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與識會,蘿卜白菜當然不再是蘿卜白菜了。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網絡整理的《蘿卜白菜的意識》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蘿卜白菜的意識》閱讀原文:
我不懂畫藝,卻愛看畫。少年得環境熏陶,多看國畫;稍后受西方人文思潮感染,一度醉心西畫;于今中年情懷十分秋,仿佛悟出了疏影橫窗的玄機,竟又耽悅浮現傳統風骨的國畫。既有這份偏愛,照說應該學點畫理,看畫才可看出真乾坤;但我畢竟疏懶,總覺得心之所愛,何須講理?于是,我說的傳統、風骨,指的也就不是畫的技巧,而是畫的意識了。張大千畫過一幅蘿卜白菜,題了石濤一首七絕:“冷澹生涯本業儒,家貧休厭食無魚;菜根切莫多油煮,留點青燈教子書!”綠纓紅頭的蘿卜、鮮嫩青翠的白菜,此處已成寒士操守的象征,配上那首詩,風骨自是越發崢嶸了。
再說,山水畫中的一山一水大半縈繞故園夢影,難免糾纏幾絲有愛有恨的政治聯想,這時候,家國之感的傳統,絕俗超塵的風骨,只好又向丹青之中去細辨了。黃賓虹一九二四年為陳柱畫過一幅山水,陳柱因有絕詩二首作答,其一是:“萬壑千峰欲插云,依稀莫辨故山村;斜陽遠映紅于血,知是江山是血痕?”第二首更說到“神州破碎難回首,只向先生畫里看”!陳柱雖然晚節不全,在汪偽政權下當過南京偽中央大學的校長,他到底深明中國藝術的意識和中國畫家的氣節,詩中不至于辜負黃賓虹畫里的寄托。至于李可染畫《萬山紅遍》,畫《井岡山》,用意當然也在于描繪“改變中國命運”的山水景致,筆底的政治意識再清楚不過了。到了打成“黑畫家”,飽受迫害,他關在畫室里堅持原則寫出來的作品,想來又把故國山水紛紛化成胸中丘壑;這些墨痕,一定更見出古典中的今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