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調查報告(精選3篇)
建筑業調查報告 篇1
一、調研的基本情況
(一)調研目的
根據《供熱通風與空調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的研究》課題工作安排,我們于3月-12月,分地區、分專題展開建筑企業技術現狀與人才需求調研以及全國部分建筑類高職高專院校辦學狀況調研。本次調研的主要目的是:
(1)調研全國部分省市建筑企業現狀及發展規劃;
(2)掌握各類建筑企業技術現狀及企業對人才的要求;
(3)了解建筑企業對各類人才的需求情況及就業崗位;
(4)高職高專層次的學生就業的主要崗位及對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要求;
(5)目前建筑企業采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的管理模式。
(二)調研安排
調研以實地考察及問卷調查相結合,共調研建筑企業十余家,高職高專院校11所,發出問卷調查表數30份,收回調查表15份。
二、建筑企業技術現狀調查
(一)建筑企業基本情況調查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十五期間,遼寧省共完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787億元,比九五期間增長了189%;房地產開發建設投資2194.4億元,竣工各類商品房建筑面積10921萬平方米,分別比九五期間增長了147%和27.6%。十五期間,全省建筑業總產值5338.6億元,建筑業增加值1707.2億元,分別比九五期間增長了128.5%和77.6%。根據《遼寧省建設事業規劃》,全省建筑業總產值將達到11443億元,同比增長114.3%;建筑業增加值將達到3149億元,同比增長84.5%。
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前啟后的重要歷史階段,遼寧建筑業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也對遼寧省的建筑類高等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遼寧省建設行業共有企事業單位1.6萬家,從業人員154.4萬人,其中專業技術管理人員38.6萬人,生產一線急需補充大批專業技術與管理人才,按照遼寧省建設教育規劃的要求,對建筑類高職畢業生的需求量達6萬人,伴隨著建筑行業企業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全面推進建筑四節(節能、節水、節地、節材)一環保的迫切要求,對建筑類高職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建筑類高職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規格和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快專業建設與改革,適應遼寧省建筑行業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需要。
(二)建筑企業的企業領導、管理人員學歷結構調查
1.被調研建筑企業的企業領導、管理人員學歷結構
分析:領導層學歷結構:以本科及以上學歷為主,特別是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本科學歷人員比例較高,大專學歷也有相當的比例,但總體仍以本科學歷為主。
中層于部學歷結構中:以大專學歷為主,但本科和中專學歷人員也占有一定比例,其中,中專學歷的中層干部通常是早期畢業中專生。
基層干部學歷結構中:以中專學歷為主,大專學歷也占到了相當的比例,本科學歷相對較少,大專、本科學歷的基層干部中大部分是近幾年就業的畢業生。由此可見,企業領導、管理人員目前總體上以大專學歷為主,因此,提高大專層次工程技術與管理人員的水平對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三)建筑企業各專業領域工程技術人員構成
分析:從企業目前各專業領域技術人員數量可以看出,建筑工程專業人員較多,裝飾工程、工程造價、暖通空調專業的技術人員基本相同。這一方面說明建筑工程專業崗位需求量較大。而道橋專業人員數量相對較少,則與企業經營側重點有關。
(1)從職稱結構看,基本上以中初級職稱為主,高級職稱比例較低。其中,道路橋梁專業的中級職稱較高,而高級職稱幾乎很少。
(2)從學歷結構看,以中專學歷人數為主,大專學歷人數次之,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數比例也不低,其中的原因是近年來二級建筑企業的快速發展招收有較多的大專及本科畢業生。
(3)從年齡結構看,30~50歲所占比例較大,30歲以下人員次之,50歲以上人員比例較低。
三、建筑企業人才需求情況預測
分析:
(1)統計結果表明:建筑工程專業(以前稱之為工民建專業)人才需求量很大,在所統計企業中需求量平均為60人,暖通空調專業平均為15人,造價專業平均為6.4人;建筑裝飾專業平均為4.4人;其他專業也有少量需求。
(2)人才就業崗位均為一線技術與管理工作:如土建施工員、質檢員、預算員等,還有相當企業要求崗位為工長和項目經理,企業崗位空缺可見一斑。
(3)企業對人才學歷的需求是:必須具備專科以上的學歷層次,但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天津等地的企業多數要求本科學歷,對研究生學歷也有少量需求,而其他地區的建筑企業主要需求人才的學歷層次是大專及本科層次,尤其是高職畢業生。
四、建筑類專業知識、能力調查分析
(一)土建類專業知識結構
