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精選16篇)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 篇1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是最為重要的訓練目標。如何達到這一目標,我個人的理解是要激發學生寫作興趣,讓學生自由地、自主地、自發地寫,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習作是交流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是展示他們生命的活動,而不是完成教師布置的習作任務,變要我寫為我要寫。這樣就為學生自主習作提供廣闊的空間,豐富學生習作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能把一種小動物的外形和它的活動情況有條理地寫下來。
2、能正確運用語言,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3、通過習作,增強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同時培養學生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能抓住小動物的特點,按一定順序寫。
2、學會用句子表達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1、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2、完成記錄表。(收集、積累有關資料)
教具準備:課件、小白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你最喜歡什么小動物呢?并說明理由。
2、揭題,板書課題。
二、指導觀察
。ㄒ唬┲笇в^察動物的外形。
1、出示小白兔,學生觀察。
2、請學生選小白兔的某一部分來說說它的.特點。
3、全班交流。
4、介紹小白兔。
。ǘ┲笇в^察動物的活動。
1、指生喂食
2、學生觀察小白兔吃食的過程。
3、學生表述吃食過程,錄像同步播放。
4、總結寫法。
。ㄈ┗貞浰鶎W課文,進一步鞏固寫作方法。
1、出示《翠鳥》片段。
2、小結寫作方法,為寫作奠定基礎。
三、寫作
1、出示一組動物圖片。
2、分組交流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
3、指名說。
4、學生寫作,師巡視指導。
四、總結
板書:
外形
抓特點
動物
有順序
活動
有想象
第二課時
教學理念:
在作文講評中做到關注學生的寫作歷程,對學生的寫作予以指導,從欣賞的角度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教師要以一個學習者、引導者的身份加入到學生中去,成為他們的學習伙伴,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戰勝困難,讓學生敞開心扉真誠對話,寫出更優秀的作文。
教學目的:
1、通過講評繼續讓學生感知如何去寫一種小動物。
2、通過講評讓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的作文。
3、培養學生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與能力。
4、培養學生樂于與同伴分享自己的作文。
教學重難點:
基本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能針對字詞、語句進行比較恰當的修改。
課前準備:1、閱讀學生各個層次的部分習作。
2、找出有代表性習作2篇。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1、談話導入。師:.常言說得好,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好、文章不厭百遍改。因此,對于我們自己寫好的文章,一定要及時地修改。今天,我們就來評改昨天的習作。
(板書:習作評改)
2、復習習作要求。請大家回想一下,這次習作給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
二、佳作欣賞
1、教師推薦一篇優秀習作。
2、小作者上臺朗讀自己的習作。
3、學生反饋:欣賞了習作后,你最想說什么?
4、教師簡評。
[設計意圖:旨在讓寫出好作品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勵他們繼續努力。同時,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
三、句段欣賞
1、學生讀自己習作,指出最滿意的句段在小組中交流,師巡視指導。
2、各小組推薦一個優秀句段。
3、全班交流。
4、教師總結。
[設計意圖:讓學生充滿自信地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好詞佳句,同時在共享中取長補短,夯實習作基礎。]
四、出謀獻策
1、出示文章,學生自讀。
2、學生修改。
3、交流:學生說具體改法,師修改。
4、師歸納評改習作的方法。
[設計意圖:教學中通過讀改評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修改作文,同時進一步明確本次作文要求,為下面的自改作文打好基礎。]
五、互動修改
1、同桌互改。
2、欣賞修改后的文章。
[設計意圖:這樣開放性的設計,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來,最終達到提高全班學生習作水平的目的。]
六、課后延伸
繼續修改習作,并謄寫在文稿紙上,然后收集并裝訂成班級作文集。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旨在使學生在競爭與交流中促進習作能力的提高,提供學生與同學分享習作成果的平臺,培養學生愿意與人交流的習慣。]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交流體會關鍵語句在一段話中的重要意義,鍛煉學生的文章感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2、引導學生發現句子特征,學會仿寫,提高自己的寫作表達能力。
3、引導學生通過改錯掌握修改符號,培養細心觀察的習慣。
4、引導學生體會詩詞意境,感悟我國傳統文化作品中的語言美,學習優美的表達方式。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交流體會關鍵語句在一段話中的重要意義,鍛煉學生的文章感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用心思考的習慣,提高對生活萬物的感知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點撥:
1、回顧課文,找出關鍵語句產生了重要作用的地方,同學之間交流一下。
2、討論關鍵語句的作用,以及如何提煉關鍵句,尋找關鍵句的方法等等,加深對關鍵語句的理解和體會。
二、詞句段運用
。ㄒ唬┯^察時主動思考、提出問題是個好習慣。讀下面兩段話,照樣子寫一寫。
答案示例:
、傥覀內嗽谕耆诎档沫h境里,就容易迷失方向。而貓頭鷹即使在夜間也能來去自由,捕食的時候也不會受到黑暗影響。這是為什么呢?
