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課題發言稿(精選3篇)
2023課題發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老師:
上午好!
我們,是來自南通師范第三附屬小學的幾位一線的老師,國家課題子課題階段性成果展示暨作文教學專題研討會。這次,我們前來參加會議的,是兩個作文課題組的四位代表。他們分別是:趙任、柳紅老師、高林老師和我,王東明老師。
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我們聆聽了各位專家、領導和老師的專題講座、即興講話發言,和精彩的作文指導課堂。我們的收獲是非常豐厚的!我們與會的四位課題組成員,要表達的是這樣的心聲:那就是:非常感謝省課題部的專家,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極好的學習機會,讓我們參與到“國家課題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母語教育研究子課題階段性成果展示暨習作教學專題研討會”中來。
目前,我們通師三附小共有省課題部下屬的兩個子課題,分別是:xx年上半年申報獲批的《小學習作教學“平等互動”實踐研究》,和xx年上半年申報獲批的《小學習作教學“評價方法”實踐研究》。我們在省課題部徐曉華主任、王萍老師、周彥老師的具體指導、關心下,目前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比如:在參與我市區級優秀備課組的評比中,我們因為有省級的作文課題而榜上有名;在校級的“作文指導”示范課上,因為我們的老師有課題的指引,而與學生進行了別樣的互動;因為這兩個課題,我們的研究員老師,還創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教學法——語文平視教學法。
特別值得自豪的是,我們兩個課題組的老師,由于在日常作文教學活動中,注重與學生、學生家長一貫地、持久地和有序地“平等互動”“積極評價”,且注意至始至終做好細致的、有層次的實踐和研究工作,因而在今年8月份省級第二屆課題評比中,我們學校部分課題組成員,分別獲得了該次評比的一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和一個三等獎的殊榮!……凡此種種,我們都清醒地認識到:是省級課題的各位專家和老師,在指引著我們,在陪伴著我們,在呵護著我們課題組的所有成員,在課題研究既平坦又曲折的的道路上前行,范文《國家課題子課題階段性成果展示暨作文教學專題研討會》。
這次,我們兩個作文課題組,共給大家提供了5篇文稿。篇數可能多了一些,但我們的用心、我們的出發點、我們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
第一,朱家瓏所長昨天在講話中說,學生作文是生活化的表現;袁浩教授在昨天的專題講座中說,“新課標”要求學生“樂于動筆”“易于表達”。那么,我想:我們的課題組成員,首先就是將這個精神,這個最新的理念,深入自己的骨髓:不僅在思想上有這個認識,更要在自身行動中、教學研究中有所體現。因而,我們課題組老師就提供了這樣五份“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的文稿,期待著在座各位的批評、指正!
第二,這次會議,我們就是想通過拋出我們課題研究的這幾塊“磚”,引來各位專家、老師的“玉”。在學習中提升自我;在觀摩中,真正感受作文教學研究的快樂!
下面,我就將我們提交的五篇論文,作一個簡要的介紹。若有不當之處,敬請給予批評指正!
省級作文課題《小學習作教學“平等互動”實踐研究》論文:胡美娟主任的《品味生活·平等互動·快樂作文》,孫海燕主任的《“平等互動”:給“潛能生”一把“會寫”的鑰匙》,王東明老師的《以平視的目光發現學生作文中的美》。
省級作文課題:《小學習作教學“評價方法”實踐研究》論文:胡美娟主任的:《多元結合的“作文評價”》,和王東明老師的《合力開辟“作文評價”嶄新天地》。
(具體內容略。)
回去以后,我們一方面要將這次活動的盛況,向我們學校兩個省級課題組負責人凌旭東校長和朱曉芳主任匯報,向課題組的所有老師傳達。另一方面,我們通過昨天學習了蘇州金閶外國語實驗學校“小學作文生活化教育策略”的課題研究很受啟發,也想依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來做一個《小學習作教學“生活教育”實踐的專題研究》。因為我們課題組老師研究陶行知先生也有一定的基礎。當然,這只是我們參加會議的四位老師的一個共識,至于具體如何操作、如何實施,我們回去后,再作進一步思考。
總之,我們這一次來蘇州,可以說是滿載而歸。我們要將各位的優秀經驗帶回去:帶給我們的兩個課題組的所有成員,帶給我們每一個年級的學生。讓這些寶貴的成果和經驗,成為我們師生的好幫手。通過這次專題研討會,我們師生也去迎接新的“飛越”(這是借用“金閶外國語學校”校刊刊名上的兩個字)。
謝謝大家!
