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屠應埈,字文升,平湖人,刑部尚書勛子也。舉嘉靖五年進士。由郎中改翰林,官至右諭德。
華察,字子潛,無錫人。應埈同年進士。累官侍講學士,掌南京翰林院。
陸銓,字選之,鄞人。嘉靖二年進士。與弟編修釴爭大禮,并系詔獄,被杖,后官廣西布政使。釴終山東提學副使,兄弟皆能文。
江以達,字子順,貴溪人。嘉靖五年進士。累官福建提學僉事。
高叔嗣,字子業,祥符人。年十六,作《申情賦》幾萬言,見者驚異。十八舉于鄉,第嘉靖二年進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歷稽勛郎中。出為山西左參政,斷疑獄十二事,人稱為神。遷湖廣按察使,卒官,年三十有七。
叔嗣少受知邑人李夢陽,及官吏部,與三原馬理、武城王道同署,以文藝相磨切。其為詩,清新婉約,雖為夢陽所知,不宗其說。陳束序其《蘇門集》,謂有應物之沖澹,兼曲江之沈雄,體王、孟之清適,具高、岑之悲壯。王世貞則曰:“子業詩,如高山鼓琴,沈思忽往,木葉盡脫,石氣自青;又如衛洗馬言愁,憔瘁婉篤,令人心折。”而蔡汝楠至推為本朝第一云。兄仲嗣,官知府,亦有才名。
汝楠,字子木。兒時隨父南京,聽祭酒湛若水講學,輒有解悟。年十八,成嘉靖十一年進士,授行人。從王慎中、唐順之及叔嗣輩學為詩。尋進刑部員外郎,徙南京刑部。善皇甫涍兄弟,尚書顧璘引為忘年友。廷議改歸德州為府,擢汝楠知其府事。以母憂歸,聚諸生石鼓書院,與說經。治民有惠政,既去,士民祠祀之。歷官江西左、右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召為兵部右侍郎,從諸大僚祝釐西宮,世宗望見其貌寢,改南京工部右侍郎,未幾卒。
汝楠始好為詩,有重名。中年好經學,及官江西,與鄒守一、羅洪先游,學益進,然詩由此不工去。
陳束,字約之,鄞人。生而聰慧絕倫,好讀古書。會稽侍郎董玘官翰林時,聞束才,召視之。東垂髫而前,試詞賦立就,遂字以女,攜至京,文譽益起。嘉靖八年廷對,世宗親擢羅洪先、程文德、楊名為一甲,而置唐順之及束、任瀚于二甲,皆手批其卷。無何,考庶吉士,得胡經等二十人,以束及順之、瀚曾奉御批,列經等首。座主張璁、霍韜以前此館選悉改他曹,引嫌,亦議改,乃寢前令,束授禮部主事。時有“嘉靖八才子”之稱,謂束及王慎中、唐順之、趙時春、熊過、任瀚、李開先、呂高也。四郊改建,都御史汪鋐請徙近郊居民墳墓,束疏諫,不報。遷員外郎,改編修。
束出璁、韜門,不肯親附。歲時上壽,望門投刺,輒馳馬過之。為所惡,出為湖廣僉事。分巡辰、沅,治有聲。稍遷福建參議,改河南提學副使。束故有嘔血疾,會科試期近,試八郡之士,三月而畢,疾增劇,竟不起,年才三十有三。妻董,亦能詩,束卒未幾亦卒,束竟無后。
當嘉靖初,稱詩者多宗何、李,束與順之輩厭而矯之。束早世,且藁多散逸,今所傳《后岡集》,僅十之一二云。
任瀚,字少海,南充人。嘉靖八年進士。改庶吉士,未上,授吏部主事。屢遷考功郎中。十八年,簡宮僚,改左春坊左司直兼翰林院檢討。明年,拜疏引疾,出郭戒行,疏再上,不報,復自引還。給事中周來劾瀚舉動任情,蔑視官守。帝令自陳,瀚語侵掌詹事霍韜。帝怒,勒為民。久之,遇赦,復官致仕。終世宗朝,中外屢薦,不復用。神宗嗣位,四川巡撫劉思潔、曾省吾先后疏薦,優旨報聞而已。瀚少懷用世志,百家二氏之書,罔不搜討。被廢,益反求《六經》,闡明圣學。晚又潛心于《易》,深有所得。文亦高簡。卒年九十三。
熊過,字叔仁,富順人。瀚同年進士。累官祠祭郎中,坐事貶秩,復除名為民。
李開先,字伯華,章丘人。束同年進士。官至太常少卿。性好蓄書,李氏藏書之名聞天下。
呂高,字山甫,丹徒人。亦束同年進士。歷官山東提學副使。鄉試錄文,舊多出學使者手,巡按御史葉經乞順之文。高心憾,寓書京師友人言經紕繆。嚴嵩惡經,遂置之死。及后大計,諸御史謂經禍由高,乃斥歸,于八子中,名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