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個人工作總結(通用3篇)
防雷個人工作總結 篇1
在緊張而充實的工作中,不知不覺地,我走完了20xx年的路程,踏上了名為20xx年的大道。一年來,在領導的關懷、指點下,在同事的幫助下,我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和學習任務,F簡要匯報如下:
一、履行職責情況:
1、由于只有防雷中心兩位領導加我3人在完成防雷工程方面的工作,在工期緊張時我的工作量非常大,平時經常晚上加班,雙休日很少休息。雖然防雷工程實際操作時很辛苦,工程前期的現場勘察、器材確定、工具準備工作細致而煩瑣,現場施工作業強度高,但我還是努力地盡我的最大力量去完成這些工作。11月21日至11月24日這四天,盡管天氣非常冷,我仍然每天6點起床(天還沒亮),7點半準時趕到工地施工,并在寒風中一直忙到下午5點天黑回來。其間21日早上我5點半不到就起床了,7點前趕到工地時許多人才剛起來;24日那天是周六,我仍如前三天那樣從早上一直在工地忙到下午5點。這只是我平時工作時的一個縮影,這一年來我瘦了6斤,僅雙休日的加班天數就超過30天,晚上加班時間更是難以統計。
2、在防雷檢測、驗收、圖審工作中我也付出了相當多的汗水。上半年防雷工程未全面開展時,我在檢測組、驗收組干了3個月,檢測、驗收時我都在一線操作,爬樓、下工地等危險作業我都主動在前,結束后的`報告也幾乎都是我完成的,我共做了21份檢測報告和近10份驗收報告。那段時間我還完成了檢測報告、驗收報告格式修整、排版工作。下半年時我還承擔了圖審上對開發商出具的審核意見的打字工作。
3、我按照中心領導要求每月按時、全面地制作、上報雷電災害分析報告。
防雷個人工作總結 篇2
一、線路基本情況分析
截至20xx年12月底,渝東北所運行維護的500kV輸電線路共計7條,線路總長728.1km,鐵塔1543基。
渝東北所所轄500kV線路地形復雜,山區雷擊活動頻繁,為線路安全運行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其中丘陵地形線路占總長度的41.2%,山地占31.5%,高山大嶺占27.3%;根據地形情況可得,渝東北所所轄線路地形條件比較惡劣,山地以上地形占全長的一半以上,而山區正是雷擊易發地區;因此,由于地形條件的限制,造成渝東北所雷害形勢嚴峻,防雷任務極為艱巨。
渝東北所500kV線路防雷設計裕度較低,造成線路投運后雷害抵御能力較差:全線鐵塔平均重量16.6t,平均呼高34.1m、全高43.4m,由于鐵塔較高,在山區地形中極易引發雷擊;直路塔平均保護角度數11.4°,接地電阻平均設計值15Ω,因原設計考慮的防雷水平本來就偏低,造成500kV線路本身雷擊抵御能力低下。
二、雷害情況統計
20xx年度,渝東北所所轄線路共計雷擊跳閘2次,雷擊跳閘率為0.27次〃百公里/年,低于國網公司0.14次〃百公里/年的目標值。線路遭雷擊情況如下:
。1)4月19日1:49,500kV萬龍一線B相跳閘,重合成功。巡視人員巡視發現,500kV萬龍一線#92塔B相瓷絕緣子第1、3、5、8片表面有明顯放電痕擊,均壓環上亦有放電痕跡,接地連接點無放電痕跡,經確認該處為萬龍一線B相故障點。從故障跳閘的測距情況分析,結合行波測距、故障錄波及雷電定位系統數據,涉及到的區域連續雷雨天氣,符合雷擊故障的特征。
