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創業計劃書:網上綜合商社(1)
概括地說:億聯將采用的b-b-b模式,使買賣雙方都有機會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獲得滿意度最高的產品或服務,而這一切正是通過第二個b提供的比較功能得以實現。
其實,這一模式在實體經濟中可以顯著的發現,最明顯的就是日韓綜合商社的職能。
3.2網站定位
國際貿易的門戶,以網上貿易平臺取代實體的海外分支機構,并使買賣雙方直接見面。通過強大的搜索功能和豐富的買賣資訊內容,買方可以比較,選擇同一產品多個賣方(工廠)的價格與服務并選擇適合自己的最佳價格性能比產品;而賣方也可以非常方便的找到目標客戶,通過這一信息中介掌握的大量資訊,賣方可以隨時了解競爭對手的報價等情況。當然,這是在充分尊重與客戶隱私權的基礎上實現的
· 3.3消費者可得到的好處
由于億聯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工廠直銷的國際貿易平臺,客戶獲取的報盤將是實在而且充滿競爭力的,買家通過本站全天候透明的報價體系,可以避免過去那種無目的的四處詢盤而拿到的報盤卻是經過幾個中間商之手的情況發生;對于賣家來說也可以掌握各家工廠的供貨情況(價格/數量等),同時減少海外辦事處的設置費用,并省去相當的市場營銷費用,卻能同許多傳統貿易營銷方式下根本不可能聯系上的潛在客戶進行交易。從而使買賣雙方都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運作成本,維持市場的秩序,避免信息不對稱情況的發生,提高交易的有效性,時效性。
鑒于億聯的強大信息中介功能,加上完善的搜索對比服務功能,買賣雙方獲取的都是在對比了足夠多的買(賣)信息的基礎上真實有用信息。時間快,信息多,決策科學。直觀的說,就是將傳統國際貿易的四處詢盤或報盤(注:此處的“四處”也是相當局限的)變為由的強大搜索對比功能來實現。由于上下游的信息相當豐富,買賣雙方獲取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4.市場分析
4.1規模
以1999年,韓國對華輸出為例。通過七大綜合商社的各辦事處達成的貿易額約為20億美金,行業涉及汽車,家電,輕工,石化,紡織,機械,電子等,固定客戶每個辦事處至少100個以上,總的客戶數約3000—5000個,經常性聯絡的客戶則多達30000—50000。支持一家主要辦事處一年營運的費用約600000美金,該辦事處的年銷售額約在1億美金。
1999年,中國大陸進出口總額約為usd3600億,若其中1%在網上交易,則有36億美金的市場規模。
根據聯合國貿易委員會的估計,在不遠的將來,通過網上達成的貿易量將占傳統渠道的10%。
因此,短期來說(1年內),我們將可以達成2億美金/年的成交額;中期來看(3年左右),有望達成50-100億美金交易的規模。
億聯電子商務網站的目的并非要創造多少點擊數或客流量,而是要通過樹立國際貿易門戶網站的品牌,建立b to b to b的國際貿易新模式,以品牌的知名度來吸引買賣雙方,并成為買賣雙方國際貿易時的必由之路。隨著終極目標—全球貿易網的建立,市場規模目前無法估量。
4.2發展
隨著中國加入wto,全球統一市場的格局將逐漸形成,產業分工將重新確立,進出口額將隨之大副上升。這將使越來越多國內企業將產品出口海外市場,同時也必然有越來越多的海外產品進入中國市場。這為網站的發展,無疑將帶來巨大的推動力。隨著國內企業上網步伐的加快,一個優秀的國際貿易門戶網站必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客戶主動登門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