、跇窐贩且龈呖諕侂u蛋的實驗,看著他把用幾層泡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雞蛋從三樓扔下時,我不禁捂住了雙眼:小雞蛋啊小雞蛋,我們這就是永別了吧?
點撥:
1、先讀一讀課文中的兩句話,同學之間討論一下它們有什么樣的特征。
2、這兩句話都表明了作者在觀察的時候,也會對觀察到的現象做一些思考。根據這樣的特點,仿寫幾句類似的話。觀察到的現象也許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發現,在發現之后思考一下,提出問題即可。
3、全班交流一下自己仿寫的句子,互相提一提意見和建議,并做修改。
。ǘ┫旅孢@段話只修改了一部分。讀一讀,看看還有什么問題,用修改符號改一改。
答案示例:第一句:他—它;
第三句:我用一根小棍輕輕點了它一下;
第四句:我又點了幾下。
點撥:
1、看看文段,學習表示對調和表示移動的修改符號的用法。
2、仔細觀察,多讀幾遍,用修改符號將文段還未完善的地方修改完畢,同學之間交流。
3、試著用掌握的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作文,也可以同學互改。
知識拓展:修改符號。
刪除符號——把要刪去的部分圈起來,再畫個小尾巴;
對調符號——用于相鄰的兩個詞語顛倒位置。注意必須是緊鄰的兩部分;
置換符號——用于不相鄰的兩部分調換位置;
替換符號——句子沒有其他毛病,只是某個詞語用詞不當,用恰當的詞來代替;
添加符號——把需添加的部分寫在合適的位置,再用符號拉進去。
1、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①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人們可以吃到蘋果、梨子、橘子和水果。
、谛∶鞯慕ㄗh基本上是完全可行的。
③雖然今天是“六一”兒童節,但是同學們非常高興。
④在同學們的幫助下進步了。
2、試著用修改符號修改下面的語段。
有一天上課時。我忽然覺得肚子痛得直不起腰。老師問明了情況,背我立即到醫院;晚上,老師又冒雨敢到我家來關懷我。我怕當誤了學習,急得哭了。老師又親切地安慰我,“別著急,等你身體好了,我會給你補上的!
這學期,課外閱讀對我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閱讀了“簡·愛”“魯濱遜漂流記”等……課外書,這些書的內容和中心都很豐富。大量的閱讀使我們加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我們班還被學校授予“課外閱讀先進班級”。
明確:
、佟罢n外閱讀”和“我們”調換;
、凇啊啞邸薄啊敒I遜漂流記’”的兩個雙引號改為書名號;
③“等……”刪掉省略號(因為省略號后還有內容“課外書”)。
④“內容和中心都很豐富”改為“內容很豐富,中心很明確”;
⑤“加強”與“見識”搭配不當,將“加強”改為“增長”;
、蕖笆谟琛迸c“先進班級”搭配不當,將“授予”改為“評為”,或者在“先進班級”后加“的稱號”。
三、日積月累
(一)作者介紹
韋應物(737—792),中盛唐之交一位杰出的詩人。他的詩歌較真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具有較濃厚的生活氣息。風格瀟灑自然,醇厚樸實,在唐代詩人中,自成名家。白居易說他的五言詩“高雅閑淡,自成一家之體”。蘇東坡有一首詩言:“樂天(白居易)長短三千首,卻遜韋郎五字詩!币虼,韋應物在文學史上具有相當高的地位。
(二)寫作背景
一般認為,這首詩是韋應物任滁州刺史時所作。他時常獨步郊外,滁州西澗便是他常光顧的地方。作者喜愛西澗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覽至滁州西澗(在滁州城西郊野),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郁的小詩。
。ㄈ├首x指導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ㄋ模┰姼璐笠
我唯獨喜愛澗邊生長的青草,樹蔭深處的黃鸝發出誘人的叫聲。春天的潮水和雨水夾雜在一起,讓人感覺雨勢分外急迫。郊野的渡口空無一人,只有空空的渡船自在地漂浮著。
(五)詩歌賞析
這是寫景詩的名篇,詩歌描寫了滁州西澗幽寂的風景:清幽的芳草在澗邊寂寂地生長著,幽草附近,有深密的樹林,林中有黃鸝在鳴唱。傍晚之時,春雨急驟,澗中之水橫沖直撞奔突而流,野外的渡口一片安詳,周圍了無人蹤,只有渡船橫在河中。此詩動靜結合,風格深遠,如一幅清幽的水墨畫。描繪了西澗晚潮時雨中的美景及恬淡幽靜的意境,表達了詩人恬淡的胸襟和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而憂傷的情懷。