。2)9月17日7:40,500kV黃萬二線C相跳閘,重合成功。巡視人員巡視發現,500kV黃萬二線#320塔C相復合絕緣子串上有非常明顯的典型雷擊放弧燒傷痕跡,均壓環上有一直徑為0.5CM大小的熔點、多處放弧燒傷痕跡,經現場測量,該塔A、B、C、D腿接地電阻分別為1.4、1.5、1.5、1.5Ω。線路故障跳閘時為雷雨天氣,結合故障登塔檢查情況,及雷電信息查詢的結果,以及線路沿線居民反映的情況,本線路的跳閘為雷擊跳閘的.可能性極大,F場檢查無交叉跨越、樹障及大風等異常情況,絕緣子表面十分清潔,可排除雷擊以外的其他的類型故障。
三、渝東北所防雷情況分析
1)渝東北所500kV架空輸電線路通過對接地裝置的檢測與整治,對線路雷電反擊故障的控制成效明顯。
渝東北所雷擊桿塔平均設計接地電阻值為15Ω,僅僅能夠滿足一般反擊雷耐雷水平(125kA~175kA)的要求;對于防止雷電反擊,可以通過降低接地電阻提高線路耐雷水平來實現,渝東北所通過每年迎峰度夏前接地電阻測試,對地阻不合格的桿塔進行處理,較好的控制了500kV輸電線路防反擊的耐雷水平,有效地防止了線路反擊:
2)雷擊跳閘率偏高與桿塔高度、保護角度數、桿塔地形因素有關,渝東北所500kV線路鐵塔由于設計原因和地形因素的影響,對繞擊雷缺乏有效防護措施:
減少繞擊跳閘可從兩方面入手,提高線路耐雷水平U50%或通過改變保護角度數以降低導線繞擊的概率。線路一旦建成,能夠提高耐雷水平的措施基本上有兩條,一是降低桿塔接地體的沖擊接地電阻,另外就是適度增加絕緣子的片數以提高U50%放電電壓。500kV典型桿塔的繞擊最大電流為50kA,提高10%的絕緣子串的50%放電電壓使這部分雷擊閃落次數降低約13.2%。減小線路保護角度數對降低線路繞擊跳閘率效果最為明顯:從統計數據來看,線路雷擊點的直路塔平均保護角為10.5°,平均設計爬距為2.56cm/kV,無法滿足線路雷擊跳閘率的要求;由計算可知,當500kV線路保護角從10.5°開始,以每5°為一個梯次降低時,計算雷擊跳閘率將成倍降低。
渝東北所每年在迎峰度夏前,完成500kV線路計劃接地電阻測試率100%,對地阻不合格者整治率100%,地網整治工作開展順利,在降低沖擊接地電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過加裝可控避雷針、防繞擊避雷針,在線路防雷電繞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渝東北所主要負責重慶境內已投運500kV線路的運行維護工作,而線路在投運以后,想要通過對絕緣子片數的增加、對塔頭地線布置位置的改變,來提高線路耐雷水平或降低線路保護角,從而實現降低500kV線路雷電繞擊跳閘率的目的,由于受已有線路的通道、電氣距離、施工可行性等條件限制,實施起來的難度極大。因此,500kV線路防雷工作在設計之初就應進行充分的考慮及論證,從而避免渝東北所運行維護過程中在線路防雷方面面臨的種種被動。
防雷個人工作總結 篇3
一、線路基本情況分析
截至20xx年12月底,渝東北所運行維護的500kV輸電線路共計7條,線路總長728.1km,鐵塔1543基。
渝東北所所轄500kV線路地形復雜,山區雷擊活動頻繁,為線路安全運行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其中丘陵地形線路占總長度的41.2%,山地占31.5%,高山大嶺占27.3%;根據地形情況可得,渝東北所所轄線路地形條件比較惡劣,山地以上地形占全長的一半以上,而山區正是雷擊易發地區;因此,由于地形條件的限制,造成渝東北所雷害形勢嚴峻,防雷任務極為艱巨。
渝東北所500kV線路防雷設計裕度較低,造成線路投運后雷害抵御能力較差:全線鐵塔平均重量16.6t,平均呼高34.1m、全高43.4m,由于鐵塔較高,在山區地形中極易引發雷擊;直路塔平均保護角度數11.4°,接地電阻平均設計值15Ω,因原設計考慮的防雷水平本來就偏低,造成500kV線路本身雷擊抵御能力低下。
