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質量管理制度(通用3篇)
現場質量管理制度 篇1
一、技術交底制度
項目經理部在施工中應嚴格進行技術交底制度,對每個分部分項工程、每道工序的施工都應進行層層的技術交底。
交底程序:在工程施工前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對施工工長、施工人員進行交底;在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由分管施工工長對班組長進行技術交底;每個施工部位施工前班長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交底時做好文字記錄。對重要的分項工程及施工工序應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及工長組織進行技術交底。
二、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驗證和驗收制度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因此在施工中應嚴格要求,把好進場時的驗證和進場復檢關。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在進場前應對供貨方提供的質檢資料、產品合格證、樣品進行驗證,必要時可取樣試驗,合格后方可進場。
材料成品、半成品進場后,按照相關規范標準進行復驗,合格后應按材料的特性及要求分別進行存儲,并做好標識。不合格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也不得在現場堆放,必須立即清運出場。
三、施工工序的“三檢”制度
施工過程中應嚴格堅持自檢、互檢、專職檢驗制度,并做好記錄,作業班組在自檢的基礎上進行班組之間的互檢,工序交接時要由質量員、工長、班組長共同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四、質量否決制度
在施工過程中不合格的分部、分項工程堅決推倒重新施工,不合格的`施工工序不準轉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并及時進行返工直至合格。堅決實行質量一票否決制度。在施工中還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堅持:
(1)嚴格堅持施工中高標準、嚴要求,不合格必須返工重來,決不遷就。
(2)嚴格堅持按施工規范、規程操作,克服管理和操作上的隨意性。
(3)嚴格堅持總體質量控制和細部處理完善,保證成品良好的觀感效果。
(4)嚴格堅持質量通病的預防,保證一次完成。
(5)嚴格防止交叉污染,注重成品保護,按規范規程要求,分別對隱蔽工程、分項工程和交工工程進行技術復核及檢查驗收,切實做好質量檢驗評定記錄。
五、嚴格執行技術復核制度
(1)項目技術負責人要對施工中采用的技術文件、技術資料等進行復核,準確無誤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2)重要工序的施工應進行技術復核,柱基等隱蔽驗收工程應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工程的測量放線應由專職測量員進行放測后再由工長、質量員進行復核,經復核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控制。
(3)重要部位隱蔽工程應先由項目質量管理小組自檢后,再請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質監站等檢查合格并簽字認可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六、施工人員持證上崗制度
(1)項目的施工技術人員必須通過業務考評并取得上崗證。
(2)班組施工操作人員應取得相應技術等級,并經過培訓合格后方可進入現場施工。
七、進行多層次的質量檢查制度
(1)項目質檢組對分部分項工程進行跟蹤檢驗和驗收,對不合格產品堅決推倒重來。
(2)公司每月進行一次檢查,對工程質量進行復核,并解決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公司根據工程進展情況對基礎工程、主體工程、屋面工程等進行檢查復核,對工程質量進行確認
八、推行樣板間、樣板層制度(樣板開路制度)
為確保工程質量一次性達到合格標準,在土建、裝飾、裝修、安裝等工程施工前先進行樣板間、樣板層、樣板施工段等的施工,并請設計、建設、監理單位共同進行評定。樣板確定后,在大面積施工中應按樣板中確定的工藝、施工程序、質量標準組織施工,并按樣板的質量標準進行檢查、驗收。
現場質量管理制度 篇2
總則:認真貫徹執行總公司的“科學管理,精心施工;積極進取,顧客至上。”的十六字質量方針。教育職工嚴格遵守各項技術質量管理制度和施工規范。按操作規程,精心組織,精心施工。項目部管理人員必須從開工到竣工對工程進行全過程的監督檢查,確保工程質量。
一、施工過程控制
1、必須實行專業檢查和班組自查相結合的辦法.堅持施工班組自檢、互檢、工序交接檢的“三檢制”。施工班組自檢合格后報請專業工長。由專業工長會同下道工序專業工長,施工班組進行互檢及工序交接檢。互檢及工序交接檢必須有書面的記錄并簽字齊全。交接檢完成后由專業工長提出書面申請通知項目專職質量員或技術員進行分項質量檢查。分項質量檢查必須有記錄并簽字齊全。