點撥:
1、同學之間交流討論,根據詩中字詞大意,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
2、試著用自己的話將詩人所描繪的場景講述出來,體會其中所蘊含的詩人情感。
3、誦讀全詩,背誦全詩。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 篇3
教 學目 標
1、喜歡閱讀課外神話傳說故事,并能清楚地講給別人聽,主動交流聽后的感想,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提高口語表達的能力。
2、學習神話傳說中大膽神奇的想象,寫一篇習作暢想“我會變”。
3、養成自覺區別形近字的好習慣,并且在自我發現中培養探究意識。
4、積累成語、歇后語,培養積累語言的興趣和習慣。
教 學過 程
口語交際
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閱讀了許多神話傳說故事,我想同學們課外也讀了不少這類故事,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分組講故事
1、交代講故事、聽故事的要求。
2、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大王”名單,大家掌聲祝賀。
2、榮獲“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大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 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給全班同學講?
學生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想請同學們來總結。在總結時,你可以表揚表現最出色的,也可以夸獎進步最大的;可以談談你的感受,也可以說說你的心得,也可以發表一下你的希望、設想和創意……每組請一名同學做總結!教學設計
習作
導語激趣,放飛想象
同學們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已經對神話傳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里面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孫悟空,他會七十二變,如果你也會變,你想變成什么呢?你可以變成任何人、任何物,趕快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吧!你的腦中是不是涌出了許許多多的奇思妙想?選你最喜歡的一個想法,編一個精彩的故事吧!
大膽想象,自編故事
交流評議,取長補短
1、把你編的故事講給同學或老師聽,再互相評一評。
2、全班交流,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大家評議。教師引導學生從想象是否大膽、新奇等方面加以評議。
編寫故事,獨立修改
評議習作
選一至兩篇優秀作文或問題作文全班評改,重點從語句是否通順、條理是否清晰、是否有具體情節等方面評改。
修改習作
1、自主修改習作。
2、小組內同學互相修改習作。
謄寫習作
要求書寫工整,注意格式。
優秀習作或優美片段賞讀
我的發現
復習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古詩《乞巧》中的“宵”和“霄”,比較異同。
2、同學們早就發現了,在我們的漢字中,有許多字的字形相似,像一個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一樣,它們長的很像,你能區分出這些字哪兒長得不一樣嗎?你能認準它們嗎?(出示詞語投影片)
自主讀詞,觀察發現
1、認真讀詞語,把詞語讀準確。
2、仔細觀察帶點的字,看你能發現什么。
3、交流發現成果。
a、小組內互說,互相啟發。
b、集體交流,引導學生聯系字音、字義加以區別。
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那些字形相近的字?請學生寫在黑板上,教師引導學生認真加以區別。
2、課下搜集形近字,裝入識字袋中。
日積月累和成語故事
讀讀記記
1、讀詞語:自讀──輪讀──指名讀。
2、想一想每一行詞語的特點。
a、第一行詞語中有數字;