二、雷害情況統計
20xx年度,渝東北所所轄線路共計雷擊跳閘2次,雷擊跳閘率為0.27次〃百公里/年,低于國網公司0.14次〃百公里/年的目標值。線路遭雷擊情況如下:
。1)4月19日1:49,500kV萬龍一線B相跳閘,重合成功。巡視人員巡視發現,500kV萬龍一線#92塔B相瓷絕緣子第1、3、5、8片表面有明顯放電痕擊,均壓環上亦有放電痕跡,接地連接點無放電痕跡,經確認該處為萬龍一線B相故障點。從故障跳閘的測距情況分析,結合行波測距、故障錄波及雷電定位系統數據,涉及到的區域連續雷雨天氣,符合雷擊故障的特征。
。2)9月17日7:40,500kV黃萬二線C相跳閘,重合成功。巡視人員巡視發現,500kV黃萬二線#320塔C相復合絕緣子串上有非常明顯的典型雷擊放弧燒傷痕跡,均壓環上有一直徑為0.5CM大小的.熔點、多處放弧燒傷痕跡,經現場測量,該塔A、B、C、D腿接地電阻分別為1.4、1.5、1.5、1.5Ω。線路故障跳閘時為雷雨天氣,結合故障登塔檢查情況,及雷電信息查詢的結果,以及線路沿線居民反映的情況,本線路的跳閘為雷擊跳閘的可能性極大,F場檢查無交叉跨越、樹障及大風等異常情況,絕緣子表面十分清潔,可排除雷擊以外的其他的類型故障。
三、渝東北所防雷情況分析
1)渝東北所500kV架空輸電線路通過對接地裝置的檢測與整治,對線路雷電反擊故障的控制成效明顯。
渝東北所雷擊桿塔平均設計接地電阻值為15Ω,僅僅能夠滿足一般反擊雷耐雷水平(125kA~175kA)的要求;對于防止雷電反擊,可以通過降低接地電阻提高線路耐雷水平來實現,渝東北所通過每年迎峰度夏前接地電阻測試,對地阻不合格的桿塔進行處理,較好的控制了500kV輸電線路防反擊的耐雷水平,有效地防止了線路反擊:
2)雷擊跳閘率偏高與桿塔高度、保護角度數、桿塔地形因素有關,渝東北所500kV線路鐵塔由于設計原因和地形因素的影響,對繞擊雷缺乏有效防護措施:
減少繞擊跳閘可從兩方面入手,提高線路耐雷水平U50%或通過改變保護角度數以降低導線繞擊的概率。線路一旦建成,能夠提高耐雷水平的措施基本上有兩條,一是降低桿塔接地體的沖擊接地電阻,另外就是適度增加絕緣子的片數以提高U50%放電電壓。500kV典型桿塔的繞擊最大電流為50kA,提高10%的絕緣子串的50%放電電壓使這部分雷擊閃落次數降低約13.2%。減小線路保護角度數對降低線路繞擊跳閘率效果最為明顯:從統計數據來看,線路雷擊點的直路塔平均保護角為10.5°,平均設計爬距為2.56cm/kV,無法滿足線路雷擊跳閘率的要求;由計算可知,當500kV線路保護角從10.5°開始,以每5°為一個梯次降低時,計算雷擊跳閘率將成倍降低。
渝東北所每年在迎峰度夏前,完成500kV線路計劃接地電阻測試率100%,對地阻不合格者整治率100%,地網整治工作開展順利,在降低沖擊接地電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過加裝可控避雷針、防繞擊避雷針,在線路防雷電繞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渝東北所主要負責重慶境內已投運500kV線路的運行維護工作,而線路在投運以后,想要通過對絕緣子片數的增加、對塔頭地線布置位置的改變,來提高線路耐雷水平或降低線路保護角,從而實現降低500kV線路雷電繞擊跳閘率的目的,由于受已有線路的通道、電氣距離、施工可行性等條件限制,實施起來的難度極大。因此,500kV線路防雷工作在設計之初就應進行充分的考慮及論證,從而避免渝東北所運行維護過程中在線路防雷方面面臨的種種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