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五 列傳第七十三
郭世俊,字弘乂,太原文水人也。家門雍睦,七世同居,犬豕同乳,鳥鵲同巢,時人以為義感之應。州縣上其事,隋文帝遣平昌公宇文幹詣其家勞問。尚書侍御史柳彧巡省河北,表其門閭。漢王諒為并州總管,聞而嘉嘆,賜其兄弟二十余人衣各一襲。
郎方貴,淮南人也。少有志尚,與從父弟雙貴同居。隋開皇中,方貴常于淮水津所寄渡,舟人怒之,撾方貴臂折。至家,雙貴問知之,恚恨,遂向津,毆殺船人。津者執送之。縣以方貴為首,當死,雙貴從坐,當流。兄弟爭為首坐,縣司不能斷,送詣州。兄弟各引死,州不能定。二人爭欲赴水死。州以狀聞。上聞,異之,特原其罪,表其門閭,賜物百段。后為州主簿。
論曰:于什門等或臨危不撓,視死如歸;或赴險如夷,唯義有所在。其大則光國隆家,其小則損己利物。故其盛烈所著,與河海而爭流;峻節所標,共竹柏而俱茂。并蹈履之所致,身沒名立,豈徒然也!
《北史》 唐·李延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