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漢記卷七
〔一一〕“修恭王法”,此句原無,姚本、聚珍本同,書鈔卷七0引有,今據增補。
〔一二〕“復”,原無此字,姚本、聚珍本同,書鈔卷七0引有,今據增補。
〔一三〕“費”,此字原無,姚本、聚珍本有,書鈔卷七0引亦有“
費”字,與范曄后漢書東海恭王彊傳同,今據增補。此條萬花谷后集卷七亦引,文字稍異。
沛獻王輔
沛獻王輔,〔一〕善京氏易!捕秤榔轿迥昵,京師少雨,上御云臺,召尚席取卦具自卦,〔三〕以周易卦林占之,〔四〕其繇曰:“蟻封穴戶,大雨將集。 ”明日大雨。上即以詔書問輔曰:“道豈有是耶?”輔上書曰:“案易卦震之蹇,蟻封穴戶,大雨將集。蹇,〔五〕艮下坎上,艮為山,坎為水。山出云為雨,〔六〕蟻穴居而知雨,將云雨,蟻封穴,〔七〕故以蟻為興文。”〔八〕詔報曰:“善哉!王次序之!薄簿拧澄倪x卷六0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李善注
沛王、楚王來朝,皆就國,〔一0〕明帝告諸王傅相,王諸子年五歲以上,皆令帶列侯印,〔一一〕復送綬十九枚,為諸王子在道欲急帶之也。書鈔卷一三一
沛獻王輔,性恭嚴有威,〔一二〕好經書,論集經傳圖讖,作五經通論。奉蕃以至沒,〔一三〕遵履法度,未嘗犯禁,稱為賢王。初學記卷一0
〔一〕 “沛獻王輔”,光武帝子,建武十五年封右翊公,十七年徙為中山王,二十年徙封沛王。范曄后漢書卷四二有傳。又見汪文臺輯司馬彪續漢書卷三。
〔二〕 “善京氏易”,此句原無,姚本、聚珍本有,初學記卷二、卷一0,類聚卷二,御覽卷一0、卷七二七,萬花谷前集卷一引亦有,今據增補。
〔三〕 “自卦”,玉海卷三五、漢藝文志考證卷九引同。姚本、聚珍本作“自為卦”,初學記卷二引同,御覽卷七二七引作“自作卦”。
〔四〕 “周易卦林”,聚珍本同,玉海卷三五引亦同。姚本無“卦”字,初學記卷二、卷一0,類聚卷二,御覽卷一0、卷七二七,萬花谷前集卷一引亦皆無“卦”字。漢藝文志考證卷九引作“京氏易林”。
〔五〕 “蹇”,原無此字,姚本、聚珍本有,初學記卷二、卷一0,類聚卷二,御覽卷一0、卷七二七,萬花谷前集卷一引亦皆有此字,今據增補。
〔六〕 “山”,原無此字,姚本、聚珍本有,初學記卷二、卷一0,類聚卷二,御覽卷一0、卷七二七,萬花谷前集卷一引皆有此字,今據增補。
〔七〕 “蟻封穴”,“穴”字下原有“者”字,從文義看不當有此字,聚珍本無,今據刪。
〔八〕 “興文”,聚珍本同。姚本作“興居”,類聚卷二引與姚本同。萬花谷前集卷一引作“雨居”。初學記卷二,御覽卷一0、卷七二七引皆無“文”字。
〔九〕 “王次序之”,玉海卷一二三亦引此條,字句極略。
〔一0〕“皆”,此字聚珍本無,御覽卷六八二引同。
〔一一〕“印”,聚珍本作“綬”,御覽卷六八二引同。
〔一二〕“恭嚴有威”,此四字原無,姚本、聚珍本同,書鈔卷七0引有,今據增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