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講會心得體會(通用6篇)
宣講會心得體會 篇1
自20__年12月開始,丁鐵剛就一直承擔著包村工作任務,先后任龍江縣龍江鎮腰公司村包村工作隊副隊長、九里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特別是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他更是腳踏實地,用對待親人般的感情溫暖著精準扶貧戶,從精神上幫助樹立起脫貧的信心,從行動上積極幫助落實各項扶貧政策、謀劃脫貧措施。
徐平全是丁鐵剛幫扶的精準扶貧戶,以前一直在外地居住,20__年因病致貧后回到腰公司村。由于沒有住房,丁鐵剛協調村里,在腰公司村五間房屯找到一間自來水看井房子,自己拿出500多元收拾,為徐平全提供了一個溫暖的家。丁鐵剛看到徐平全有勞動能力,就鼓勵他養殖肉牛,積極幫助申報肉牛產業扶貧項目。在飼養過程中,丁鐵剛更是發揮專業特長,手把手教給他養殖技術,還幫助購買飼料、獸藥等物資。在他的精心幫助下,徐平全的“扶貧牛”第二年就有了收益,6個月的改良和牛犢賣了8900元,給徐平全的生活帶來了希望,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煥然一新。
宣講會心得體會 篇2
丁鐵剛,初次聽到他的名字,便是噩耗。我們只能循著他的足跡,來到他工作過的村屯,聽他幫扶過的貧困戶、與他并肩戰“疫”的同志和他的親人追憶他的故事。一件件往事、一聲聲贊嘆、一顆顆淚滴,從不同側面,為我們還原了一個活生生的丁鐵剛。
1972年1月12日,丁鐵剛出生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達斡爾族,大學文化,高級獸醫師。20__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__年至20__年任龍江縣龍江鎮獸醫院院長,20__年起任龍江縣龍江鎮畜牧中心副主任,龍江縣第xx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丁鐵剛身體結實,有著達斡爾族人特有的豪爽,中學時代是足球場上的“鐵后衛”,同學們送他綽號“丁鐵錘”,參加工作以后,也是有名的“拼命三郎”。誰都沒想到,這個結實的漢子會突然倒下,在戰“疫”最關鍵的時刻。
疫情襲來,丁鐵剛積極投身抗疫一線,從1月30日至3月3日,每三天輪流一班,每班12小時,他克服各種困難,堅持在龍江翰沃城卡口夜間執勤。
由于多日帶頭堅守一線,吃住在村,勞累過度,丁鐵剛身體多次出現異常,仍堅持不下火線。3月19日下午4時許,丁鐵剛在九里村工作時,再次感覺胸悶,心臟不舒服,嘴唇青紫。九里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吳玉龍勸他到醫院看一看。他說:“我這身體沒問題,回家躺一會兒就好了。”當晚22時30分,丁鐵剛被家人送到醫院,經過2個多小時搶救,醫治無效,不幸去世,生命定格在48歲。
宣講會心得體會 篇3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經濟全球化不斷深進,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不斷深進,此刻畢業生就業實行在國家方針政策的指導下,在必須范圍內透過雙向選取的方式自主擇業的辦法,因此,在高校開設就業指導課,幫忙畢業生釋疑解惑,調整好心理狀態,使其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有著重要的好處。
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的目的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比較系統的擇、就業思想和技巧的教育。透過對本課程的學習幫忙學生正確地把握目前就業市場的需求形勢和國家、各省市有關大學生就業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會需求確立就業期看和就業心理,樹立正確的擇就業觀念和就業取向,了解大學生就業程序,把握必須的就業技巧,以保證畢業生順利就業。同時,進行相關的職業知識、道德、素質教育,使學生了解我國目前的就業趨勢和職業必備素質和技能,尤其是了解獨立創業務必具備的素質和潛力,使學生在畢業后能夠進行獨立創業,為國家排憂解難。
