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的小朋友思維十分的活躍,對于一些新鮮的事物總會有很高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情緒也會隨之一起興奮起來,個別自控能力弱的幼兒就會表現的更為明顯,而且就算有提醒也很難一下子收起自已的情緒。在評當園長和我說起此事時,我的心里真是不是個味兒,心想:“這些調皮的小家伙,真是會挑時候搗亂,等我回教室里看我不好好批評你們。”但隨后又想:“孩子有這個表現和我們平時的教育也是有關系的,老師自身也有責任。”于是定下心來再一次的重新審視我們在常規教育中的一些問題,并找到了班里幼兒的一些特性如:以自我為中心、自制力差、任性、注意力不集中等。找到問題的根源后,我們就要采取相應措施解決問題。
一、真誠的談話,讓幼兒了解常規要求。
利用飯后的時間,我靜心地和班里的孩子進行了一次談話活動。首先我告孩子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家,而我們月亮班這個集體就是我們所有小朋友和老師的一個大的家,老師在這兒是媽媽,家里要是有哪個寶寶范錯了媽媽會傷心難過,因為是媽媽沒有教好他。現在媽媽有點困難要怎么樣才能讓我的寶寶都做一個遵守記律的好寶寶呢?緊接著我就和孩子們一起進行了討論:“什么時間進行什么活動?活動中應遵守什么要求?哪些事情應該做,哪些事情不應該做?做事要采取什么方式等等。”這樣討論其實也就是一個常規的教育。在很隱性的情況下,我讓孩子們自已了解到了要遵守的要求規則,而不是硬加給他們。希望的就是讓他們自己認識到并能在經過按自己說的來遵守。通過這種方法也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自主性,使幼兒園的常規教育由傳統的“要孩子們怎么做”轉化成孩子們自主地“我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