2、技術、質量負責人在進行內部分項質量檢查,并確認合格后,方可向建設單位報驗。
3、堅持施工現場“掛牌制”,質量責任具體落實到施工人員,對經檢驗確定不合格的`,對施工人員應有處理措施。不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的應進行返工。
4、堅持“樣板制”,裝飾工程施工前,先做樣板。樣板經質量處、項目部驗收后,再請建設、監理單位簽字認可,最后項目部方可組織大面積施工。
二、施工驗收制度
1、分部分項驗收:分部分項驗收由技術負責人或專職質量員負責,各專業工長負責專業之間的互檢和交接檢工作。
2、孔樁驗收:對內提前一天通知工程管理部、公司質量部門進行預驗,對外項目上提前一至兩天通知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由建設單位負責邀請地質勘探部門、設計院、質量監督人員參與孔樁驗收。
3、基礎工程驗收:基礎工程施工完畢,回填土之前,應進行基礎驗收。驗收前項目部應將工程資料整理齊全,并經工程管理部預檢,預檢合格基礎上,提前兩天報于集團公司技術質量部門。集團公司技術質量部門在對資料和基礎工程檢查合格后,方可報請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組織基礎驗收。
4、主體結構驗收:準備工作完成報集團公司技術質量處檢查。檢查合格后,報請建設、監理單位組織驗收。
5、竣工驗收:工程完工后,項目部自檢合格,根據《最終檢驗和試驗控制工作程序》要求,填寫《單位工程內部驗收記錄》,連同工程竣工資料報技術質量處。由總工室、技術質量處負責工程的最終驗收,項目部配合。
三、質量例會制度
在現場工程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必須定期召集現場各個班組和管理人員主持召開工地例會,會議內容要由項目部負責人起草,并由項目部人員商定。工地例會要包括以下內容:
1、檢查上次例會議定事項的落實情況,分析未完事項原因;
2、檢查分析工程項目進度計劃完成情況,提出下一階段目標及落實措施;
3、檢查分析工程項目質量狀況,針對存在的質量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4、解決需要協調的有關事項;
5、其他有關事宜。
項目經理或技術負責人應根據需要及時組織專題會議,以解決施工過程中的各項問題。
現場質量管理制度 篇3
為保證食品衛生安全,確保工地食堂食品安全,保障現場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項目部特制訂以下制度。
第一章總則
材料管理是設備技術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材料是滿足設備維修,生產工藝要求的主要物質基礎,及時提供必要的材料可以縮短維修時間,供應質地優良的生產材料可以保證修理的質量,完善生產工藝。為此必須做好材料管理工作,其中包括材料供應的組織,備品備件計劃、加工件制作、庫房管理、舊設備件的回收、修舊利廢等,結合我工段的實際情況和工作經驗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第二章材料員的崗位職責和工作標準
一、材料員的崗位職責
1、對生產中使用的一切材料的規格型號、庫存情況了如指掌。保障材料品種齊全,完好無損。合理、及時供應生產維修。
2、負責材料的領用、保管、備品備件的計劃工作。
3、充分滿足生產需要,保障合理供應材料資源。
4、作好廢舊材料的及時入庫和上繳工作。
二、材料員的工作標準
1、嚴格執行材料領用制度,作到庫存少、材料全、成本降。
2、有計劃有目的地制定材料采購計劃,督促材料處購買。保證不延誤生產。
3、收舊利廢交舊領新,使所用材料無丟失,浪費、外流現象。
4、作到認真學習,刻苦鉆研、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對自己所管的東西,徹底了解型號、用途、名稱。收料、發料及時認真,作到帳物相符。
5、參與成本分析,合理使用材料,加強現場材料管理、監督工作。
第三章材料員管理制度
一、庫房的管理制度
庫房是材料員的主要工作地點和材料的存放地點,所有的生產、生活用材料及時入庫,保證材料的安全管理。制定以下庫房管理制度
1、庫房的'衛生管理
1、1、庫房的衛生要求地板、貨架干凈整齊,每天進行打掃一次。保證所存材料無灰塵、杜絕材料在庫房形成報廢和損壞行為發生。
1、2、門窗、玻璃時常保持干凈,辦公用品擺放整齊,規章制度張貼上墻。各種條據不得亂放、亂攤。防止丟失和損壞。
2、庫房的材料管理
2、1、庫房存放的一切材料,材料員應熟知數量、性能、規格型號和用途。
2、2、貨架擺放整齊,材料擺放有序。
2、3、所有庫房的材料做到,分類存放,使用時,得心應手。
2、4、對有潤滑油類的材料分架存放,并要有防塵措施。防止灰塵侵蝕。造成損壞和生銹。
2、5、對小件材料和日常使用的眾化材料必須時時加以檢點和清理。存放時擺放整齊,給人以一目了然的視覺效果。
2、6、對有潤滑性和紙質性的材料務必存放在貨架的第二層以上,防止因意外的進水造成損壞。
2、7、對油類、易燃易爆物品、辦公用品紙張要分庫存放。防止失火造成材料損失。
