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蒲察鄭留,字文叔,東京路斡底必剌猛安人。大定二十二年進士,調高苑主薄、浚州司候,補尚書省令史,除鑒察御史,累遷北京、臨潢按察副使、戶部侍郎。御史臺奏鄭留前任北京稱職,遷陜西路按察使,改順義軍節度使。西京人李安兄弟爭財,府縣不能決,按察司移鄭留平理。月余不問,會釋奠孔子廟,鄭留乃引安兄弟與諸生敘齒,列坐會酒,陳說古之友悌數事。安兄弟感悟,謝曰:“節使父母也,誓不復爭。”乃相讓而歸。朔州多盜,鄭留禁絕游食,多蓄兵器,因行春撫諭之,盜乃衰息,獄空。賜錫宴錢以褒之。改利涉軍節度使。詔括馬,鄭留使百姓飼養以須,御史劾之。既而伐宋,諸語括馬皆瘦,惟隆州馬肥,乃釋鄭留。大安初,徙安國軍。二年,知慶陽府事。三年,夏人犯邊,鄭留擊走之。至寧元年,改知平涼府。是時,平涼新被兵,夏人復來攻,鄭留招潰卒為御守計,夏兵退,遷官四階。貞祐二年,改東京留守,致仕。貞祐四年,卒。
鄭留重厚寡言笑,人不見其喜慍,臨終取奏稿盡焚之。
女奚烈守愚,字仲晦,本名胡里改門,真定府路吾直克猛安人也。六歲知讀書。既齔,或謂食肉昏神識,乃戒而不食。性至孝,父沒時年十五,營葬如禮,治家有法,鄉人稱之。中明昌二年進士。調深澤主簿,治有聲。遷懷仁令,改弘文校理,秩滿為臨沂令。有不逞輩五百人,結為黨社,大擾境內,守愚下車,其黨散去。蝗起莒、密間,獨不入臨沂境。先是,朝廷括河朔、山東地,隱匿者沒入宮。告者給賞。莒州刺史教其奴告臨沂人冒地,積賞錢三百萬,先給官鏹乃征于民,民甚苦之。守愚列其冤狀白州,州不為理,即聞于戶部而征還之,流民歸業,縣人勒其事于石。
改秘書郎。母喪,勺飲不入口三日,終喪未嘗至內寢。太常寺、勸農司交辟守愚,皆不聽,服除,除同知登聞檢院,改著作郎、永定軍節度副使。泰和伐宋,守愚為山東行六部員外郎,改大興都總管判官。大安元年,除修起居注,轉刑部員外郎、戶部郎中、太子左諭德。貞祐初,除戶部侍郎,數月拜諫議大夫、提點近侍局。二年,除保大軍節度使,改翰林學士、參議陜西路安撫司事。安撫完顏弼重其為人,每事咨而后行。未幾,有疾,詔賜御藥。三年,卒。
守愚為人忠實無華,孜孜于公,蓋天性然也。
石抹元,字希明,懿州路胡土虎猛安人。七歲喪父,號泣不食者數日。十三居母喪如成人。嘗為擊鞠戲,馬踣,嘆曰:“生無兄弟,而數乘此險,設有不測,奈何?”由是終身不復為之。補樞密院尚書省譯史,調同知恩州軍州事,遷監察御史,為同知淄州軍州事。劇盜劉奇久為民患,一日捕獲,方訊鞫,聞赦將至,亟命杖殺之,闔郡稱快。改大興府判官,沂王府司馬、沁南軍節度副使。河內民家有多美橙者,歲獲厚利。仇家夜入殘毀之,主人捕得,乃以劫財誣其人,仇家引服,贓不可得。元攝州事,究得其情。尋改河北西路轉運副使,累遷山東西路按察轉運使。貞祐初,黃摑吾典征兵東平,擁眾不進,大括民財,眾皆忿怨。副統仆散掃合殺吾典于坐,取其符佩之,縱恣尤甚。元密疏劾掃合擅殺近臣,無上不道,掃合坐誅。移知濟南府,到官六月卒。
元生平寡言笑,尚節儉,居官自守,不交權要,人以是稱之。
張彀,字伯英,許州臨潁人。大定二十八年進士,調寧陵縣主簿。改泰定軍節度判官。率儒士行鄉飲酒禮。改同州觀察判官。是時,出兵備邊,州征箭十萬,限以雕雁羽為之,其價翔躍不可得。彀曰:“矢去物也,何羽不可。”節度使曰:“當須省報。”彀曰:“州距京師二千里,如民急何。萬一有責,下官身任其咎。”一日之間,價減數倍。尚書省竟如所請。補尚書省令史,除同知鄭州防御使事,改北京鹽使。丁父憂,服除,再遷監察御史。從伐宋,遷武寧軍節度副使。居母憂。貞祐二年,改惠民司令,歷河南治中、顯州刺史、刑部郎中、同知河南府事,遷河東南路轉運使、權行六部尚書,安撫使。興定元年,以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