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綱要》中要求:“教給幼兒周圍生活中粗淺的知識和技能,注重發展幼兒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求知的欲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長期以來,課堂上的教學大多以集體教學為主,過分強調教師講,幼兒聽,教師教,幼兒背的局面,使幼兒失去了在學習中探索的機會,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未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這就與《綱要》的要求有較大的距離。
我在長期的教學中,意識到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是要遵循教育的規律,把幼兒學習的內容和最感興趣的話題,與幼兒的年齡特征、個性差異、發展水平結合起來,進行教育。這樣才能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
區域活動是一種集活動、游戲、學習為一體的教學方法,他帶給幼兒的是一種輕松、活潑、靈活的學習方式。因此也是體現上述教學方法的有效形式。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幾個幼兒聚在一起看著一本圖書,上面畫的是海洋里的鯊魚,還有其它的魚類。幼兒看到我就指著圖上的魚問我:“老師這是什么魚呢?我們怎么沒見過呀?”我仔細一看,這不,好多魚我都叫不上名來呢?怎么辦,我又不能不懂裝懂,就對幼兒說:“其實,海洋里的生物是多得數也數不清的,很多魚和生物,老師是真的不認識,你們要是喜歡,老師就找些這方面的內容,我們一起來學。”幼兒高興極了。
過后,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和個別差異,精心設計了區域活動――“美麗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