b、第二行詞語的結構是abac式;
c、第三行詞語的結構是aabb式;
d、第四行詞語中有兩個詞意思相反。
3、仿照每組詞語的特點,補充一些詞語,比一比誰掌握的詞語多。
4、請同學們課下收集詞語,并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或自己獨創的歸類方式建立詞語分類夾。
讀讀背背和成語故事
1、激趣導入。
在我們祖國語言文化寶庫中,有兩道獨特的文化景觀,那就是成語和歇后語。一個成語意蘊深刻的背后往往包含著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句歇后語幽默雋永,其間又常常暗含著一個有趣的典故。這節課我們就來一個成語、歇后語大放彩。
2、閱讀歇后語和成語故事《畫龍點睛》。
a、自主閱讀。
b、小組合作,練習講故事!踅虒W設計
3、成語故事、歇后語比賽。
a、宣布比賽規則:每組四人,按順序排好號,根據下面的內容集體商議解決,發言時不能再“打電話”。
每組接龍說成語。
每組1號同學講述“畫龍點睛”故事。
每組2號同學展示本組摘抄的歇后語,比一比哪組的數量多,并背誦5個歇后語。
每組3號同學講一個成語故事或歇后語典故。
每組4號同學用積累到的成語和歇后語各說一句話或一段話。
b、組組織比賽:每組1號同學先來參加比賽。
c、總結比賽情況及結果。
4、拓展練習。
繼續收集成語故事和歇后語典故。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 篇4
本次語文園地共有四個板塊!敖涣髌脚_”引導學生交流預測的作用!白R字加油站”通過復習查字典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識字!霸~句段運用”中共有三部分內容:結合語境讀準多音字的字音、發現成語構詞的特點并說出類似的成語、了解引用人物所說的話可以有3種不同的形式!叭辗e月累”引導學生積累有關團結合作的俗語。
本次《語文園地》的內容對于學生來說難度不大,通過訓練,能充分鍛煉學生聽、說、讀、積累的能力。學生通過交流能梳理自己的收獲,說出自己的發現,并能從諺語中體會到團結的力量。
教學“交流平臺”時,可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所學,交流一邊讀一邊預測帶來的閱讀新體驗。教學“識字加油站”時,讓學生自主復習查字典的方法。教學“詞句段運用”,需注重引導學生積累多音字和含有數字的成語。通過讀句子,體會提示語處于不同位置時引號的用法。教學“日積月累”,要讓學生先借助拼音自讀,然后教師范讀,再齊讀、指名讀,最后在反復吟誦的基礎上背下來。
【知識與技能】
1、交流“預測”的作用,知道在課外閱讀中要自覺運用預測策略。
2、復習查字典的相關知識,認識7個生字。
3、結合語境讀準多音字的讀音,讀成語,發現成語的特點,照樣子寫句子,注意引號的用法。
4、朗讀、背誦4句有關團結合作的俗語。
【過程與方法】
通過交流,提升自己“預測”的能力。自主探究,讀準多音字的字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俗語的魅力,明白團結協作的道理。
重點
能把本單元的學習收獲和同學交流。
難點
1、體會提示語處于不同的位置時引號的用法。
2、感悟俗語的魅力,明白團結的重要性。
教師:多媒體課件,字典。
學生:收集一些含有數字的成語和與團結合作有關的俗語,寫寫自己關于預測的收獲。
2課時
第一課時
1、交流預測的作用。
2、通過查字典認識7個生字。
3、背誦積累4句有關團結合作的俗語。
重點:
1、通過查字典認識7個生字。
2、背誦積累4句有關團結合作的俗語。
難點:交流預測的作用。
一、交流平臺
1、課件展示人物,請學生回憶本單元的課文內容。
老屋的插圖——《總也倒不了的老屋》
胡蘿卜的插圖——《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
小狗的插圖——《小狗學叫》
2、學生自由交流學習這些課文的體會。
3、圍繞“預測”這一主題進行交流。
4、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預測:
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讓我們讀書更仔細。
有選擇性地看自己喜歡的書。
判斷資料是否有用。
享受猜測的樂趣。
證明自己是否有當童話作家的潛質。
……
二、識字加油站
1、投影展示下列詞語。
字典??基礎??閣樓
佳節?盲人?唐朝
2、指名學生讀詞語。
3、師:遇到不會認的字,我們要用什么辦法?可以認半邊,但是可能不準確。最好的辦法是查字典,用哪種查字法呢?
