
(3)知道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是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操作、聯想、表達,強化對體積的意義和體積單位的感知,初步形成對體積單位大小比較明確的表象;
(2)能夠進行比較,體驗合作學習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能力,擴展學生的思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設置豐富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欲望。
(2)感知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1)學生已經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空間觀念有了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