指導和幫忙學生完畢學業,促進全面發展按照國家的教育方針、培養目標、培養規格的要求,指導和幫忙學生在學制系統中完成學習任務,完畢學業。并在此基礎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高度上告知學生全面發展,并逐步確立職業生涯設計目標,并從思想上、潛力上和心理上預備求職。
指導和幫忙學生了解職業發展趨勢,樹立公道的擇業觀念高校學生理解的是專業化教育,將來面臨的就業方向與所學專業密切相關,因此,很有必要透過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的學習進一步的了解所學專業及職業的發展方向和趨勢。幫忙學生樹立公道的擇業觀念,使學生萌動的、安閑狀態的求職期看,上升為實在的、自為狀態的擇業行為;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到艱苦的地方、到祖國建設最需要人才的邊遠地區、縣和鄉的基層中發揮自我的特長,干出一番事業,到達人才資源的公道配置。
指導學生正確把握目前的就業形勢和用人趨勢,了解和熟悉國家、省市相關大學生就業政策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是國家為完成必須歷史時期的任務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有關就業的行動準則,它將根據國家政治經濟的變化而不斷調整;各地,各部分也根據國家當年頒布的有關政策并結合本地區、本部分的實際制定相關的就業政策。因此,畢業生就業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畢業生了解國家的就業政策是擇業求職過程中十分關鍵的環節。
指導畢業生把握求職對策,促進順利就業求職是高等學校畢業生走出校園的第一步,應對著社會上形形色色的招聘會和用人單位,他們務必做出選取,來完成就業。由于高校畢業生剛剛結束學生生涯,開始職業生活,社會經驗的`不足,在面臨求職抉擇是,他們經常無所適從。而一個人的發展和成才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職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就是給畢業生帶給了一些解決求職對象和應聘規則的途徑和辦法,從而為幫忙畢業生順利就業創造條件。
激勵學生以新的姿態繼續學習,走向成功目前,終身性學習已成為社會發展的潮流。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把握知識將成為人們的追求,終身學習將成為社會的時尚。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在完成就業前的教育教學任務的同時,也鼓勵學生終身學習,并預祝他們走向成功。
宣講會心得體會 篇4
于秀英(時任腰公司村包村工作隊長):“丁鐵剛就像一頭老黃牛,默默地做,默默地干,不計得失,不為名利。”
龍江縣是黑龍江省著名的畜牧養殖大縣,幾乎家家都搞養殖。作為龍江鎮獸醫院院長、畜牧中心副主任,丁鐵剛這樣的“畜牧專家”,在農村最受歡迎。由于他樂于助人,有求必應,不只龍江鎮,全縣14個鄉鎮6175平方公里土地都有他“行醫”的足跡。
龍江鎮畜牧中心主任魏玉成說:“丁哥是個特別敬業的人,扶貧期間,他始終不忘自己‘畜牧專家’的身份,每次入戶走訪,都帶著走訪養殖戶的任務,一邊扶貧一邊防疫,誰家有困難隨叫隨到。”
69歲的腰公司村林場屯杜國強聽到丁鐵剛去世的消息,一下子怔住了。他說:“丁獸醫可是個大好人啊!我家這些年全靠養牛了,是丁獸醫教我怎么防疫、用藥、消毒。沒有他,我家不會過得這么好!”
韓少強(龍江鎮九里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丁隊長為人正直,有責任心,熱愛農村工作,愿意與農民交朋友。”
徐平全是丁鐵剛幫扶的精準扶貧戶,20__年因病致貧。由于沒有住房,丁鐵剛協調村里,在腰公司村五間房屯找到一間自來水看井房子。丁鐵剛自籌資金,親自刷墻、換塑料布、收拾窗門,為徐平全安了一個溫暖的家。丁鐵剛看到徐平全有勞動能力,就幫助他申報肉牛產業扶貧項目,并手把手教他養殖技術。轉年,徐平全的“扶貧牛”就有了收益。
丁鐵剛幫扶的另一個精準扶貧戶李俄敬是五保戶,年老體弱。丁鐵剛經常拎著禮品去他家走訪、看望,還幫他申請了慢性病補助。李俄敬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小丁跟我非親非故,卻像親人一樣關心我、幫助我。”
如今,九里村扶貧工作從倒數變成先進,全村48戶貧困戶、97名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無一人返貧。
