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一百二十六 起昭陽大淵獻正月,盡閼逢困敦十二月,凡二年
軍器監(jiān)陳康權尚書吏部侍郎,尚書左司郎中李若谷權工部侍郎,以將出使也。
三月,丁卯,改岷州為西和州,與階、成、鳳州皆隸利路。
己巳,帝幸太學,祗謁先圣,止輦于大成殿門外,步趨升降。退,御敦化堂,命禮部侍郎秦熺執(zhí)經,國子司業(yè)高閌講《易·泰卦》,權侍郎、正刺史已上并與。坐講畢,賜諸生席于廡下,啜茶而退,遂幸養(yǎng)正、持志二齋,觀諸生肄業(yè)之所。賜閌三品服,熺與學官皆遷官,諸生授官、免解、賜帛如故事。
壬申,國子司業(yè)兼崇政殿說書、資善堂贊讀高閌權尚書禮部侍郎。
御史中丞李文會言:“建寧軍承宣使、提舉江州太平觀解潛,本趙鼎之客,不從和議:及和議之效既著,居常不樂。明州觀察使、浙西馬步軍總管辛永宗,好撰造言語,變亂是非。二人者,守官寄居,皆在平江沖要之地,倡為異說,恐使命往來,傳聞失實,旋致疑惑,誠為未便。”詔永宗移湖南副總管;潛責濠州團練副使,南安軍安置。
庚辰,詔:“諸軍應有刻板書籍,并用黃紙印一帙,送秘書省。”
夏,四月,癸未朔,葬柔福公主。主既死,從梓宮者以其骨歸,至是葬之。
丙戍,命太師秦檜提舉制造常儀,詔有司求蘇頌遺法來上。帝謂檜曰:“宮中已制成小范,可以窺測,日以晷度,夜以樞星為則。蓋樞星,中星也。非久降出,用以為式,但廣其尺寸爾。”遂命內侍邵諤專主其事。
將作監(jiān)丞蘇籀,請取近世儒臣所著經說,集而成編,以補唐之《正義》闕遺。帝諭秦檜曰:“此論甚當,若取其說之善者頒諸學宮,使學者有所宗師,則為王安石、程頤之說者不致紛紜矣。”
戊戍,權吏部侍郎陳康伯為報金賀生辰接伴使,容州觀察使、知閤門事曹勛副之。自是歲為例。
庚子,軍器監(jiān)丞蘇策,請遠方之民委有孝行者,令州縣以聞,乞行旌表,詔申嚴行下。
五月,辛亥朔,金主如薰風殿。
甲寅,將作監(jiān)米友仁權尚書兵部侍郎。
甲子,資政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樓炤罷。
御史中丞李文會,右諫議大夫詹大方,論炤素無繩檢,交結蔡京,亟改京秩,其帥紹興,不恤國事,溺愛二倡。詔以本職提舉江州太平觀。
乙丑,御史中丞兼侍讀李文會言:“權尚書禮部侍郎兼侍講高閌,初為蔡翛之客,媚蔡京以求進;復錄程頤之學,徇趙鼎以邀名。權工部侍郎王師心,奉使大金,專務嗜利。起居舍人吳秉信,機巧便利,專結樓炤。此三人者,若久在朝,必害至治。”詔以閌知筠州,師心知袁州,秉信知江州。
先是帝在經筵,常謂閌曰:“向來張九成嘗問朕:‘《左氏傳》載一事或千馀言,《春秋》只一句書之,何也?’朕答之云:‘圣言有造化,所以寓無窮之意。若無造化,即容易知,乃常人言耳。’”閌曰:“說《春秋》者雖多,終不能明,正如窺造化矣。”帝因問九成安否。翌日,謂秦檜曰:“張九成今在何處?”秦檜曰:“九成頃以唱異惑眾,為臺臣所論,既與郡,乃乞祠,觀其意終不為陛下用。”帝曰:“九成清貧,不可無祿。”檜疑閌薦之,呼給事中兼侍講楊愿詢其事,文會亦劾閌。
是日,拜文會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自是執(zhí)政免,即以言諸代之。
丙寅,太常謚故觀文殿大學士張商英曰文忠。
戊辰,權尚書吏部侍郎陳康伯假吏部尚書,充金報謝使,以金來賀生辰故也。上欲用右武大夫、嘉州防御使錢愷為副,方持母喪,乃起復故官,假保信軍承宣使、知閤門事。
己巳,金主始遣驃騎大將軍、安國軍節(jié)度使烏延和、通議大夫、行大理少卿孟浩來賀天申節(jié),遺上珠一囊,金帶一條,衣七對,色綾羅紗縠五百段,馬十匹。自是歲如之。
辛未,天申節(jié),文武百官、金國人使上壽于紫宸殿。故事,北使上壽畢,同百官殿上賜酒三行,次赴筵于尚書省。至是特就驛燕之,仍以執(zhí)政官押伴。
癸酉,大燕垂拱殿。
丁丑,北使辭行。自是留館中率不過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