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二十六 列傳第二百十四
榜葛剌,即漢身毒國,東漢曰天竺。其后中天竺貢于梁,南天竺貢于魏。唐亦分五天竺,又名五印度。宋仍名天竺。榜葛剌則東印度也。自蘇門答剌順風二十晝夜可至。
永樂六年,其王靄牙思丁遣使來朝,貢方物,宴賚有差。七年,其使凡再至,攜從者二百三十余人。帝方招徠絕域,頒賜甚厚。自是比年入貢。十年,貢使將至,遣官宴之于鎮江。既將事,使者告其王之喪。遣官往祭,封嗣子賽勿丁為王。十二年,嗣王遣使奉表來謝,貢麒麟及名馬方物。禮官請表賀,帝勿許。明年遣侯顯赍詔使其國,王與妃、大臣皆有賜。正統三年貢麒麟,百官表賀。明年又入貢。自是不復至。
其國,地大物阜。城池街市,聚貨通商,繁華類中國。四時氣候常如夏。土沃,一歲二稔,不待耔耘。俗淳龐,有文字,男女勤于耕織。容體皆黑,間有白者。王及官民皆回回人,喪祭冠婚,悉用其禮。男子皆薙發,裹以白布。衣從頸貫下,用布圍之。歷不置閏。刑有笞杖徒流數等。官司上下,亦有行移。醫卜、陰陽、百工、技藝悉如中國,蓋皆前世所流入也。
其王敬天朝。聞使者至,遣官具儀物,以千騎來迎。王宮高廣,柱皆黃銅包飾,雕琢花獸。左右設長廊,內列明甲馬隊千余,外列巨人,明盔甲,執刀劍弓矢,威儀甚壯。丹墀左右,設孔雀翎傘蓋百余,又置象隊百余于殿前。王飾八寶冠,箕踞殿上高座,橫劍于膝。朝使入,令拄銀杖者二人來導,五步一呼,至中則止;又拄金杖者二人,導如初。其王拜迎詔,叩頭,手加額。開讀受賜訖,設絨毯于殿,宴朝使;不飲酒,以薔薇露和香蜜水飲之。贈使者金盔、金系腰、金瓶、金盆,其副則悉用銀,從者皆有贈。厥貢:良馬、金銀琉璃器、青花白瓷、鶴頂、犀角、翠羽、鸚鵡、洗白苾布、兜鑼綿、撒哈剌、糖霜、乳香、熟香、烏香、麻藤香、烏爹泥、紫膠、藤竭、烏木、蘇木、胡椒、粗黃。
沼納樸兒,其國在榜葛剌之西。或言即中印度,古所稱佛國也。永樂十年遣使者赍敕撫諭其國,賜王亦不剌金絨錦、金織文綺、彩帛等物。十八年,榜葛剌使者醞其國王數舉兵侵擾,詔中官侯顯赍敕諭以睦鄰保境之義,因賜之彩幣;所過金剛寶座之地,亦有賜。然其王以去中國絕遠,朝貢竟不至。
祖法兒,自古里西北放舟,順風十晝夜可至。永樂十九年遣使偕阿丹、剌撒諸國入貢,命鄭和赍璽書賜物報之。二十一年,貢使復至。宣德五年,和再使其國,其王阿里即遣使朝貢,八年達京師。正統元年還國,賜璽書獎王。
其國東南大海,西北重山,天時常若八九月。五谷、蔬果、諸畜咸備。人體頎碩。王及臣民悉奉回回教,婚喪亦遵其制。多建禮拜寺。遇禮拜日,市絕貿易,男女長幼皆沐浴更新衣,以薔薇露或沉香油拭面,焚沉、檀、俺八兒諸香土壚,人立其上以薰衣,然后往拜。所過街市,香經時不散。天使至,詔書開讀訖,其王遍諭國人,盡出乳香、血竭、蘆薈、沒藥、蘇合油、安息香諸物,與華人交易。乳香乃樹脂。其樹似榆而葉尖長,土人砍樹取其脂為香。有駝雞,頸長類鶴,足高三四尺,毛色若駝,行亦如之,常以充貢。
木骨都束,自小葛蘭舟行二十晝夜可至。永樂十四年遣使與不剌哇、麻林諸國奉表朝貢,命鄭和赍敕及幣偕其使者往報之。后再入貢,復命和偕行,賜王及妃彩幣。二十一年,貢使又至。比還,其王及妃更有賜。宣德五年,和復頒詔其國。
國濱海,山連地曠,磽瘠少收。歲常旱,或數年不雨。俗頑嚚,時操兵習射。地不產木。亦如忽魯謨斯,壘石為屋,及用魚臘以飼牛羊馬駝云。
不剌哇,與木骨都束接壤。自錫蘭山別羅里南行,二十一晝夜可至。永樂十四年至二十一年,凡四入貢,并與木骨都束偕。鄭和亦兩使其國。宣德五年,和復往使。
其國,傍海而居,地廣斥鹵,少草木,亦壘石為屋。其鹽池。但投樹枝于中,已而取起,鹽即凝其上。俗淳。田不可耕,蒜蔥之外無他種,專捕魚為食。所產有馬哈獸,狀如獐;花福祿,狀如驢;及犀、象、駱駝、沒藥、乳香、龍涎香之類,常以充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