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_ 篇1
“條形統計圖”教案設計
教學內容:
六年制小數第十二冊課本第55-56面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知道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和用途。
2.了解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制條形統計圖,培養學生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通過展示各種統計圖(條形、折線和扇形統計圖)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統計圖的意義和用途。
難點:制統計圖時如何分配條形統計圖的位置和確定表示數量多少的單位長度。
教具、學具準備
每一張小白紙、統計圖表若干。
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初步知道,統計數據除了可以分類整理制成統計表外,還可以制成統計圖,F在是清明時節,常說清明時節雨紛紛,雨水量相對于其他節氣來說多些,降水量的多少,稱作降水量,降水量的單位一般用“毫米”,這是(引讀)某地19996-XX年的年降水量統計表,這是(引讀)某地19996-XX年的年降水量統計圖(可對比強烈些的)。比較這個統計表和統計圖(適當再補充幾組),你最想發表怎樣的評價?
板書: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生講不出可結合例題隨機出示)
對了,用統計圖表示有關數量之間的關系,比統計表更加形象具體,使人一目了然,留下深刻的印象。常用的統計圖除了條形統計圖外,還有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生邊介紹,師邊將統計圖用實物投影打出來。)
今天我們重點學習條形統計圖。(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