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案參考范文:關于從全局把握我國糧食安全的建議
2、加快集約化、規;、現代化農業發展
年我國城市化率首次超過50%,在此過程中,雖然大量農民進城務工,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數量持續減少,但仍有高達4、5億人直接從事農業生產,按此計算,我國農民戶均耕地不到10畝,且普遍采用傳統耕作方式,糧食生產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程度和勞動生產效率與發達國家還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國稻谷、大豆、玉米的平均畝產僅有450公斤(產量20429萬噸,種植面積4.52億畝)、130公斤(產量1300萬噸,種植面積約1億畝)、400公斤(產量 20812萬噸,種植面積5.2億畝),而美國分別達到550公斤、200公斤、800公斤。從國外經驗看,隨著社會的發展,小農經濟式的粗放經營已無法適應我國農業發展的現實和長期需求。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十年聚焦“三農”,并提出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特別是首次出現了“家庭農場”的提法,明確指出發展家庭農場是提高農業集約化經營水平的重要途徑。因此,只有通過在城鎮化過程中逐步減少農民數量,從財政、稅收、用地、金融、保險等方面配套相關扶持政策,將剩下的農民轉變成現代意義上的農場主,真正引導、培育一批從事農業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使之成為集約化、規;、現代化糧食生產的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從而大幅度提高農民的勞動生效率,使糧食的產量增加得到有效保證,從而確保我國糧食安全。
3、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雖然我國大米、小麥、玉米等主食目前還能維持一定程度的高自給率,但這事實上源自于肉蛋奶等副食的支撐,如果生活中沒有大量油脂和蛋、奶的消費,維持我們日常生活的大米、小麥等主食的消費量將大大增加甚至成倍提升,主食的自給率將大幅降低,加上飼料用糧在糧食消耗中已占相當大比例,大豆、玉米等飼糧進口總量連年快速攀升,我國廣義的糧食進口依存度已經超過三分之一,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接近或超過一半。同時,目前全球糧食貿易主要集中于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南美洲國家,其集中度甚至超過國際石油主產地。在此背景下,如國際政治、軍事和安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尤其是一些霸權主義國家有意遏制,這部分糧食的進出口通道一旦被切斷,中國國內將立即面臨極為嚴峻的糧食安全問題。因此,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和國民生命線的關鍵要素一定要抓在中國人自己手中,尤其是在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定要旗幟鮮明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保障和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堅決用強大的軍事力量保衛自己的生命線,用強大的國防去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經濟持續發展,從而將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和堅定不移地發展軍事力量相結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從而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問題不受外部威脅和干擾,進而確保國家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