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勾一勾,我們是好朋友
看了很多關于幼兒園師幼之間的關系或交流的案例,或多或少都有其一定的影響。有時候和孩子相處,多付出些耐心或許就會有“回報”。我將從案例里反思自己在和幼兒相處時,是否用到了耐心。
案例:勾一勾,我們是好朋友
一、觀察
施政南的言行舉止一直讓老師頭疼。早晨玩玩具搶小朋友的玩具、小手打小朋友、上課搗亂話說不完整、吃午飯講話很響、看動畫片總是有說不完的話、下午放學在教室里或是午睡室里亂跑等等。總之一天下來,老師的耳邊總會環(huán)繞著關于施政南怎樣怎樣的“舉報”。對于這樣的消息,老師已經(jīng)是聽得耳熟能詳了。而每次都是批評施政南不可以這樣做,不可以那樣做之類,但是開學至今,施政南的行為不但沒有見好,反而增加了許多。對于這樣的小朋友,我們老師算是心脾歷盡了。曾多次覺得,和這樣行為的孩子溝通起來真的是沒有用。
二、實施
1.(主動)針對施政南在園的情況,首先我試著和他媽媽溝通,向其說明施政南在園行為舉止的嚴重性,再不制止想必會更糟糕。因為媽媽也是一直忙于工作,在教育孩子上也是缺少教育的方法與技巧,每次和媽媽的聊天大多聽到的都是,老師你辛苦了,希望你多多教育他的話語。在多次的家園互動中,施政南狀況并沒有好轉,反而變本加厲的在發(fā)生著。
2.(深思)眼看家園溝通希望的破滅,我不得不深思該如何與這樣的孩子相處溝通?一次午睡,我發(fā)現(xiàn)施政南很快就躺下睡覺了,而且很快的就睡著了。這刻,我覺得熟睡的施政南和別的孩子一樣可愛,惹人喜歡。我腦子里不禁涌現(xiàn)出施政南往日里的好品行。還記得他幫助小朋友搬小椅子、幫助大家拿垃圾桶、幫助小朋友穿脫衣服、大多時間都是自己穿脫衣服等。其實,施政南也有閃光點,也有做的很棒的地方。為何,我們就抓住他的缺點不放呢?
3.(放慢)午睡起床之后,我到施政南的面前,“幫助”他穿衣服。看到老師在幫助自己,施政南好像有些驚奇,因為衣服他自己會穿的,怎么今天老師來幫我了?我笑著的看著施政南,對其說:“施政南,你今天午覺睡得真好,我想和你做朋友,你愿意嗎?”施政南瞬間露出天真的笑容,微笑著回答我說:“好的,我們拉鉤鉤。”小朋友都起床后,開始了我們的點心時間,吃完之后,我和小朋友們說我和施政南是好朋友的事情,并表揚施政南午睡的睡得很好。這時,我看到施政南臉上往日里從沒有看到過的自信的表情。
4.(收獲)得到表揚的施政南,一下午心情都是洋溢著幸福。行為上也乖巧了很多,最起碼一個下午聽到關于施政南的“小報告”少了很多。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個下午,施政南有這么好的一個轉變,足以表揚他是有進步的。下午放學我把施政南進步了事情講給他媽聽,施政南媽媽很開心的說:“謝謝,許老師。”第二天,施政南入園后,早晨是桌面玩具,施政南又是老樣子拿著玩具和小朋友跑來跑去。我走進教室,對著施政南說:“我的好朋友玩玩具是很有規(guī)則的。”施政南很快就回到座位上。下午的區(qū)域活動時,施政南端著《農(nóng)家茶館》的“茶水”請我品嘗。“許老師,品嘗一下我的茶吧?”施政南微笑的說著。我看了一下茶托上有七八杯的樣子。我詢問著:“這么多杯,你幫我選一杯吧?”施政南說著就指向最邊上的一杯,說:“老師,選這一杯吧!”我問為什么?施政南回答說:“因為這杯水放了茶葉,還有糖。”“為什么茶葉里還要放糖啊?”我不停的追問。施政南看了看我說:“因為這樣喝茶就不會苦了。”這時,我覺得耐心的傾聽施政南說話,發(fā)現(xiàn)他也是一位很會表達的小朋友。在交換區(qū)域活動時,楊老師拉著施政南對我說:“這個人有些不對了”。說完就往教室里走去。我看到施政南眼睛正在看著我,從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不解與希望。我彎下身來對他說:“你是我的好朋友,我覺得你會玩《搭搭樂》。”說完就讓施政南去玩《搭搭樂》。施政南過去以后,我看著他許久,當他和小朋友一起玩時,我相信他知道該怎么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