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四十九 列傳第二百八
閻進,隸宣武。建炎初,遣使通問,進從行。既至云中府,金人拘留使者散處之,進亡去。追還,留守高慶裔問:"何為亡?"進曰:"思大宋爾。"又問:"郎主待汝有恩,汝亡何故?"進曰:"錦衣玉食亦不戀也。"慶裔義而釋之。凡三亡乃見殺。臨刑,進謂行刑者:"吾南向受刃,南則我皇帝行在也。"行刑者曳其臂令面北,進踴身直起,盤旋數四,卒南鄉就死。
進武校尉朱績亦從之,分在粘罕所。績見粘罕數日,遽求妻室。粘罕喜,令擇所虜內人妻之,績取最丑者,人莫諭其意。不半月亡去,追之還,粘罕大怒,績含笑死梃下。蓋績求妻者,所以固粘罕也。
趙師槚以罪拘管西外宗正司,福建提刑王夢龍以智勇可用,屬制軍器。會寇逼尤溪,令師槚統卒數百往戍。既行,大書于旗曰:"不與賊俱生。"人皆壯之。賊兵至,師槚迎敵于林嶺,身為先鋒。戰十余合,賊至益眾,師槚所乘馬適陷田中,賊斷其左臂,師槚以右手拔背刀斬七級。力盡,部曲欲引遁,師槚仰天大呼曰:"師槚報國死于此矣。"遂沒焉。尤溪之民為之立廟戰處。樞密王野請加褒贈,乃贈武節郎,與一子恩澤。
易青者,為都督行府摧鋒軍效用。初,廣東賊曾袞本軍士也,已受招復叛。紹興六年十月,經略使連南夫與摧鋒軍統制韓京會于惠州,督諸兵討之。京募敢死士七十三人夜劫袞營,青在行中,為所執。賊驅至后軍趙續砦外,謂續曰:"汝大軍為我所擒者甚眾。"青大呼曰:"勿信,所擒者我爾。"賊又言:"吾不汝殺,第令經略持黃榜來招安。"青又呼曰:"勿聽,任賊殺我,我惟以一死報國。"賊怒焚之,青死,罵不絕口。青無妻子。事聞,特贈保義郎、閣門祗候,官為薦祭焉。
胡斌,為殿前司將官。童德興提禁旅戍邵武,江、閩寇作,知邵武有備,未敢犯。會招捕司檄德興稟議,獨留斌將弱卒數百留城中。紹定三年閏月己卯,盜眾大至,他將士皆遁,獨斌奮身迎戰,所格殺甚眾。賊益生兵,官軍所存僅數十人,或告以眾寡不敵,盍避之!斌曰:"郡民死者以萬計,賴生者數千人由東門而出,我不綴其勢,使得脫走,則賊躡其后,無噍類矣。"遂巷戰,大呼曰:"我死救百姓。"兵盡矢窮,卒遇害,其尸僵立,移時始仆。事聞,贈武節大夫,錄其后一人。樞密院編修官王野言邵武民即斌戰地立廟,請就以"武節"為廟額,從之。
范旺,南劍州順昌縣巡檢司軍校也。初,順昌盜俞勝等作亂,官吏皆散,土軍陳望素樂禍,與射士張袞謀舉砦應之,旺叱之曰:"吾等父母妻子皆受國家廩食以活,今力不能討,反更助為虐,是無天地也。"兇黨忿,剔其目而殺之。
一子曰佛勝,年二十,以勇聞,賊詐以父命召之,至則俱死。其妻馬氏聞之,行且哭,賊脅污之,不從,節解之。
賊既平,旺死跡在地,隱隱不沒,邑人驚異,為設像城隍廟,歲時祭享。紹興六年,轉運使以狀聞,詔贈承信郎,更立祠,號忠節。二十八年,復詔立愍節廟以祠之。
馬俊或曰進,太平州慈湖砦兵也。紹興二年,砦軍陸德、周青、張順等據州叛,青為謀主,約翌日盡黥城中少壯,而屠其老弱,然后擁眾渡江。俊隸青左右,得其謀,陰結其徒十人殺賊,然后諭眾開門,其徒許之。俊歸語其妻孫氏,與之訣,至南門,伺青出上馬,斫中頰,九人懼不敢前。俊與妻子皆遇害。青被傷臥旬日,賊黨散,官軍至,德、青遂伏誅。三年,贈俊修武郎,為立祠,號登勇。
楊震仲字革父,成都府人。蚤負氣節,雅有志當世。登淳熙二年進士第。知閬州新井縣,以惠政聞。
辟興元府通判,權大安軍。吳曦叛,素聞震仲名,馳檄招之,震仲辭疾不行。時軍教授史次秦亦被檄,謀于震仲,震仲曰:"大安自武興而來,為西蜀第一州,若首從其招,則諸郡風靡矣。顧力不能拒,義死之。教授非城郭臣,且有母在,未可死,脫去為宜。"因屬次秦曰:"吾死,以匹絹纏身,斂以小棺足矣。"曦遣興州都統司機宜郭鵬飛代震仲,趣其行益急。鵬飛宴震仲,終飲不見顏色。歸舍,然燭獨坐,夜漏至三鼓,呼左右索湯,比至,震仲飲毒死矣。次秦如其言,斂而置于蕭寺,闔郡為之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