2023課題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三月城關滿園春,縷縷和風送喜來。”在暖暖的和風、柔柔的細雨中,我們旺蒼城關中學又迎來了縣級課題——《“生活作文”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的開題會。受學校領導和課題組之托,我在此向各位就課題方案作些說明,敬請指教。
“怎樣讓生活開花,怎樣讓作文結果,怎樣讓學生做好人又作好文”是我們這次課題研究的核心目的。在考量這一核心目的的基礎上,我們始終關注著教育的時代動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關注著語文教學的發展——語文就是生活,生活是作文的土壤、是作文的源泉;我們多次調研了學校作文教學的現狀——大多教者隨心所欲、縮水作文,大多學生言不由衷、敷衍作文,學校的作文教學水平一直處于低谷。因此,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學校的發展,我們提出了旨在推動學校作文教學改革、提高作文教學水平的科研課題。
支持這一課題最基礎的理論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與盧梭、維果茨基、皮亞杰等的活動構建理論。
關于《“生活作文”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課題的界定,我們課題組在參閱了大量的有關類似課題成果的基礎上、在課題組教師的多次探究交流下,最終形成了我們自己的的見解:
生活作文,是指以對生活的真切體驗為作文的.源泉,以個性化的感悟、語言達到生活有情文有情的效果,使學生在寫作中享受生活,在作文中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以實現作文與做人相統一的目的。
生活作文教學模式, 是指在生活作文的思想、理論指導下,在實踐中確立起來的溝通生活與作文途徑的方式方法,是生活作文教學理念的具體化,是開展生活作文教學活動的程序化。
實踐研究,是指將我校生活作文四種教學模式應用于作文教學活動中,驗證其可行性和實效性,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拓展,在拓展中個性化。從而形成較完善的更有效的教學模式。
本次研究,我們將按照由淺入深、內外結合、層次搭配的方式深入推進:首先,在教師們的作文課中,實踐我校20xx年科研成果——生活作文教學的四種模式,即選材的“感悟式”、指導的“拓展式”、評講的“賞析式”、課外閱讀的“交流式”。其次,在實踐中要全方位拓展新的有效的作文教學模式。最后,逐漸形成教師風格的個性化的生活作文教學模式。從而實現課題的三大目標:一是強化我校語文教師“讓作文回歸生活的教學理念”——作文主體回歸學生、作文本源回歸學生、素質提升回歸實踐;二是提高教師作文教學水平、增強了作文教學的有效性;三是實現學生快快樂樂生活、輕輕松松作文的“樂作文善做人”的成長目標。
在探索的實踐活動中,我們將遵循“生活性、主體性、發展性、創新性、整體性”等原則,將用三年的時間,在我校20xx級——20xx學生的作文教學中,全面而深入的實踐研究教學模式,不斷總結提煉,最終形成新成果,來引導我們的作文教學。
教育是大地,科研是山川;生活是大地,作文是山川。讓我們的作文教學在學生的生活中結果,讓學生的生活在我們的作文教學中開花。
以上是我們對這一課題的粗淺認識和想法,疏漏與不當之處,恭請各位領導、老師評點,以期改進、完善。
謝謝大家。
2023課題發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校隆重舉行“在教學中提高學生英語寫的能力的實踐”課題開題報告會,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年輕教師,我為自己能夠成為課題組的成員,而感到無比榮幸。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任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教師,走上從事一些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今天,我感到自己真正被引領到了教育教學科研這條“幸福的道路”。我相信,有了教研員的悉心指導,有了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和學校一系列組織、制度保障,我們課題組的成員以及學校的廣大教師一定能以此次課題研究為載體,攜手并肩地走上學習、實踐、研究、反思的專業成長的幸福之路!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前學生普遍存在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學習效率不高,潛能得不到應有的開發。本課題的研究,將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學生的自主學習結合起來,應該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的學習成功提供了動力保障,讓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學會思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此,我謹代表課題組全體成員作如下表態:
1、我們將不斷加強自主學習,通過讀書、做筆記、教育教學期刊搜索、網絡學習、向專家請教等途徑,努力夯實自身參加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在學習、借鑒中不斷完善我們的研究。
2、我們將積極投身課堂實踐,深入思考“為什么教”、認真比較“教什么好”、努力探索“該怎樣教”,積極尋求課堂教學的新突破,在實踐中不斷將課題研究推向縱深發展。
3、我們將重視進行教學反思,認真撰寫教學日記、案例分析、專題論文,及時分析、改進、總結自身的教育教學活動,努力通過自我監督、自我調節、自我激勵,實現個人專業成長的目標。
4、我們將弘揚協同合作的團隊精神,在共同的課題研究中,積極發揮個人在理論探究或課堂實踐等方面的專長,一起學習,一起探討,一起分享同伴互助、個人成長的幸福和快樂!
請相信,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專家的悉心指導下,經過課題組成員的努力實踐、積極探索,我校“在教學中提高學生英語寫的能力的實踐”的課題研究一定能夠圓滿完成任務,一定能夠推進我校教育教學科研工作更全面深入地開展,為我校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