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篇1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認6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朗讀課文,讀好幾個重點句,為理解情感目標打下基礎。
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生字新詞,朗讀好幾個重點句子。
難點:了解葉子和果實之間的聯系。
教學準備:
葫蘆實物、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1、出示實物,小朋友你們認識在這是什么東西嗎?板書“葫蘆”
2、“葫蘆”的“蘆”讀輕聲,說說你發現了什么?(都是草字頭,因為它是植物。)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知識爺爺為我們精心準備的文章“我要的是葫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要求讀通順。
1、生初讀課文(自由讀)
2、指名分節讀。(正音)
三、學習課文第一、四自然段
1、導:那位種葫蘆的人非常想要葫蘆,最后他的愿望有沒有得到實現呢?
2、找出最有利的證據,用朗讀告訴大家結果,(預設生馬上就能找到第四自然段)多元朗讀(一個個)
3、導:好可惜啊,是不是這葫蘆打小開始就是長的不好長的不茁壯呢?
4、學習第一自然段
(1)、生讀句子,師在黑板上畫出葫蘆小時侯可愛時的簡筆畫。
(2)、是啊,這葫蘆多可愛啊,你能通過自己的讀告訴大家嗎?
·自由練讀
·指名讀(注意臉部表情)
·小結:對呀,這葫蘆長的這么可愛,葉子的功勞少不了,你知道葉子都有哪些功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