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一百五十三 起昭陽赤奮若正月,盡閼逢攝提格十二月,凡二年
丙申,太師、致仕、魏國公史浩薨,年八十九。追封會稽郡王,謚文惠。
浩喜薦人才,嘗擬陳之茂進職與郡,壽皇知之茂嘗毀浩,曰:“卿豈以德報怨耶?”浩曰:“臣不知有怨,若以為怨而以德報之,是有心也。”莫濟狀王十朋行事,詆浩尤甚,浩薦濟掌內制,壽皇曰:“濟非議卿者乎?”浩曰:“臣不敢以私害公。”遂除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待之如初,蓋其寬厚類此。
己亥,朝獻于景靈宮。
壬寅,以不雨,命決系囚,釋杖以下。
甲辰,侍從入對,請朝重華宮。己酉,大學生陳肖說等,以帝未朝,移書大臣,事聞,帝將以癸丑朝。至期,丞相以下入宮門,俟日昃,帝復辭以疾。于是群臣請罷黜待罪者百馀人;詔不許。
乙卯,金主幸景明宮,御史中丞董師中、侍御史賈鉉、路鐸等各上疏極諫。金主不說,遣人諭之曰:“卿等所言,非無可取;然亦有失君臣之義者,其戒之!”
丙辰,侍讀黃裳、秘書少監孫逢吉等,再上疏請朝重華。丁巳,起居郎兼中書舍人陳傅良,請以親王、執政或近上宗戚一人充重華宮使。臺諫交章劾內侍陳源、楊舜卿、林億年離間之罪,請逐之。
五月,辛酉朔,辰州猺賊寇邊。
壽皇疾大漸,欲一見帝,數顧視左右。陳傅良以帝不往重華宮,乃繳上告敕,出城待罪。戊辰,留正等率宰執進見,帝拂衣起,正引帝裾諫。羅點進曰:“壽皇疾勢已危,不及今一見,后悔何及!”群臣隨帝入至福寧殿,內侍闔門,眾慟哭而出。越二日,正等以所請不從,求退,帝令知閤門事韓侂胄傳旨云:“宰執并出。”正等俱出浙江亭待罪。壽皇聞之,憂甚。侂胄奏曰:“昨傳旨令宰執出殿門,乃出都門,請自往宣押入城。”于是正及趙汝愚等復還第。明日,帝召羅點入對,點言:“前日迫切獻忠,舉措失體,陛下赦而不誅。然引裾亦故事也。”帝曰:“引裾可也,何得輒入宮禁乎?”點引辛毗事以謝,且言:“壽皇止有一子,既付神器,惟恐見之不速耳。”
甲申,從官及彭龜年、黃裳、沈有開奏請令嘉王詣重華宮問疾,許之。王至宮,壽皇為之感動。
戊子,金以桓、撫二州旱,遣使褥于縉山。
六月,戊戌,夜,壽皇圣帝崩,年六十八。遺詔改重華宮為慈福宮,建壽成皇后殿于宮后,以便定省。以宮錢百萬緡賜內外軍。
是夕,重華宮內侍訃于宰執私第,趙汝愚恐帝疑,或不出視朝,持其答刂不上。翌日,帝視朝,汝愚以聞,因請詣重華宮成禮;帝許之,至日昃不出。大宗正丞李大性上疏言:“今日之事,顛倒舛逆。況金使祭奠,當引見于北宮素帷,不知是時猶可以不出乎?《檀弓》曰:‘成人有兄死不為衰者,聞子皋將為成宰,遂為衰。成人曰:“兄則死而子皋為之衰。”’蓋言成人畏子皋之來,方為制服,其服乃子皋之為,非為兄也。若陛下必待使來然后執喪,則恐貽譏中外,豈特如成人而已哉!”
辛丑,丞相率百官拜表請就喪次成服。壬寅,壽皇大斂,嘉王復入奏。詔俟病愈過宮成禮。留正與趙汝愚議介少傅吳琚,請壽圣皇太后垂簾暫主喪事,太后不許。正等附奏云:“臣等連日造南內請對不獲,累上疏不得報,今當率百官恭請。若皇帝不出,百官相與慟哭于宮門,恐人心騷動,為社稷憂。請依唐肅宗故事,群臣發喪太極殿,皇帝成服禁中。然喪不可以無主,祝文稱孝子嗣皇帝,宰臣不敢代行。太皇太后,壽皇之母也,請代行祭奠禮。”太后許之。是日,白氣亙天。
乙巳,尊壽皇太后為太皇太后,壽成皇后為皇太后。
丁未,葉適言于留正曰:“帝疾而不執喪,將何辭以謝天下?今嘉王長,若預建參決,則疑謗釋矣。”正從之,率宰執入奏曰:“皇子嘉王,仁孝夙成,宜早正儲位,以安人心。”不報。越六日又請,帝批云:“甚好。”明日,宰執同擬旨以進,乞帝親批付學士院降詔。是夕,御答刂付丞相云:“歷事歲久,念欲退閑。”正得之,大懼。
是月,金主獵于呼圖里巴山,行拜天禮,曲赦西北路,遂如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