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叫花子做的策劃
過了兩個星期,叫花李也沒有再來,宣忠心里一直想知道策劃的效果,于是便來到人民廣場找叫花李。一進廣場,老遠就看到在廣場一角圍了一群人,擠進去一看,中間果真是叫花李。在他面前,立著一個牌子,上書:著名職業乞討師叫花李。
旁還放著一本無家可歸人員登記證。叫花李正忙著收錢,找錢。人群中有位中年婦女說“嘿,我們家那位回來跟我一說,我還不相信,天底下還有這樣的叫花子,只收五毛,多了還不要,到這來一看,還真是,您看人家這個乞討,還真夠職業。”
旁邊一個小伙子氣不過了,“我還不相信,有人會見錢不眼開。”說著,走上前去,拿出一張一百元的大票來,遞給叫花李,“看你挺辛苦的,別找了。”叫花李忙把他拉住,一邊數出一堆毛票來塞給他,一邊說:“謝謝大哥的好意,您也不容易,我就收您五毛,多了不收,歡迎您下次再來。”圍觀的人看到這場景,竟然鼓起掌來。宣忠看到這里,覺得很滿意,也沒和叫花李打招呼,便從人群中鉆了出來。
過了兩三天,一個雨天,叫花李來了。“宣經理,多謝您的策劃,我現在的乞討事業蒸蒸日上,要不是下雨,我都抽不出來空過來看你。”
“老李,別客氣,主要還是你自身的素質好,你本身就長了一個適合乞討的臉,再加上經歷了這么多風雨,滿臉都是滄桑,稍微有點同情心的人就想給你點施舍。”
“宣經理,你說也怪了,那幾個和我一同在人民廣場乞討的,長的比我慘,可他們一天卻要不來幾個錢。”
“這你就不懂了,麥當勞的老板曾經說過,不要以為麥當勞是經營快餐的,其實麥當勞是經營房地產的,通過做餐飲,把一個個好地方,都給占了。你也一樣,不要以為,你是經營乞討業的,你是經營娛樂業的。你在乞討的同時,給大家帶來新奇,帶來快樂。”
“真的?沒想到我的工作這么崇高。”
“你是趕上好時候了,要是二十年前,物質還十分缺乏,大家掙的錢只夠吃飯,你要錢即使就是要出花來,也沒人理你,可現在不同了,物質是豐富了,可人越來越精神空虛,總想尋求刺激,如果聽說哪有個三條腿的蛤蟆,都要開車幾十公里去看看。大家給你錢,不是因為你值得同情,是因為你這個行為必較有趣。”
叫花李聽得直點頭,“我有點明白了,您是說很多人吃飽了沒事,總想看個新鮮事,我要錢的方式比較奇特,所以就把大家吸引來了。”
“對!”宣忠見有人能聽明白,說得就更來勁了:“現在是眼球經濟,注意力經濟,誰個性,誰有特色,誰能吸引大家的目光,誰就能把嘩嘩的人民幣吸引來。簡單的現象其實背后都蘊藏著深刻的道理!”
“好,我回去繼續搞我的眼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