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關(guān)于幼兒園師幼之間的關(guān)系或交流的案例,或多或少都有其一定的影響。有時候和孩子相處,多付出些耐心或許就會有“回報”。我將從案例里反思自己在和幼兒相處時,是否用到了耐心。
案例:勾一勾,我們是好朋友
一、觀察
施政南的言行舉止一直讓老師頭疼。早晨玩玩具搶小朋友的玩具、小手打小朋友、上課搗亂話說不完整、吃午飯講話很響、看動畫片總是有說不完的話、下午放學(xué)在教室里或是午睡室里亂跑等等。總之一天下來,老師的耳邊總會環(huán)繞著關(guān)于施政南怎樣怎樣的“舉報”。對于這樣的消息,老師已經(jīng)是聽得耳熟能詳了。而每次都是批評施政南不可以這樣做,不可以那樣做之類,但是開學(xué)至今,施政南的行為不但沒有見好,反而增加了許多。對于這樣的小朋友,我們老師算是心脾歷盡了。曾多次覺得,和這樣行為的孩子溝通起來真的是沒有用。
二、實施
1.(主動)針對施政南在園的情況,首先我試著和他媽媽溝通,向其說明施政南在園行為舉止的嚴(yán)重性,再不制止想必會更糟糕。因為媽媽也是一直忙于工作,在教育孩子上也是缺少教育的方法與技巧,每次和媽媽的聊天大多聽到的都是,老師你辛苦了,希望你多多教育他的話語。在多次的家園互動中,施政南狀況并沒有好轉(zhuǎn),反而變本加厲的在發(fā)生著。
2.(深思)眼看家園溝通希望的破滅,我不得不深思該如何與這樣的孩子相處溝通?一次午睡,我發(fā)現(xiàn)施政南很快就躺下睡覺了,而且很快的就睡著了。這刻,我覺得熟睡的施政南和別的孩子一樣可愛,惹人喜歡。我腦子里不禁涌現(xiàn)出施政南往日里的好品行。還記得他幫助小朋友搬小椅子、幫助大家拿垃圾桶、幫助小朋友穿脫衣服、大多時間都是自己穿脫衣服等。其實,施政南也有閃光點,也有做的很棒的地方。為何,我們就抓住他的缺點不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