通過調查表的匯總和統計分析表明,80%以上的人認為建筑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理論知識有:建筑材料、安裝施工技術、管理原理、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建筑工程預算、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工程造價控制、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合同管理與工程索賠。其中,90%以上的人認為建筑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知識有: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原理、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建筑工程預算、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工程造價控制、合同管理與工程索賠。從上述七個方面應具備的專業知識來看,要求該類專業的畢業生應該在懂技術、會管理、能編預算和控制工程造價、熟悉合同管理的基礎上,完成建設工程投標工作,在市場競爭中獲取工程項目。
(二)建筑類專業人才的能力結構
根據調查表統計分析,認為建筑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能力的百分比。
通過調查表的匯總和統計分析表明,80%以上的人認為建筑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能力有:社交與語言表達能力、工作協調能力、擬定合同能力、合同談判能力、合同糾紛處理能力、組織施工能力、工程成本分析能力、編制施工方案能力、微機應用能力、預算編制能力、投標策劃能力、工程索賠能力、檔案管理能力。
其中,90%以上的人認為建筑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能力有:社交與語言表達能力、工作協調能力、擬定合同能力、合同談判能力、組織施工能力、工程成本分析能力、微機應用能力。
從90%以上的人認為應具備的專業能力分析,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占了5項;合同方面的能力占了2項,也顯得很重要。另外,作為現代管理的必備工具的使用,微機應用能力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因此,我們在制定培養方案時,應該重視社會人文學科方面的課程,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來培養學生與人打交道的能力。
建筑業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報告前言
為研究“發展建筑業強企,培育品牌企業”的思路和對策,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發展的質量效益,加快培育我市建筑業知名、品牌企業。根據年度工作安排,決定近期對我市建筑業以及企業發展情況進行調研,所以我們從建筑業的發展情況、建筑企業情況以及建議和措施等三方面來進行報告。
二、建筑業的發展情況
(一)本地區建筑業的基本情況,產業發展的優勢和制約因素及原因
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自身的衣食住行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建筑業方面,不在是簡單的遮風避雨,而是從質量,美觀,環保等多方面來要求。
就山東省來說,德州市屬于三線城市,城市規模小,消費水平低,人們的人均消費有時溫飽還打不到,更不要說帶動建筑業的發展了,再就是裝修的質量嚴重制約著消費者對于建筑行業的看法,這些都是制約建筑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二)當前建筑企業發展的狀況,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目前建筑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產業結構不合理
在建筑業中,中小企業占多數是世界各國尤其是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的普遍現象,這一特性是由建筑業多層次、專業化分工承包生產的需要所決定的。而我國建筑產業結構與發達國家和地區建筑產業結構存在較大差異。
中型或中型偏大型企業較多,小型企業數量偏少。雖然我國中小建筑企業數量已占行業從業人數87%,但與美國91%,日本94%,德國99%比較,仍然差距很大,主要是我國人口多,而發達國家平均每十一人就有一個小型企業。
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直接導致行業內大、小企業沒有形成合理的分工協作關系,企業規模和實力相似,致使大量企業經營領域趨同,過度集中與相同的綜合承包目標市場。一方面,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龍頭企業,另一方面,中、小、精、專企業發展不充分,缺乏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小巨人”企業。
2市場交易行為有待規范
不規范市場交易大量存在。虛假招投標、肢解工程、低價發包、違規分包、轉包的掛靠等問題依然突出,部分地方政府或行業主管部門出于地方保護或者行業保護目的,通過資質門檻限制本地區、本行業的建筑企業參與公平競爭。
除此之外,由于整個社會的信用機制尚未健全,部門監管力度不夠,加上行業產能過剩,施工能力供大于求,特別市業主行為的不到有效約束,造成工程墊資款拖欠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新建項目工程款拖欠現象依然存在。