4、復習部首查字法。
5、學生查字典,找到加點字的正確讀音,注在書上。
6、全班齊讀加點的字。
7、教師檢查。
三、日積月
1、學生自由讀句子:借助拼音,把句子讀通順,注意讀準字音,遇到難讀的字和不認識的字可問老師或同學。
2、學生自由練讀。
3、同桌之間讀俗語,說說俗語的意思。
4、指名讀,集體正音。
5、你最喜歡哪一句?(根據學生的回答,來學習這4句俗語)
。1)人心齊,泰山移。
、僦该x。
、诔鍪尽耙啤蓖ㄟ^做動作來理解:大家移一移坐的椅子,很容易吧!如果是一塊大石頭,你能很輕松地移一移嗎?如果是一座大山呢?憑借你自己的力量,你能很輕松地移一移嗎?
③講《愚公移山》的故事,說說聽后你有什么感受。
、芙處熆偨Y:這句話形容只要人們的心往一處,共同努力,就能移動泰山。比喻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能發揮出極大的力量。
(2)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①指名說意思。
、诮處熆偨Y:兩人心意相同,行動一致的力量猶如利刃可以截斷金屬。
。3)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僬J識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诶蠋熤v諺語的來歷。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三個普通人的智慧合起來要頂過一個諸葛亮。比喻集體的智慧大,其實,臭皮匠和諸葛亮是沒有絲毫聯系的,“皮匠”實際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副將”,這句俗語原意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過一個諸葛亮。后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竟把“裨將”說成了“皮匠”。
。4)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倮斫狻盎h笆”的意思。
。ɑh笆就是用竹子、蘆葦、樹枝等編成的遮擋的東西,一般環繞在房屋、場地等的周圍。)
、诶斫饩渥拥囊馑肌
一個籬笆墻,需要有幾根木樁幫它夯實或支撐,籬笆才能立得結實牢固,一個堅強勇敢的好漢,需要有人幫助他才能把事情辦成辦好。這句話的含義是說一個人的力量再大也畢竟有限,必須有人幫助他才能取得成功。
6、指名說說你從這4句話中明白了什么。
7、指名讀、分排讀、齊讀,然后嘗試背誦。
8、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與團結有關的俗語,教師匯總。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
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9、學生自由讀這些俗語,并將俗語摘抄到積累本上。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關鍵句的作用和如何用關鍵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
2.學會觀察時主動思考,并學會表達。
3.練習使用文章修改符號:對調符號、移動符號和刪除符號。
4.理解《滁州西澗》的含義,能夠背誦并正確默寫。
教學重點:
練習使用文章修改符號:對調符號、移動符號和刪除符號。
教學難點:
理解《滁州西澗》的含義,能夠背誦并正確默寫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有著無窮的奧秘,如我們學習的本組課文,有的寫作者留意了鮮花的開放,有的寫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飛行,有的則發現了小蝦的習性。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有許許多多的發現。
二、交流平臺
1.關鍵句的概述
關鍵句能幫助我們概括一段話的大意。如《小蝦》中的“小蝦在缸里,十分自在”這句話,直接寫出了第3自然段的大意。
有時候需要對關鍵句進行改造,才能概括出一段話的大意。如,《花鐘》第2自然段的第1句話是關鍵句,需要把疑問句改成陳述句,才能概括出這段話的大意。
關鍵句可能在一段話中的不同位置。如,《花鐘》第1自然段的關鍵句是第2句。
2.練習找關鍵句
請同學們找出這段話每段的關鍵句。
趙州橋非常雄偉。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礅,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平時,河水從大橋洞流過,發大水的時候,河水還可以從四個小橋洞流過。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
三、詞句段運用
觀察時主動思考、提出問題是個好習慣。
1.你平時有沒有觀察后的思考?都提出了那些問題?
