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謝榛,字茂秦,臨清人。眇一目。年十六,作樂府商調(diào),少年爭歌之。已,折節(jié)讀書,刻意為歌詩。西游彰德,為趙康王所賓禮。入京師,脫盧柟于獄。
李攀龍、王世貞輩結(jié)詩社,榛為長,攀龍次之。及攀龍名大熾,榛與論生平,頗相鐫責,攀龍遂貽書絕交。世貞輩右攀龍,力相排擠,削其名于七子之列。然榛游道日廣,秦、晉諸王爭延致,大河南北皆稱謝榛先生。趙康王卒,榛乃歸。萬歷元年冬,復游彰德,王曾孫穆王亦賓禮之。酒闌樂止,命所愛賈姬獨奏琵琶,則榛所制竹枝詞也。榛方傾聽,王命姬出拜,光華射人,藉地而坐,竟十章。榛曰:“此山人里言耳,請更制,以備房中之奏。”詰朝上新詞十四闋,姬悉按而譜之。明年元旦,便殿奏伎,酒止送客,即盛禮而歸姬于榛。榛游燕、趙間,至大名,客請賦壽詩百章,成八十余首,投筆而逝。
當七子結(jié)社之始,尚論有唐諸家,各有所重。榛曰:“取李、杜十四家最勝者,熟讀之以會神氣,歌詠之以求聲調(diào),玩味之以裒精華。得經(jīng)三要,則浩乎渾淪,不必塑謫仙而畫少陵也。”諸人心師其言,厥后雖合力擯榛,其稱詩指要,實自榛發(fā)也。
盧柟,字少楩,浚縣人。家素封,輸貲為國學生。博聞強記,落筆數(shù)千言。為人跅馳,好使酒罵座。常為具召邑令,日晏不至,柟大怒,徹席滅炬而臥。令至,柟已大醉,不具賓主禮。會柟役夫被榜,他日墻壓死,令即捕柟,論死,系獄,破其家。里中兒為獄卒,恨柟,笞之數(shù)百,謀以土囊壓殺之,為他卒救解。柟居獄中,益讀所攜書,作《幽鞫》、《放招》二賦,詞旨沈郁。
謝榛入京師,見諸貴人,泣訴其冤狀曰:“生有一盧柟不能救,乃從千古哀沅而吊湘乎!”平湖陸光祖遷得浚令,因榛言平反其獄。柟出,走謁榛。榛方客趙康王所,王立召見柟,禮為上賓。諸宗人以王故爭客柟,柟酒酣罵座如故。及光祖為南京禮部郎,柟往訪之,遍游吳會無所遇,還益落魄嗜酒,病三日卒。柟騷賦最為王世貞所稱,詩亦豪放如其為人。
李攀龍,字于鱗,歷城人。九歲而孤,家貧,自奮于學。稍長為諸生,與友人許邦才、殷士儋學為詩歌。已,益厭訓詁學,日讀古書,里人共目為狂生。舉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稍遷順德知府,有善政。上官交薦,擢陜西提學副使。鄉(xiāng)人殷學為巡撫,檄令屬文,攀龍怫然曰:“文可檄致邪?”拒不應。會其地數(shù)震,攀龍心悸,念母思歸,遂謝病。故事,外官謝病不再起,吏部重其才,用何景明便,特予告歸。予告者,例得再起。
攀龍既歸,構(gòu)白雪樓,名日益高。賓客造門,率謝不見,大吏至,亦然,以是得簡傲聲。獨故交殷、許輩過從靡間。時徐中行亦家居,坐客恒滿,二人聞之,交相得也。歸田將十年,隆慶改元,薦起浙江副使,改參政,擢河南按察使。攀龍至是摧亢為和,賓客亦稍稍進。無何,奔母喪歸,哀毀得疾,疾少間,一日心痛卒。
攀龍之始官刑曹也,與濮州李先芳、臨清謝榛、孝豐吳維岳輩倡詩社。王世貞初釋褐,先芳引入社,遂與攀龍定交。明年,先芳出為外吏。又二年,宗臣、梁有譽入,是為五子。未幾,徐中行、吳國倫亦至,乃改稱七子。諸人多少年,才高氣銳,互相標榜,視當世無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擯先芳、維岳不與,已而榛亦被擯,攀龍遂為之魁。其持論謂文自西京,詩自天寶而下,俱無足觀,于本朝獨推李夢陽。諸子翕然和之,非是,則詆為宋學。攀龍才思勁鷙,名最高,獨心重世貞,天下亦并稱王、李。又與李夢陽、何景明并稱何、李、王、李。其為詩,務以聲調(diào)勝,所擬樂府,或更古數(shù)字為己作,文則聱牙戟口,讀者至不能終篇。好之者推為一代宗匠,亦多受世抉摘云。自號滄溟。
梁有譽、宗臣、徐中行、吳國倫,皆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有譽除刑部主事,居三年,以念母告歸,杜門讀書。大吏至,辭不見。卒年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