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四 志第二十四◎五行五
晉穆帝永和七年正月丁酉朔,日有蝕之。永和十二年十月癸巳朔,日有蝕之。晉穆帝升平四年八月辛丑朔,日有蝕之,不盡如鉤。明年,宮車晏駕。
晉哀帝隆和元年十二月戊午朔,日有蝕之。
晉海西公太和三年三月丁巳朔,日有蝕之。太和五年七月癸酉朔,日有蝕之。明年,廢為海西公。
晉孝武帝寧康三年十月癸酉朔,日有蝕之。晉孝武帝太元四年閏月己酉朔,日有蝕之。太元六年六月庚子朔,日有蝕之。太元九年十月辛亥朔,日有蝕之。太元十七年五月丁卯朔,日有蝕之。太元二十年三月庚辰朔,日有蝕之。明年,宮車晏駕。海西時(shí)有此變。又曰,臣有蔽主明者。
晉惠帝永興元年十一月,黑氣分日。晉惠帝光熙元年五月癸已,日散,光流如血,所照皆赤。甲午,又如之。占曰:"君道失明。"
晉孝懷帝永嘉元年十一月乙亥,黃黑氣掩日,所召皆黃。案《河圖占》曰:"日薄也"。其說(shuō)曰:"凡日蝕皆于晦朔,有不于晦朔者,為日薄。雖非日月同宿,時(shí)陰氣盛,掩薄日光也。占類蝕。"永喜二年二月癸卯,白虹貫日,青黃暈五重。占曰:"白虹貫日,近臣不亂,則諸侯有兵,破亡其地。"明年,司馬越殺繆播等,暴蔑人主。五年,胡破京都,帝遂見(jiàn)虜。一說(shuō)王者有兵周之象。永嘉五年三月庚申,日散,光如血,下流,所照皆赤。日中有若飛燕鳥(niǎo)者。
晉愍帝建武元年正月庚子,白虹彌天,三日并照,日有重暈,左右兩珥。占曰:"白虹,兵氣也。三、四、五、六日俱出并爭(zhēng),天下兵作,王立亦如其數(shù)。"又曰:"三日并出,不過(guò)三旬,諸侯爭(zhēng)為帝。"
晉安帝隆安四年六月庚辰朔,日有蝕之。晉安帝元興二年四月癸巳朔,日有蝕之。晉安帝義熙三年七月戊戌朔,日有蝕之。義熙十年九月己巳朔,日有蝕之;七月辛亥晦,日有蝕之。義熙十三年正月甲戌朔,日有蝕之。明年,宮車晏駕。
晉恭帝元熙元年十一月丁亥朔,日有蝕之。
宋少帝景平二年二月癸巳朔,日有蝕之。
文帝元嘉四年六月癸卯朔,日有蝕之。元嘉六年五月壬辰朔,日有蝕之。十一月己丑朔,又日有蝕之,不盡如鉤,蝕時(shí)星見(jiàn),晡方?jīng)],河北地暗。元嘉十二年正月乙未朔,日有蝕之。元嘉十七年四月戊午朔,日有蝕之。元嘉十九年七月甲戌晦,日有蝕之。元嘉二十三年六月癸未朔,日有蝕之。元嘉三十年七月辛丑朔,日有蝕之,既,星辰畢見(jiàn)。
孝武帝孝建元年七月丙戌朔,日有蝕之,既,列宿粲然。孝武帝大明五年九月甲寅朔,日有蝕之。
明帝泰始四年八月丙子朔,日有蝕之;十月癸酉,又日有蝕之。泰始五年十月丁卯朔,日有蝕之。
后廢帝元徽元年十二月癸卯朔,日有蝕之。順帝升明二年九月乙巳朔,日有蝕之。
升明三年三月癸卯朔,日有蝕之。
吳孫權(quán)赤烏十一年二月,白虹貫日,時(shí)地又頻震。權(quán)發(fā)詔,深戒懼天眚。
晉武帝泰始五年七月甲寅,日暈再重,白虹貫之。晉武帝太康元年正月己丑朔,五色氣冠日,自卯至酉。占曰:"君道失明。丑主斗、牛,斗、牛為吳地。"是時(shí)孫皓淫暴,四月降。
晉惠帝元康九年正月,日中有若飛燕者,數(shù)月乃消。王隱以為愍懷廢死之征也。晉惠帝永康元年十月乙未,日斗,黃霧四塞。占曰:"不及三年,下有拔城大戰(zhàn)。"晉惠帝永寧元年九月甲申,日有黑子。按京房占:"黑者,陰也。臣不掩君惡,令下見(jiàn)百姓惡君。"日重暈,天下有立王。暈而珥,天下有立侯。故陳卓曰:"當(dāng)有大慶,天下其參分乎?"三月而江東改元朔,胡亦改元朔,跨曹、劉疆宇。于是兵連積世。
晉元帝太興四年三月癸亥,日有黑子。辛亥,帝親錄訊囚徒。晉元帝永昌元年十月辛卯,日有黑子。
晉明帝太寧元年正月己丑朔,日暈無(wú)光;癸巳,黃霧四塞。占曰:"君道失明,臣有陰謀。"是時(shí)王敦陵上,卒伏其辜。
晉成帝咸康元年七月,白虹貫日。咸康八年正月壬申,日中有黑子。丙子,乃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