吳玉龍(九里村黨總支第一書記):“他不像個當官的,平易近人、為人樸實,沒有半點官架子。”
丁鐵剛在九里村道南屯走訪時,了解到由于管路故障,村民每年都有幾個月吃水難。丁鐵剛配合村兩委爭取項目資金69.54萬元,改造鋪設自來水管網6632米,解決了436名村民吃水難問題。他還找到鄭氏果蔬總經理溝通,爭取企業除每年為貧困戶分紅外,還接收20多位貧困戶到企業打工。丁鐵剛還幫助村民爭取并辦理大型農機具補貼資金21萬元。
宣講會心得體會 篇5
20__年7月3日,丁鐵剛擔任龍江鎮九里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到任后,他利用兩個月時間,把所有的政策從頭學習了一遍,隨后,開始入戶走訪,重新摸排了解精準扶貧戶的基本情況,系統分析各戶的致貧原因,并根據每戶的不同情況研究解決辦法。
精準扶貧戶高代忠有兩個女兒,大女兒高紅于20__年考入佳木斯職業學院,由于家庭貧困20__年下學期就想輟學打工,掙錢供妹妹上學。丁鐵剛聽說后,主動找到高代忠說:“家里再困難也要把學上完,這是你全家的希望啊!”他先后兩次資助1152元,如今高紅順利完成了學業,在北京一家幼兒園工作。對于老高的二女兒高霞,丁鐵剛也是竭盡所能、一幫到底,積極協調龍江二中和縣教育局減免學費、申請補貼。在他的幫助下,高霞也順利高中畢業,考入了哈爾濱市高等師范專科學校,而且她對未來充滿理想,要專升本、考研,實現自己的理想。
在同事朋友眼里,丁鐵剛總是那樣陽光熱情;在貧困戶眼里,他總是慷慨解囊。許多人不知道,他的家庭也借了好多外債。丁鐵剛的同學張輝介紹:“由于丁鐵剛老父親常年有病,兒子學習藝術課程,去年妻子住院又花費5萬多元,全家外債達到30多萬元。為了緩解壓力,他不得不賣掉了唯一的住宅,租房子住。”盡管如此,在扶貧路上,他依然捐款捐物,為扶貧事業盡一份微薄之力。
九里村村委會主任李廣民說:“老丁工作認真仔細,入戶調查一絲不茍,責任心特別強,就是在防疫站崗期間,他每天還都要發微信,跟我們說一說貧困戶情況。”
“老百姓的事兒,再小也是大事兒!”這是丁鐵剛常掛嘴邊的話。兩年多來,他究竟幫助貧困戶做了多少件實事、好事,可能鮮為人知,因為他做事從不向任何人提起。他說,這些事只是盡了自己的一點本分。
宣講會心得體會 篇6
丁鐵剛的“遠見卓識”,讓村干部們心服口服。他不僅幫助九里村解決眼前的扶貧問題,更注重長遠,研究解決九里村的未來發展問題。
為了落實產業帶動扶貧政策,解決貧困戶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丁鐵剛多次主動找到鄭氏果蔬總經理鄭曉智溝通情況。通過溝通協調,鄭氏果蔬除了每年為貧困戶分紅外,還吸收20多位貧困戶到企業打工,參與栽土豆、摘蔬菜、摘草莓等農活,日均收入達到60到80元左右。
在龍江鎮九里村道南屯走訪時,他了解到由于管路出現故障,這里居民每年都有幾個月吃水困難。丁鐵剛積極向水務局爭取項目。20__年12月,經過兩個月的緊張施工,項目完成,鋪設管網6632米,入戶安裝水表水頭龍各172個,總投資69.54萬元,解決了436口人“吃水難問題”,其中貧困人口26人。
去年村里的“清化收”工作,丁鐵剛負責督導和政策宣傳,效果不錯,多收回20多萬元。但錢怎么花?大家一時沒有主意。在村黨委會上,丁鐵剛提出:“秸稈離田是一項長期工作,建議村里購買設備,用于秸稈離田工作,可以為村里節省大量資金。”于是,村兩委按照他的建議,花50多萬元,購買了拖拉機和配套農機具,今年秸稈離田更派上了用場,全村19208畝地,現在已基本接近尾聲,村兩委班子沒有一點壓力。
由于連續奮戰在疫情防控和精準扶貧工作的第一線,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丁鐵剛身體多次出現異常。3月19日下午4時許,在九里村工作時,他再次感覺胸悶,心臟有些不舒服,嘴唇青紫。九里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吳玉龍勸他到醫院看一看。他說:“我這身體沒問題,回家躺一會兒就好了。”吳玉龍開車把他送回家里。他在家里服用幾粒速效救心丸后,便躺在了床上。晚間10點30分左右,他感覺心臟還是不舒服,被家人送到醫院。在候診期間突發心梗,經過2個多小時的搶救,醫治無效,不幸去世。
蒼山有情,不負英雄。如今,丁鐵剛走了,九里村的溝溝坎坎家家戶戶,留下了他閃光的足跡。在九里村,他經歷了多少個無眠的夜晚,有過多少撼動人心的畫卷,已經不再重要,而九里村今天的全面發展和貧困群眾滿意的微笑,才是他最大的慰藉。
“為了母親的微笑,為了大地的豐收,崢嶸歲月,何懼風流。”這是丁鐵剛生前最喜歡的一句歌詞,我們姑且再次奏響這一鏗鏘旋律,為他踐行,送他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