2、8、對玻璃類、型的電器、儀表,易損壞的材料。應與鐵器材料間隔距離在兩米以上分放。防止碰撞損壞。
2、9、廢舊材料應分別存放在一個庫房,不得與使用材料同庫同存。
2、10、使用材料應張貼相應的標簽,寫清楚使用地點、規格型號、類別和名稱。
二、材料的領用制度
建立和健全材料的領用,是促進材料合理消耗和節約開支的重要手段。領用手續的完善是保證材料管理的基礎,合理的節約材料開支是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手段。
1、材料員及時了解總庫材料存貨情況,根據內部材料消耗用量,做出計劃交工段長簽字后,向供應科報送,催促落實,直到到貨,計劃件材料時間為10天,急件材料13天。
2、備品備件及不常用材料由維修班長做出計劃,每月初2號交回,需購買時交材料員催促落實,一定時期貨物不到位,影響正常生產工作,下浮材料員100元。
3、清理庫房內材料,保證心中一清二楚,隨到隨取,不得延誤。
4、各種材料的領取必須進行簽字手續,屬于非正常損壞的嚴格登記,月終扣款,數額由維修班長審定。
5、領用方法工具類由各班組長交舊領新。材料類由維修工領用。特殊材料由維修班長及工段長審核后領用。電器類統一由電工領用,并執行交舊領新制度。
6、如一次性領出后用不完的材料,誰領誰負擔,當天之內交回保存庫房,提出警告后仍交不回者,下浮領用人30元。
7、材料領用記錄注冊,絕不能出現浪費、丟失、私用或外流現象,一經發現追糾個人責任,下浮50元,班長連帶30元,如偷竊在5元以上,開除出廠。
8、各種勞保執行廠部規定及時領取及時發放,用量核實,嚴禁錯發和存庫現象。
9、月終領用材料或發出材料,庫存材料以報表的形式分發工段、財務、廠領導審閱
10、庫房物品應分架分類存放,擺放整齊,帳物相符,否則下浮保管員3050員/次。
11、庫房環境保持清潔干凈,未經保管員允許任何人不得進庫房,更不準隨便拿東西,否則發現一次下浮20元。
三、材料的計劃供應制度
1、材料員要鉆研業務技術,提高業務水平,逐步達到精通業務,熟練操作。全面負責完成廠部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
2、負責全工段設備及備品備件的計劃工作,要做到保質、保量、價格合理、供貨及時。
3、各單位的材料計劃及時辦理,不得延誤,保證供應。
4、主動深入班組了解實情,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或改進。改進新設備新材料,用新的東西來推動我工段的發展,達到提高我工段的經濟效益。
5、核實材料計劃,根據情況及時通知材料處采購人員購買或定制加工。
6、經常深入庫房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使庫房經常保持備件齊全,擺放整齊,衛生干凈。
7、經常深入生產現場,熟悉設備,了解材料、備品備件的使用情況,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數,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8、配合維修班長的管理,保障庫存材料設備的備品備件,確保生產正常穩定。
9、負責所有維修材料出庫的嚴格把關、審批,堵塞一切漏洞,否則后果自負。
10、負責全工段各種小工器具的保管建賬,合理使用,每月清一次,月終分配當中落實。
11、負責設備管理臺賬的建立,對每臺設備運行記錄的逐日考核工作。
12、負責各種機加工件與專用工具的制作,做到有一備三。
13、負責各種急用材料與材料處及時聯系,以保證及時到位,不影響生產。
14、負責車間各種廢舊器件的修舊利廢,以達到物盡其用,保障生產過程中材料消耗盡可能降低。
四、材料的備品備件管理制度
備品管理是設備技術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備件是滿足設備維修,生產工藝要求的主要物質基礎,及時提供備品備件可以縮短維修時間,供應質地優良的備品配件可以保證修理的質量,完善生產工藝。為此必須做好備件管理工作,其中包括備件供應的組織,備件計劃、備件制作、備件管理、舊備件的回收、修舊利廢等,結合我廠的實際情況和工作經驗特制定以下制度
1、備件管理職責
1、1備件管理員要熟悉車間所有設備備件、工藝備件、要懂圖、會測量,責任心強。
1、2備件管理要根據日常掌握的情況結合維修班上報情況及時快捷的提出備件計劃和備件圖紙,跟蹤供貨途徑,加工方式、交貨時間等。
1、3備件計劃分季度備件計劃、年度備件計劃,零星追加計劃,由材料員負責人向工段報送計劃,批準后報送材料處購買。
1、4材料員按專業準確及時的對備件進庫上帳、出庫、下帳,對備件消耗、庫存月報,整理庫存,備件防,出現短線備件及時匯報工段負責人。
2、備件的管理與保養
2、1存放庫內的備件必須帳、物、卡相符。
2、2倉庫內保持清潔衛生,平時應加強備件維護保養工作,確保備件完好,并做到無銹蝕,變形,損壞,丟失,劃傷等現象。
2、3堆放備件要基礎平穩,牢靠,安全。
2、4保養時加工面應涂防銹油或包扎等。
3、備件的報廢
3、1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備件可申請報廢
3、1、1產生不可恢復的缺陷或事故性損壞無法修復的備件。
3、1、2耗能高、效率低,技術落后的備件。
3、1、3因設備拆除或生產工藝改變而無法改制的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