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2 感知體驗每個人都是自己情緒的主人,對于自己的情緒具有選擇權。
3 了解各種情緒都有價值,探討適度表達自己的情緒的方法。
[活動重點]
探討適度表達自己的情緒的方法
[活動準備]
課件、學習單、物資:項鏈、小袋子、大書包、口罩、圍巾
[活動設計]
環節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熱身游戲
1、 游戲:我有決定權
同學們,我們先在做一個游戲叫我有決定權。我將請四位同學上來,這里有四件東西,每人選擇其中的一樣,你可以選擇戴或者不戴,10秒鐘的決定時間。(開始游戲)好,現在我們的規則發生一些變化。這些東西已經不再是東西,他們表示的是情緒。口罩不再是口罩,它表示的是憂傷。好,你可以決定這種情緒要或者不要。(開始游戲)我們來看看他們的選擇,你選擇了“快樂”,說說你的理由?(依次提問)(對于這個游戲,你有什么體會?)
2、小結:游戲中,對于物品我們可以決定戴或不戴,同樣,我們的情緒也可以有自己決定要不要。這節課,我們討論的話題就是我的心情我決定——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心理暗示的影響。
模擬示范
1、引語:在剛才的游戲中,很多人都選擇快樂、高興;拋棄憤怒、憂傷,有誰愿意接受憤怒、憂傷這些不愉快的情緒?說說你的理由?有誰愿意接受適度的緊張?憂傷?
2、小結:看來每種情緒都是有他的價值的。
3、請上剛才不愿意接受憤怒的同學。提問:現在你愿意接受這一點點的憤怒嗎?(學生:愿意。老師把小包掛在他的身上)
4、活動:可是,生活中有時不止這一點小小的不愉快,很多事情讓你心煩意亂,你憤怒的砝碼增加了。(掛上中包)你能承受嗎?你的不愉快越來越多,好朋友不理你,老師批評你,父母誤解你。(掛上大大的、重重的書包)你還能承受嗎?如果讓你一直背著,你的感受是?有一類人,他把自己裹了起來(用雨衣包裹),所有的心事都壓抑在自己心里,你覺得他這種處理方式怎樣?(采訪模擬的同學:你會這樣做嗎?那你會怎樣做?)好,你會卸下來,請你把書包狠狠地砸在地上。現在的心情怎么樣?同學們,他剛剛砸的如果是一個人,如果你是被他砸到的人,你的感受是?如果你是被他狠狠踢到的人,你的感受是?如果你是被他狠狠拳打腳踢的人,你的感受是?(采訪不同的同學)
心理健康教學設計: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心理健康教學設計方案 體育課中發展
一、教學設計思想在新《標準》“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指導下,根據初三學生的鍛煉特點和心理特點,有針對性的選擇教材內容。本階段考慮到初三學生即將畢業進入高中這一特點,把“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擺在了較為重要的位置,力求在教學中創造和諧、平等、友愛的運動環境,發展學生自信心,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培養學生對群體、對社會的責任感,建立高度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在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挖掘學生潛能,運用新穎的教材內容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通過小組自評和個人評價,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別差異,進行合理的分層次訓練。逐漸將教學目標由隱性轉變為顯性,讓學生通過實踐形成相互信任、團結合作的行為習慣。二、教材分析1)教學內容:高空救險 野外探險。2)教材特點:發展團隊精神及合作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3)教學價值:在實踐中,讓學生增進友誼,相互信任,團結互助,發展人際關系,體會融入團隊的重要性,達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的目的。4)教材重點:相互信任,團結協作。5)教材難點:心理承受能力及信任感。三、學生特征分析1)從生理角度看,初三學生的心率和血壓逐漸與成人接近。由于青春期性腺和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內分泌功能不穩,加上心臟生長迅速,血管口徑增長落后于心臟生長,少數人會出現青春期高血壓。這時應注意勞逸結合,適當減少運動負荷。2)從心理角度看,學生進入初三學習階段,面臨激烈的學習競爭和沉重的中考壓力,許多學生會產生悲觀、失望、對同學不信任等情緒,進而導致憂郁、孤獨等各種心理障礙。此時應注意培養學生對他人對群體的信任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單元教學計劃教學目標:通過本單元的教學,減少學生情緒上的壓力,正視困境,減少對危機感的恐懼,鍛煉學生在困難和壓力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對自我對他人的責任感,增強集體凝聚力,逐漸發展人際關系,建立真誠的友誼,使學生充分認識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從而達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增強社會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