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四十二 起柔兆執徐,盡閼逢困敦,凡九年
六月,護羌校尉馬賢將萬人討沈氐羌于張掖,破之,斬首千八百級,獲生口千馀人,馀虜悉降。時當煎種大豪饑五等,以賢兵在張掖,乃乘虛寇金城,賢還軍追之出塞,斬首數千級而還。燒當、燒何種聞賢軍還,復寇張掖,殺長吏。
秋,七月,乙酉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己巳,司空李郃免。癸酉,以衛尉廬江陳褒為司空。
京師及郡國三十三大水。
十二月,永昌徼外撣國王雍曲調遣使者獻樂及幻人。
戊辰,司徒劉愷請致仕;許之,以千石祿歸養。
遼西鮮卑大人烏倫、其至鞬各以其眾詣度遼將軍鄧遵降。
癸酉,以太常楊震為司徒。
是歲,郡國二十三地震。
太后從弟越騎校尉康,以太后久臨朝政,宗門盛滿,數上書太后,以為宜崇公室,自損私權,言甚切至,太后不從。康謝病不朝,太后使內侍者問之;所使者乃康家先婢,自通"中大人",康聞而詬之。婢怨恚,還,白康詐疾而言不遜。太后大怒,免康官,遣歸國,絕屬籍。
初,當煎種饑五同種大豪盧匆心、忍良等千馀戶別留允街,而首施兩端。
建光元年辛酉,公元一二一年
春,護羌校尉馬賢召盧匆++心,斬之,因放兵擊其種人,獲首虜二千馀,忍良等皆亡出塞。
幽州刺史巴郡馮煥、玄菟太守姚光、遼東太守蔡諷等將兵擊高句麗,高句麗王宮遣嗣子遂成詐降,而襲玄菟、遼東,殺傷二千馀人。
二月,皇太后寢疾,癸亥,赦天下。三月,癸巳,皇太后鄧氏崩。未及大斂,帝復申前命,封鄧騭為上蔡侯,位特進。丙午,葬和熹皇后。太后自臨朝以來,水旱十載,四夷外侵,盜賊內起,每聞民饑,或達旦不寐,躬自減徹以救災厄,故天下復平,歲還豐穰。上始親政事,尚書陳忠薦隱逸及直道之士潁川杜根、平原成翊世之徒,上皆納用之。忠,寵之子也。初,鄧太后臨朝,根為郎中,與同時郎上書言:"帝年長,宜親政事。"太后大怒,皆令盛以縑囊,于殿上撲殺之,既而載出城外,根得蘇;太后使人檢視,根遂詐死,三日,目中生蛆,因得逃竄,為宜城山中酒家保,積十五年。成翊世以郡吏亦坐諫太后不歸政抵罪。帝皆征詣公車,拜根侍御史,翊世尚書郎。或問根曰:"往者遇禍,天下同義,知故不少,何至自苦如此?"根曰:"周旋民間,非絕跡之處,邂逅發露,禍及親知,故不為也。"
戊申,追尊清河孝王曰孝德皇,皇妣左氏曰孝德后,祖妣宋貴人曰敬隱后。初,長樂太仆蔡倫受竇后諷旨誣陷宋貴人,帝敕使自致延尉,倫飲藥死。
夏,四月,高句麗復與鮮卑入寇遼東,蔡諷追擊于新昌,戰歿。功曹掾龍端、兵馬掾公孫酺以身捍諷,俱沒于陳。
丁巳,尊帝嫡母耿姬為甘陵大貴人。
甲子,樂成王萇坐驕淫不法,貶為蕪湖侯。
己巳,令公卿下至郡國守相各舉有道之士一人。尚書陳忠以詔書既開諫爭,慮言事者必多激切,或致不能容,乃上疏豫通廣帝意曰:"臣聞仁君廣山藪之大,納切直之謀,忠臣盡謇諤之節,不畏逆耳之害,是以高祖舍周昌桀、紂之譬,孝文嘉袁盎人豕之譏,武帝納東方朔宣室之正,元帝容薛廣德自刎之切。今明詔崇高宗之德,推宋景之誠,引咎克躬,諮訪群吏。言事者見杜根、成翊世等新蒙表錄,顯列二臺,必承風響應,爭為切直。若嘉謀異策,宜輒納用;如其管穴,妄有譏刺,雖苦口逆耳,不得事實,且優游寬容,以示圣朝無諱之美;若有道之士對問高者,宜垂省覽,特遷一等,以廣直言之路。"書御,有詔,拜有道高第士沛國施延為侍中。
初,汝南薛包,少有至行,父娶后妻而憎包,分出之。包日夜號泣,不能去,至被驅撲,不得已,廬于舍外,旦入灑掃。父怒,又逐之,乃廬于里門,昏晨不廢。積歲馀,父母慚而還之。及父母亡,弟子求分財異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財,奴婢引其老者,曰:"與我共事久,若不能使也。"田廬取其荒頓者,曰:"吾少時所治,意所戀也。"器物取朽敗者,曰:"我素所服食,身口所安也。"弟子數破其產,輒復賑給。帝聞其名,令公車特征,至,拜侍中。包以死自乞,有詔賜告歸,加禮如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