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紀十九 上章敦牂,一年
帝之即位也,景與帝登重云殿,禮佛為誓云:"自今君臣兩無猜貳,臣固不負陛下,陛下亦不得負臣!"及會理謀泄,景疑帝知之,故殺咨。帝自知不久,指所居殿謂殷不害曰:"龐涓當死此下。"
景自帥眾討楊白華于宣城,白華力屈而降,景以其北人,全之,以為左民尚書,誅其兄子彬以報來亮之怨。
十二月,丙子朔,景封建安侯賁為竟陵王,中宿世子子邕為隨王,仍賜姓侯氏。
辛丑,齊主還鄴。
邵陵王綸在汝南,修城池,集士卒,將圖安陸。魏安州刺史馬祐以告丞相泰,泰遣楊忠將萬人救安陸。
武陵王紀遣潼州刺史楊乾運、南梁州刺史譙淹合兵二萬討楊法琛,法琛發兵據劍閣以拒之。
侯景還建康。
初,魏敬宗以爾朱榮為柱國大將軍,位在丞相上;榮敗,此官遂廢。大統三年,文帝復以丞相泰為之。其后功參佐命,望實俱重者,亦居此官,凡八人,曰安定公宇文泰,廣陵王欣,趙郡公李弼,隴西公李虎,河內公獨孤信,南陽公趙貴,常山公于謹,彭城公侯莫陳崇,謂之八柱國。泰始籍民之才力者為府兵,身租庸調,一切蠲之,以農隙講閱戰陳,馬畜糧備,六家供之;合為百府,每府一郎將主之,分屬二十四軍。泰任總百揆,督中外諸軍;欣以宗室宿望,從容禁闥而已。馀六人各督二大將軍,凡十二大將軍,每大將軍各統開府二人,開府各領一軍。是后功臣位至柱國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儀同三司者甚眾,率為散官,無所統御,雖有繼掌其事者,聞望皆出諸公之下云。
齊主命散騎侍郎宋景業造《天保歷》,行之。
《資治通鑒》 宋·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