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精神與黨性修養學習心得(通用3篇)
井岡山精神與黨性修養學習心得 篇1
5月17日下午,在單位領導的帶領下,我們一行二十余人踏上了開往江西的火車。當踏進井岡山區的那一天,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種震撼,不僅僅是感覺上的,層巒疊嶂,郁郁蔥蔥,更重要的是心靈上的顫動,當年我們的黨就是在這里經受不斷地考驗,一點點成長,發展壯大。踏進井岡山的那一刻,讓我由心底迸發出一種神圣而又自豪的感覺。
我們懷著對一代偉人和革命先烈無比崇敬和緬懷之情,先后參觀了井岡山烈士紀念碑、黃洋界哨口工事、黃洋界紀念碑、紅軍造幣廠遺址、小井紅軍醫院、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等革命遺址。著名的以少勝多黃洋界保衛戰、“三灣改編”、對地方武裝勢力王佐部隊的教育改造、紅色政權第一批金屬鑄幣“工”字銀元的鑄造等都發生在這里。《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一篇篇指導中國革命奪取勝利的重要文獻在這里誕生。一處處革命文物,一處處舊居舊址,都見證了中國革命歷史的不平凡歷程……我們來這里追尋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當年走過的足跡,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感受著他們的崇高精神,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仿佛回到了戰火紛飛的年代,硝煙彌漫的戰場。仿佛看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為拯救舊中國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勞苦大眾,為解放全中國,為著人民的利益爬雪山、過草地,吃草根、皮帶,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沖鋒陷陣、英勇殺敵、前仆后繼、流血犧牲、視死如歸的壯烈場景。當年擊中敵軍指揮部的隆隆炮聲和紅軍的歡呼聲、鑼鼓聲依稀還在耳際回蕩,浮現眼前。
這次井岡山之旅,使我從思想上再一次受到了深刻教育,心靈深處再一次受到了震撼,觸動了思想,凈化了心靈。深深感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深刻地感受到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同時加深了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
通過這次學習教育活動,我們一定要飲水思源,永遠緬懷和銘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光輝業績和豐功偉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繼承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遺志,發揚井岡山革命精神和傳統,把井岡山革命精神和傳統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代代相傳。在江西考察工作時,把井岡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概括為:“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
并且號召全黨和全國上下始終要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弘揚井岡山精神,最現實的做法就是把井岡山精神和傳統同自身從事的崗位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始終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更加堅信黨的領導,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牢記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永保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身體力行,腳踏實地地為黨做好各項工作,為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成為更加強大富饒的社會主義國家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潘艷
井岡山精神與黨性修養學習心得 篇2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10月,毛澤東同志率領秋收起義的部隊來到這里,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岡山精神是中國人民革命斗爭事業的寶貴精神財富,這種精神不僅在當年是井岡山軍民克敵制勝的強大精神支柱,而且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前仆后繼,在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的歷史時期,學習和發揚井岡山精神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月4日晚,在人事領導的帶領下,我們一行20人踏上了開往江西的列車,經過火車和汽車的長途顛簸,終于來到了井岡山境內。此時一路上的想象,一路上的描述全都變得不再重要,讓我驚詫的是這個“燎原星火”、這個“紅色圣地”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卻是滿眼的綠,千百種綠深淺交錯被云霧配合著形成了美妙的層巒迭嶂。但當我走近觀察可以發現,這里的土壤又是紅色的。不知這是否早就預示了這是一片紅色政權蓬勃發展的土地。
當天下午我們參觀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系統、全面地記錄了中國工農革命軍從9月直至1930年期間的整個過程。我們在館內一步一步走著,目睹著井岡山怎樣從一塊默默無聞的土地發展成為中國革命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根據地。此刻,我們邁出的每一步,都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與生命鋪墊而成的。我的腳步因此變得沉重而緩慢了,不愿放過這博物館里的每一個細節。可以說,參觀后得到的東西遠比我想象的要多,既看到了革命斗爭的腥風血雨,又看到了根據地建設的欣欣向榮。兩年零四個月,在歷史長河里只是短暫的瞬間,毛澤東在井岡山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所開辟的中國革命道路,卻續寫了跨世紀的輝煌;海拔不過千余米的井岡山,與三山五岳相比,并不算巍峨挺拔,但卻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不斷來探訪。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現在我終于有了不虛此行之感,因為我終于明白了這種力量就是“井岡山精神” 。
帶著這種釋然的感覺,我們來到了井岡山之行的第二站──革命烈士陵園。在這里,我們又一次體會了革命斗爭中壯烈犧牲的烈士們的光輝業績和無私奉獻精神。來到井岡山,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輩的鮮血換來的這句話的份量。
到達井岡山的第二天,沿登山公路盤旋而上,我們趕往慕名已久的黃洋界,尋訪革命前輩戰斗的遺跡。贊嘆的是這氣象萬千,林海云海一處;驚呼的是這峭壁千仞,山路如此崎嶇。難怪毛主席曾經發出“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的感慨。如今站在昔日地勢險要、防守森嚴的黃洋界哨口,再也看不見戰旗飄動,聽不見吶喊聲震天,但山頂的炮臺和紀念碑,仿佛在默默地講述著幾十年前軍民齊心協力,以不足一個營擊潰敵軍兩個團的歷史佳話。黃洋界上最受歡迎的恐怕就是那門具有傳奇色彩的迫擊炮了。據介紹,當年它用僅有的一枚炮彈擊中了敵軍指揮部,讓敵人誤以為遇到紅軍主力而倉皇撤退。于是,每個人都想在這里留影紀念,但由于時間關系,最后演變為一批批的合影,并且每次擺好鏡頭以后都有人不斷擠進去,這是不是有點紅軍戰士當年爭先恐后打擊進犯敵人的勁頭!
