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一
希仁弟騫,字希義,博涉經史,文藻富贍。位散騎常侍、殷州大中正、尚書左丞。以本官兼散騎常侍使梁。后坐事免,論者以為非罪。騫嘗贈親友盧元明、魏收詩云:"監河愛升水,蘇子惜余明。益州達友趣,廷尉辯交情。"蓋失職之志云。后除給事黃門侍郎,卒。其文筆別有集錄。齊受禪,贈儀同三司,謚曰文惠。
騫弟希禮,字景節,性敦厚,容止樞機,動遵禮度。起家著作佐郎,修起居注。歷位太常少卿,兼廷尉少卿,行魏尹事,豫州刺史。仍居議曹,與邢邵等議定禮律。卒于信州刺史。
子孝貞,字元操,好學善屬文。仕齊,釋褐司徒府參軍事。與弟孝基同見吏部郎中陸昂。昂戲之曰:"弟名孝基,兄其替矣!"孝貞對曰:"禮雖不肖,請附子臧。"昂握手曰:"士固不妄有名,吾賢必當遠至。"簡靜,不妄通接賓客。射策甲科,拜給事中。稍遷兼通直散騎常侍,副李翥使陳。
孝貞從姊則昭信皇后,從兄祖勛女為廢帝濟南王妃,祖欽女一為后主娥英,一為瑯邪王儼妃,祖勛叔騫女為安德王延宗妃。諸房子女,多有才貌,又因昭信后,所以與帝室姻媾重疊。兄弟并以文學自達,恥為外戚家。于時黃門侍郎高乾和親要用事,求婚于孝貞,孝貞拒之。由是有隙,陰譖之,出為太尉府外兵參軍。后歷中書舍人。
武平中,出為博陵太守,不得志。尋為司州別駕。后復兼散騎常侍,騁周使副。還,除給事黃門侍郎,待詔文林館,假儀同三司。以美于詞令,敕與中書侍郎李若、李德林別掌宣傳詔敕。周武帝平齊,授儀同三司、小典祀下大夫。宣帝即位,轉吏部下大夫。隋文帝為丞相,孝貞從韋孝寬討尉遲迥,以功授上儀同三司。開皇初,拜馮翊太守,為犯廟諱,于是稱字元操。
后數歲,遷蒙州刺史,吏人安之。自此不復留意文筆。人問其故,慨然嘆曰:"五十之年,倏焉已過,鬢垂素發,筋力已衰,宦意文情,一時盡矣,悲夫!"然每暇日,輒引賓客,弦歌對酒,終日為歡。后征拜內史侍郎,與內史令李德林參典文翰。元操無干劇之用,頗稱不理。上譴怒之,敕御史劾其事。由是出為金州刺史,卒官。所著文集三十卷行于世,子元玉。
元操弟孝基,亦有才學,風詞甚美。以衛尉丞待詔文林館,位儀曹郎中。孝基弟孝俊,太子洗馬。孝俊弟孝威,字季重,涉學有器干,兄弟之中,最為敦篤。位太尉外兵參軍,修起居注。仕隋,禮部侍郎、大理少卿。
式弟弈,字景世,美容貌,有才藝。位都官尚書、安平侯,與兄敷同死。太和初,文明太后追念弈兄弟,及誅䜣,存問憲等一二家,歲時賜以布帛。
弈弟冏,字道度,少為中散,逃避得免。后歷位度支尚書。太和二十一年,孝文幸長安,冏以咸陽山河險固,秦、漢舊都,勸帝去洛陽都之。后孝文引見冏,笑謂曰:"昔婁敬一說,漢祖即日西駕。尚書今以西京說朕,使朕不廢東轅。當是獻可理殊,所以今古相反耳。"冏曰:"昔漢祖起于布衣,欲藉險以自固,婁敬之言,符于本旨。今陛下德洽四海,事同隆周,是以愚臣獻說,不能上動。"帝大悅。
冏性鯁烈,敢直言,常面折孝文,彈駁公卿,無所回避,百寮皆憚之。孝文常加優禮,每車駕巡幸,恒兼尚書右仆射。雖才學不及諸兄,然公強當世,堪濟過之。卒。
子祐,字長禧,篤穆友于,見稱于世。歷位給事中,累遷博陵太守,所在亦以清干著。順弟修基,陳留太守,卒。子探幽,高平太守。探幽兄子洪鸞,河間太守。
李孝伯,高平公順從父弟也。父曾,少以鄭氏《禮》、《左氏春秋》教授為業。郡三辟功曹,并不就,曰:"功曹之職,雖曰鄉選高第,猶是郡吏耳;北面事人,亦何容易。"州辟主簿,到官月余,乃嘆曰:"梁敬叔云'州郡之職,徒勞人耳'。道之不行,身之憂也。"遂還家講授。道武時,為趙郡太守,令行禁止。并州丁零數為山東害,知曾能得百姓死力,憚不入境。賊于常山界得一死鹿,賊長謂趙郡地也,責之,還令送鹿故處。郡謠曰:"詐作趙郡鹿,猶勝常山粟。"其見憚如此。卒,贈荊州刺史、柏仁子,謚曰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