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集錦 篇1
我周日準備了《望洞庭》,說是準備,實際上就是借鑒了一節名師課。早上本來覺得有些信心,可是一節課上下來。兩位資深的組長很不滿意!究其原因,還是自己沒有生本的意識,這可真是致命的缺點。其次,缺少語文味。
一、改進教育理念。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點撥,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被動接受區別較大,學生自主學習是根據自身的學習認知與知識點,?教師的引導點撥十分重要。而在生本語文課堂上,作為語文教師不僅對學生進行個體引導,在學生合作學習時也給予引導,幫學生學習和掌握語文知識。而我恰恰忽視了個體引導,使得指導環節成了走過場。
二、體現語文味道。如何將豐富、精湛、耐人尋味的語言融入學生的心田?品——品詞賞句!語文課堂因為有了品詞賞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鑒賞;課堂才不會顯得浮華、淺薄;學生才能更好地讀出味道來,才會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老師文化底蘊越深厚,語文素養越高,他的語言感染力越強,越會評價、鼓勵學生,越能激起童真童,他的課堂越有語文味。
王崧舟曾說:語文味表現在“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圈點批注、摘抄書作”的“寫味”,“品詞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把生本放在第一位,竭力改進自身的不足。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集錦 篇2略讀教學一直是我們課堂教學中的盲區。不知道和精讀課文的教學有何區別。通過教學和查找資料,覺得略讀教學可以這樣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