沿著山路目送黃洋界漸漸遠去,便到了井岡山紅軍造幣廠。房屋是簡陋的,但當年發揮的作用是重要的,有點人民銀行前身的味道。隨著暮色漸漸來臨,隊伍回到了駐地。迎接我們的是神往以久的紅米飯、南瓜湯。也不知是同志們太累了,還是這紅軍飯太香,用風卷殘云來形容絕對是再恰當不過了。晚上躺在床上,呼吸著井岡山清新、濕潤的空氣,感受著井岡山的恬靜,相信同行的每個人在享受這份恬靜時都會同時想到她的來之不易。
至此,這次紅色之旅可以說完滿結束了。我們重溫了革命歷史,緬懷了死難先烈,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領悟了一種精神──井岡山精神。這種精神不但是革命勝利的根源,同樣也是實行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一個根源。如果每個團員干部都能發揮一點井岡山精神,那么我們的工作一定會做得更好,真正成為黨的好幫手和后備力量。
孫 琴
井岡山精神與黨性修養學習心得 篇3
期十五天的黨課學習結束了,我很榮幸能夠以一名預備黨員的身份參加這次培訓。回顧這幾堂課的教學內容,主講老師從多方面、多角度地講解和剖析問題,使我無論是從理論學習上還是思想認知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收獲頗豐。對我現在的預備期和以后的黨員生活都有很大的影響。
首先進行的是開班典禮。在開班典禮上,老師鄭重強調了課堂紀律,要求我們嚴格遵守培訓班的各項規定,保證培訓成果,一定要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成。這也使得這次的培訓充滿了嚴肅性和圣潔性。
第一講:加強黨性修養,堅決反對“四風”。 老師重點講了黨性修養中的思想作風修養。在黨員作風問題中,“四風”問題是一個很嚴重也很突出的問題,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在召開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作為重點,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是的,作為預備黨員,也是即將成為一名正式黨員的我們,一定要時刻堅持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我們要不斷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理論知識,不斷加強實踐;從小處著眼,修身正心;要嚴于律己,凡事保持正氣,時刻提升正氣;同時,我們還要淡泊名利,不能做蠅營狗茍之徒,驅名逐利之輩,要時刻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來嚴格要求自己。
老師除講了加強黨性修養的問題外,在第二講中還強調了大學生應該樹榜樣、爭先鋒,在學風建設中勇立潮頭。是的,作為學生黨員,我們是廣大學生群眾的領頭羊,是排頭兵,我們應該時刻保持先進性,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作為學生,我們應該以學習為主,而作為學生黨員,我們應該在學風建設中勇立潮頭。我們要以振興中華為己任,勤奮學習,求實創新,勇于實踐。我們要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做到學習成績優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才無愧于一名大學生黨員,才能更好的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在第三講中,老師講了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問題;第四講是積極履行黨員義務,正確行使黨員權利;第五講是認真過好預備期,爭做合格共產黨員。這幾講課,都使我深深認識到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其肩負的歷史使命。
通過這次的預備黨員的培訓,我進一步認識到了我與一名正式黨員的差距,同時我也發現了自身的優點與不足。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會更加努力,發揚自己的有點,改正自己的不足,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請黨組織在實踐中考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