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七 志第二十七
《六趣論》六卷(楊上善撰。)
《十門辯惑論》二卷(釋復禮志。)
《經論纂要》十卷(駱子義撰。)
《通惑決疑錄》二卷(釋道宜撰。)
《夷夏論》二卷(顧歡撰。)
《笑道論》三卷(甄鸞撰。)
《齊三教論》七卷(衛元嵩撰。)
《辯正論》八卷《釋法琳撰》。)
《破邪論》三卷(釋法琳撰。)
《三教詮衡》十卷(楊上善撰。)
《甄正論》三卷(杜乂撰。)
《心鏡論》十卷(李思慎撰。)
《崇正論》六卷(釋彥琮撰。)
右道家一百二十五部,老子六十一家,莊子十七家,道釋諸說四十七家,凡九百六十卷。
《管子》十八卷(管夷吾撰。)
《商子》五卷(商鞅撰。)
《慎子》十卷(慎到撰,滕輔注。)
《申子》三卷(申不害撰。)
《韓子》二十卷(韓非撰。)
《晁氏新書》三卷(晁錯撰。)
《崔氏政論》五卷(崔實撰。)
《劉氏法言》十卷(劉邵撰。)
《劉氏正論》五卷(劉瑽撰。)
《阮子正論》五卷(阮武撰。)
《桓氏代要論》十卷(桓范撰。)
《陳子要言》十四卷(陳融撰。)
《治道集》十卷(李文博撰。)
《春秋決獄》十卷(董仲舒撰。)
《五經析疑》三十卷(邯鄲綽撰。)
右法家十五部,凡一百五十八卷。
《鄧析子》一卷(鄧析撰。)
《尹文子》二卷(尹文子撰。)
《公孫龍子》三卷(公孫龍撰。)
又一卷(賈大隱注。)
又一卷(陳嗣古注。)
《人物志》三卷(劉邵撰。)
又三卷(劉邵撰,劉炳注。)
《士緯》十卷(姚信撰。)
《士操》一卷(魏文帝撰。)
《九州人士論》一卷(盧毓撰。)
《兼名苑》十卷(釋遠年撰。)
《辯名苑》十卷(范謐撰。)
右名家十二部,凡五十六卷。
《墨子》十五卷(墨翟撰。)
《胡非子》一卷(胡非子撰。)
右墨家二部,凡一十六卷。
《鬼谷子》二卷(蘇秦撰。)
又三卷(樂臺撰。)
又三卷(尹知章注。)
《補闕子》十卷(梁元帝撰。)
右縱橫家四部,凡十八卷。
《尸子》二十卷(尸佼撰。)
《尉繚子》六卷(尉繚子撰。)
《呂氏春秋》二十六卷(呂不韋撰。)
《淮南商詁》二十一卷(劉安撰。)
《淮南子注解》二十一卷(高誘撰。)
《淮南鴻烈音》二卷(高誘撰。)
《三將軍論》一卷(嚴尤撰。)
《論衡》三十卷(王充撰。)
《風俗通義》三十卷(應劭撰。)
《仲長子昌言》十卷(仲長統撰。)
《萬機論》八卷(蔣濟撰。)
《篤論》四卷(杜恕撰。)
《芻蕘論》五卷(鐘會撰。)
《傅子》一百二十卷(傅玄撰。)
《默記》三卷(張儼撰。)
《新言》五卷(裴玄撰。)
《新義》十八卷(劉欽撰。)
《秦子》三卷(秦菁撰。)
《誓論》三十卷(張儼撰。)
《說林》五卷(孔衍撰。)
又二十卷(張大素撰。)
《抱樸子外篇》五十卷(葛洪撰。)
《時務論》十二卷(楊偉撰。)
《古今善言》三十卷(范泰撰。)
《記聞》三卷(徐益壽撰。)
《何子》五卷(何楷撰。)
《劉子》十卷(劉勰撰。)
《金樓子》十卷(梁元帝撰。)
《語麗》十卷(朱儋遠撰。)
《袖中記》一卷
《要覽》三卷(陸士衡撰。)
《古今注》五卷(崔豹撰。)
《采璧記》三卷(庾肩吾撰。)
《新略》十卷(韋道孫撰。)
《名數》十卷(徐陵撰。)
《典墳數》十卷(范謐撰。)
《荊楚歲時記》十卷(宗懔撰。)
又二卷(杜公瞻撰。)
《玉燭寶典》十二卷。(杜臺卿撰。)
《四時錄》十二卷(王氏撰。)
《物始》十卷(謝昊撰。)
《事始》三卷(劉孝孫撰。)
《古今辯作錄》三卷
《文章始》一卷(任昉撰,張績補。)
《續文章始》一卷(姚察撰。)
《戚苑纂要》十卷(劉揚名撰。)
《張掖郡玄石圖》一卷(孟眾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