建筑市場法規制度不夠完善。現行法規對市場主體違法行為界定不清、定型不準、執法效力弱,缺乏有效地制約和處罰機制,不適應監管和執法的需要,不規范的.市場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優不勝、劣難汰、企業利潤普遍下滑。
3從業人員素質還需提高
勞務用工素質。由于建筑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業人員準入門檻相對較低,吸納了大量農村轉移的勞動力。根據相關統計,我國從事建筑業的農民工數量超過行業從業人員的70%,數目巨大。這部分人文化水平低,90%的人沒有經過正規的技能培訓,形不成一個真正的產業工人群體。
復合型高端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在建筑業人才隊伍中,管理人員尤其是懂得國際工程承包的項目管理人才、懂得工程索賠的合同管理人才、懂技術善經營的管理人才嚴重缺乏,不利于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4品牌意識和人才意識還不強
近年來,我市建筑業企業“質量興業”、“安全生產促發展”的意識雖然逐步增強,但企業品牌意識,品牌效益的理念仍然不強,企業創優奪杯積極性不高。因此,企業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的觀念有待進一步確立。我市建筑企業人才儲備普遍不足,特別是一、二級項目經理缺乏,一、二級建造師考核、考試通過的人員還不到總數的五分之一。造成企業人才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業自身的原因,企業實力不強,人才培養、引進投入資金不足,企業待遇普遍不高,難以留住優秀人才。有關部門幫助、服務企業開展人才培育工作深入程度不夠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造成現在企業為了升級,不得不花巨資去“買”人才,教訓深刻。今后,我們必須更加重視人才的培育工作,特別是要重視建造師隊伍的建設。
綜觀以上建筑業存在的諸多問題,面對新任務、新要求和新目標,深深感到黨中央關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決策是非常英明和正確的。更使我們感到,進一步提升創新項目管理,加快和促進建筑業企業轉型升級,不斷提高建筑企業核心競爭力,鞏固和發揮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支柱產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和緊迫感。
建筑業調查報告 篇3
一、調研的基本情況
(一) 調研目的
根據《供熱通風與空調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的研究》課題工作安排,我們于3 月 - 12 月,分地區、分專題展開建筑企業技術現狀與人才需求調研以及全國部分建筑類高職高專院校辦學狀況調研。本次調研的主要目的是:
(1)調研全國部分省市建筑企業現狀及發展規劃;
(2)掌握各類建筑企業技術現狀及企業對人才的要求;
(3)了解建筑企業對各類人才的需求情況及就業崗位;
(4)高職高專層次的學生就業的主要崗位及對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要求;
(5)目前建筑企業采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的管理模式。
(二)調研安排
調研以實地考察及問卷調查相結合,共調研建筑企業十余家,高職高專院校 11 所,發出問卷調查表數 30 份,收回調查表 15 份。
二、建筑企業技術現狀調查
(一)建筑企業基本情況調查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十五期間,遼寧省共完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787 億元,比九五期間增長了 189%;房地產開發建設投資2194.4 億元,竣工各類商品房建筑面積 10921 萬平方米,分別比九五期間增長了 147%和 27.6%。十五期間,全省建筑業總產值 5338.6 億元,建筑業增加值 1707.2 億元,分別比九五期間增長了 128.5%和 77.6%。根據《遼寧省建設事業規劃》,全省建筑業總產值將達到 11443 億元,同比增長 114.3%;建筑業增加值將達到 3149 億元,同比增長 84.5%。
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前啟后的重要歷史階段,遼寧建筑業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也對遼寧省的建筑類高等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遼寧省建設行業共有企事業單位 1.6 萬家,從業人員 154.4萬人,其中專業技術管理人員 38.6 萬人,生產一線急需補充大批專業技術與管理人才,按照遼寧省建設教育規劃的要求,對建筑類高職畢業生的需求量達 6 萬人,伴隨著建筑行業企業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全面推進建筑四節(節能、節水、節地、節材)一環保的迫切要求,對建筑類高職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建筑類高職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規格和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快專業建設與改革,適應遼寧省建筑行業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需要。
