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七十九 列傳二百六十六
◎循吏四徐臺英 牛樹梅何曰愈 吳應連 劉秉琳陳崇砥 夏子齡 蕭世本李炳濤俞澍 朱根仁 鄒鍾俊 王懋勛 蒯德模林達泉 方大湜陳豪楊榮緒林啟 王仁福朱光第 冷鼎亨 孫葆田柯劭憼 涂官俊陳文黻 李素 張楷 王仁堪
徐臺英,字佩章,廣東南海人。道光二十一年進士,授湖南華容知縣。俗好訟,臺英謂訟獄糾纏,由於上下不通。與民約,傳到即審結,胥役需索者痛懲之。一日,閱呈詞,不類訟師胥吏筆,鞫之,果諸生也。拘至,試以詩、文,文工而詩劣。諭曰:“詩本性情,汝性情卑鄙,宜其劣。念初犯,姑宥,其改行!”其人感泣去。規復沱江書院,月自課之。曰:“陸清獻作令,日與諸生講學。吾不曉講學,若教人作文,因而誘之讀書立品,是吾志也。”縣田有圻田、埦田、山田之分。瀕湖地,旱少潦多,埦、圻例有蠲緩,田無底冊,影射多。書役墊徵,官給空票。花戶糧數,任其自注。役指為欠者,拘而索之,官不知所徵之數。保戶包納漕米,相沿以為便,挾制浮收,無過問者。積欠數萬,官民交病。臺英知其弊,乃清田冊,注花戶糧數、姓名、住址,立碑埦上,使冊不能改。應緩、應徵者可親勘,而影射之弊絕。申糧隨業轉之例,即時過割,而飛灑之弊絕。收漕分設四局,俾升合小戶,就近輸納,免保戶之加收,而包納之弊絕。埦田舊有堤修費,出田主。有挪埦田作圻田,冀免堤費者;有賣田留稅,派費賠累者;有賣稅留田,派費不至者:堤費不充。一埦堤潰,他埦同希豁免。凡借帑修堤者,久無償,相率亡匿。臺英丈田均費,低洼者許減派,不許匿畝。其人戶俱絕,歸宗祠管業承費。巨族有抗者罪之。行之期年,堤工皆固,逋賦盡輸。
調耒陽。耒陽徵糧,由櫃書里差收解,取入倍於官。刁健之戶輕。良善之戶重,民積忿。有楊大鵬者,以除害為名,欲揭竿為亂。事平,臺英遂盡革里差。時上官欲命舉甲長以代里差,仍主包收包解。臺英以甲長之害,與里差同。因集鄉紳問之曰:“巡撫命汝等舉甲長,何如?”曰:“無人原充。”臺英曰:“甲長所慮在不知花戶住址,汝等所慮在甲長包收。吾今并戶於村,分村立冊。以各村糧數合一鄉,以四鄉糧數合一縣。各村納糧,就近投櫃,糧入串出,胥吏不得預。甲長祗任催科,無昔日包收之害。此可行否?”眾皆拜曰;“諾。”臺英曰;“隱匿何由核?”眾曰:“取清冊磨對,有漏,補入可耳。”曰:“虛糧何由墊?”曰:“虛糧無幾,有則按畝勻攤可耳。”數月而清冊成,糧法大定。大鵬之亂,誘脅者多。臺英禁告訐,一縣獲安。以憂去官。同治元年,詔起用,發浙江,署臺州知府,未任,卒。
牛樹梅,字雪橋,甘肅通渭人。道光二十一年進士,授四川彰明知縣,以不擾為治。決獄明慎,民隱無不達,咸愛戴之。鄰縣江油匪徒何遠富糾眾劫中壩場,地與彰明之太平場相近。樹梅率民團御之,匪言我不踐彰明一草一木也。迨官軍擊散匪眾,遠富匿下莊白鶴洞,恃險負隅。遙呼曰:“須牛青天來,吾即出。”樹梅至,果自縛出。擢茂州直隸州知州,尋署寧遠知府。地大震,全城陷沒,死傷甚眾。樹梅壓於土,獲生。蜀人謂天留牛青天以勸善。樹梅自咎德薄,不能庇民,益修省。所以賑恤災黎甚厚,民愈戴之。父憂去官。
咸豐三年,尚書徐澤醇薦其樸誠廉幹,詔參陜甘總督舒興阿軍事。八年,湖廣總督官文薦循良第一,發湖北,病未往。同治元年,四川總督駱秉章復薦之,擢授四川按察使,百姓喜相告曰:“牛青天再至矣!”三年,內召,以老病不出,主成都錦江書院。
時甘肅回匪尚熾,樹梅眷念鄉里,遺書當事,論剿回宜用土勇。略云:“軍興以來,劇寇皆南勇所掃蕩。今金積堡既平,河州水土猶惡。若參用本省黑頭勇,其利有六:飽粗糲,耐冰霜,一也;有父母兄弟妻子之仇,有田園廬墓之戀,二也;給南勇半餉,即樂為用,三也;無歸之民,收之,不致散為賊,四也;久戰狄、河一帶,不費操練,五也;地勢熟習,設伏用奇,無意外虞,六也。”后總督左宗棠采其說,主用甘軍,卒收其效。光緒初,歸里,卒,年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