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追星”現象產生的原因。
2.使學生懂得“追星”的利與弊。
3. 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現實生活中的“追星”現象,學會一分為二地分析問題。
教學重點:
1.“追星”現象產生的原因。
2.懂得“追星”的利與弊。
教學難點:
“追星”的利與弊。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精心搜集資料,制作課件。采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結合設置的情景演示視頻,相關案例圖文演示;钴S課堂氣氛,強化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
一、用圖片和視頻《楊麗娟瘋狂追星劉德華》導入新課
同學們從這段視頻里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1.青少年“追星”的現象相當普遍;
2.有超過四成的家長認為影響到正常生活;
3.楊麗娟瘋狂追星劉德華
瘋狂追星女楊麗娟(蘭州人)自1994年迷上劉德華后,父母為達成女兒心愿傾家蕩產。父親去年為讓女兒籌募旅費,甚至想到了賣腎;如今,楊麗娟已如愿當面見到劉德華,可仍不滿足于只與偶像留影紀念。3月26日,其父在香港跳海自殺,留下的遺愿竟是希望劉德華再見女兒一面。
問題:你如何看待楊麗娟的“追星”行為?你“追星”嗎?為什么要“追星”?
引導學生討論,學生代表發言,教師點評,由此引出:
二、追星問題產生的原因:
1.中學生進入少年期后,人生理想問題第一次成為自己的“困惑”,因而當“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之間發生“矛盾”時,明星恰恰就寄托了自己的一些希望和夢想。
2.在“追星”的過程中,可以滿足自己的精神寄托,情感共鳴的需要。
3.通過“追星”,可以尋求刺激、追求時尚、追求浪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