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把握《天上的街市》的整體基調;通過設計朗讀腳本,體會詩人對美好的向往。
2、體會詩歌語言的特點,理解詩歌中的聯想和想象在表達詩人情感時的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語言的特點,理解詩歌中的聯想和想象在表達詩人情感時的作用。
教學難點:
通過多種方式體會詩人的感情。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采用朗讀法、賞讀評議法、腳本批注法等教學方法,結合多媒體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朗讀來完成的。
2、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
3、在課文解讀中設置好問題角度,激發學生多向思維。引導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請學生講述牛郎織女故事。
詩人郭沫若曾寫過一首詩,里面涉及了牛郎織女,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品一品郭沫若先生的這首詩《天上的街市》,了解郭沫若先生筆下牛郎織女的生活與剛才大家所講的內容有什么不同,體會詩人借這個故事表達的情感。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感知學習
1、請同學自由朗讀詩歌,嘗試感受詩歌的主基調。
自由朗讀后,請學生談談這首詩的主基調。
(教師引導學生關注詩中的重點詞語,關注作者筆下牛郎織女的結局,得到主基調──抒發對美好的追求、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