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四 志第二十四◎五行五
晉海西公太和四年四月戊辰,日暈厚密,白虹貫日中。太和六年三月辛未,白虹貫日,日暈五重。十一月,桓溫廢帝。張重華在涼州,日暴赤如火,中有三足烏,形見分明,數(shù)旦乃止。
晉安帝元興元年二月甲子,日暈,白虹貫日。明年,桓玄篡位。晉安帝義熙元年五月庚午,日有采珥。義熙十一年,日在東井,有白虹十余丈,在南干日。依司馬彪說,則災在分野,羌亡之象也。
晉恭帝元熙二年正月壬辰,日暈,東西有直珥各一丈,白氣貫之交匝。
晉孝懷帝永嘉五年三月丙申夜,月蝕既;丁酉夜,又蝕既。占曰:"月蝕既盡,夫人憂。"又曰:"其國貴人死。"
安帝義熙九年十二月辛卯朔旦,月猶見東方。按占,謂之"側(cè)匿。"
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十一月己卯朔,日始出,色赤如血,外生牙,塊壘不員。明年二月,宮車晏駕。
孝武帝大明七年十一月,日始出四五丈,色赤如血,未沒四五丈,亦如之。至于八年春,凡三,謂日死。閏五月,帝崩。
后廢帝元徽三年三月乙亥,日未沒數(shù)丈,日色紫赤無光。元徽五年三月庚寅,日暈五重,又重生二直,一抱一背。
文帝元嘉中,有兩白虹見宣陽門外。
后廢帝元徽二年八月壬子夜,白虹見。元徽四年正月己酉,白虹貫日。
后帝升明元年九月乙未夜,白虹見東方。
《宋書》 南朝梁·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