(二)建筑企業的企業領導、管理人員學歷結構調查
1.被調研建筑企業的企業領導、管理人員學歷結構
分析:領導層學歷結構:以本科及以上學歷為主,特別是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本科學歷人員比例較高,大專學歷也有相當的比例,但總體仍以本科學歷為主。
中層于部學歷結構中:以大專學歷為主,但本科和中專學歷人員也占有一定比例,其中,中專學歷的中層干部通常是早期畢業中專生。
基層干部學歷結構中:以中專學歷為主,大專學歷也占到了相當的比例,本科學歷相對較少,大專、本科學歷的`基層干部中大部分是近幾年就業的畢業生。由此可見,企業領導、管理人員目前總體上以大專學歷為主,因此,提高大專層次工程技術與管理人員的水平對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三)建筑企業各專業領域工程技術人員構成
分析:從企業目前各專業領域技術人員數量可以看出,建筑工程專業人員較多,裝飾工程、工程造價、暖通空調專業的技術人員基本相同。這一方面說明建筑工程專業崗位需求量較大。而道橋專業人員數量相對較少,則與企業經營側重點有關。
(1)從職稱結構看,基本上以中初級職稱為主,高級職稱比例較低。其中,道路橋梁專業的中級職稱較高,而高級職稱幾乎很少。
(2)從學歷結構看,以中專學歷人數為主,大專學歷人數次之,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數比例也不低,其中的原因是近年來二級建筑企業的快速發展招收有較多的大專及本科畢業生。
(3)從年齡結構看,30~50 歲所占比例較大,30 歲以下人員次之,50 歲以上人員比例較低。
三、建筑企業人才需求情況預測
分析:
(1)統計結果表明:建筑工程專業(以前稱之為工民建專業)人才需求量很大,在所統計企業中需求量平均為 60 人,暖通空調專業平均為 15 人,造價專業平均為 6.4 人;建筑裝飾專業平均為 4.4 人;其他專業也有少量需求。
(2)人才就業崗位均為一線技術與管理工作:如土建施工員、質檢員、預算員等,還有相當企業要求崗位為工長和項目經理,企業崗位空缺可見一斑。
(3)企業對人才學歷的需求是:必須具備專科以上的學歷層次,但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天津等地的企業多數要求本科學歷,對研究生學歷也有少量需求,而其他地區的建筑企業主要需求人才的學歷層次是大專及本科層次,尤其是高職畢業生。
四、建筑類專業知識、能力調查分析
(一)土建類專業知識結構
通過調查表的匯總和統計分析表明,80%以上的人認為建筑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理論知識有:建筑材料、安裝施工技術、管理原理、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建筑工程預算、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工程造價控制、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合同管理與工程索賠。其中,90%以上的人認為建筑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知識有: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原理、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建筑工程預算、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工程造價控制、合同管理與工程索賠。從上述七個方面應具備的專業知識來看,要求該類專業的畢業生應該在懂技術、會管理、能編預算和控制工程造價、熟悉合同管理的基礎上,完成建設工程投標工作,在市場競爭中獲取工程項目。
(二)建筑類專業人才的能力結構
根據調查表統計分析,認為建筑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能力的百分比。
通過調查表的匯總和統計分析表明,80%以上的人認為建筑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能力有:社交與語言表達能力、工作協調能力、擬定合同能力、合同談判能力、合同糾紛處理能力、組織施工能力、工程成本分析能力、編制施工方案能力、微機應用能力、預算編制能力、投標策劃能力、工程索賠能力、檔案管理能力。
其中,90%以上的人認為建筑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能力有:社交與語言表達能力、工作協調能力、擬定合同能力、合同談判能力、組織施工能力、工程成本分析能力、微機應用能力。
從 90%以上的人認為應具備的專業能力分析,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占了 5項;合同方面的能力占了 2 項,也顯得很重要。另外,作為現代管理的必備工具的使用,微機應用能力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因此,我們在制定培養方案時,應該重視社會人文學科方面的課程,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來培養學生與人打交道的能力。
五、調研綜述
(一)建筑企業現狀及人才需求預測方面
1.企業技術與管理人員的學歷水平普遍偏低,企業領導、管理人員總體以大專學歷為主,技術人員總體以中專學歷為主,職稱結構以初職為主,而年齡結構中,各年齡段人員分布總體比較合理,只有少數企業集中在30 歲以下年齡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