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與方程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意義和思想,會用等式的性質解一些簡單的方程。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用字母表示數及其作用,能正確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及數量關系、計算公式,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用字母表示數、解方程
教學難點:
解方程的依據、理解等式的性質
設計理念:
通過復習“用字母表示數”,引發學生對舊知的回憶,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通過各種形式的討論,也使學生在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人合作的習慣,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了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揭示課題我們在復習了整數、小數的概念,計算和應用題的基礎上,今天要復習解簡易方程,(板書課題)通過復習,要進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數量、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簡易方程的步驟、方法,能正確地解簡易方程。
二、整理與反思
復習用字母表示數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求路程的數量關系。
(2)乘法交換律。
(3)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提問:用字母表示數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時要怎樣寫?
2、你能自己舉出一些用字母表示數的例子嗎?
長方形的周長C=2(a+b)
加法交換率a+b=b+a……
3、什么叫方程?方程與等式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1)教師引導:含有字母的等式叫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