2.試著把你觀察后的疑問記錄下來。
四、修改符號
1.對調符的畫法和使用方法:表示前后相鄰兩個詞語或短語位置的對調。
2.移動符號的畫法和使用方法:圓圈內表示想移動的內容,分叉號放在想移動到的位置。
3.刪除符號的畫法和使用方法:圓圈內表示想要刪除的內容。
4.將習作時寫的《我做了一項小實驗》同桌互相修改,用上修改符號。
五、日積月累
《滁州西澗》是韋應物的一首寫景詩,作者任滁州剌史時,游覽至滁州西澗,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郁的小詩。詩里寫的雖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經詩人的點染,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韻之畫,還蘊含了詩人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與憂傷情懷,也就是作者對自己懷才不遇的不平。
滁州①西澗 ②
唐·韋應物
獨憐③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④深樹⑤鳴。
春潮⑥帶雨晚來急,野渡⑦無人舟自橫⑧。
①滁(chú)州:今安徽省滁州市。
②西澗:滁州城西郊的一條小溪,有人稱上馬河,即今天的西澗湖(原滁州城西水庫)。
③獨憐:愛憐(一種對幽草的獨情)。
、茳S鸝:黃鶯。
、萆顦洌簶涫a深處。
⑥春潮:春天的潮汐。
、咭岸桑夯慕家巴鉄o人管理的渡口。
⑧橫:指隨意漂浮。[1]
譯文:
河邊生長的野草,是那樣幽靜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叢林深處,不時傳來黃鸝鳥的叫聲,是那樣婉轉動聽。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樣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蒼茫的荒野渡口,已沒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獨自橫漂在河邊上。
要求學生理解詩句的含義,明白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并能達到背誦默寫。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 篇6
知識與能力
1、能發現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在發現規律的同時積累詞語。
2、在填空練習中豐富語言,形成語感,初步感受“的”“地”“得”的初步用法,并讀讀背背12個詞語,在運用中感悟詞語的意思和用法,進行詞語積累。
3、通過閱讀圖畫,“看圖說成語”,培養觀察、閱讀、理解能力。
過程與方法
1、朗讀中發現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2、在填空練習中豐富語言,形成語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
豐富語言,形成語感,培養識字及閱讀的興趣。
教學重點能發現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豐富語言,形成語感。
教學難點培養觀察、閱讀、理解能力。
課備搜集圖片謎語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我的發現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詞語中的帶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現。
2.同桌交流: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聽聽同學的發現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說說你的發現。
4.教師引導、小結:這些詞語中,每組兩個詞語中帶點的字讀音完全相同,左邊那個字是右邊那個字的聲旁,左邊那個字加上部首就成了右邊那個字。
5.齊讀詞語,積累詞語。
6.拓展練習:你能找出也具有這種規律的詞語嗎?1.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4、齊讀詞語。
二、日積月累
教你學一招
1、根據已有的語言感受自主填寫。
2、同桌交流。
3、根據匯報情況,引導滲透“的”“地”“得”的使用,讓學生通過練習豐富語言,形成語感。
4、補充練習,讓學生在感知大量的語言現象中發現規律,獲得感性認識。
光彩奪目的(焰火)(寶石)
清澈見底的(小溪)(池塘)(湖水)
彎彎曲曲地(流淌)(伸展)(流向遠方)
和顏悅色地(說)(講)(批評)(點點頭)(看著我)
鮮花開得(很美)(正艷)(像一幅五彩繽紛的織錦)
時間過得(太快了)(真慢)(像閃電一樣)1、根據已有的語言感受自主填寫。
2、同桌交流。
3、學生完成補充練習。
三、讀讀背背1.借助拼音讀詞語,要求讀準確。
2.用自己熟悉的詞語練習說話。
3.哪些詞語是你不懂的,提出質疑。
4.你發現這些詞語都是說什么的?
5.讀讀背背這些詞語,看誰記得多,記得快。1、學生自讀詞語。2、用自己熟悉的詞語練習說話。3、學生對不明白的詞語提出質疑。4、讀讀背背
四、看圖說成語
仔細觀察圖畫,了解圖上畫了些什么,再根據畫面以及自己的成語積累,猜出謎底:開門見山、大材小用、一舉兩得、三長兩短、小題大做、百發百中。
再收集一些畫迷來互問互猜。根據成語,畫出圖畫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口語交際:留心觀察生活,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并注意聽聽同學的發現,互相交流。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
2.習作練習:寫一則觀察日記,寫出自己觀察中最感興趣`自己最想寫的。做到格式正確,內容有新鮮感,培養學生寫日記的良好習慣。
3.自主發現:能主動發現形近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分。
4.日積月累:讀讀背背一首農諺歌謠,讀讀認認關于器官的三行詞語。
5.拓展延伸:通過寬帶網了解魯班的故事,也可以到圖書館`上網等收集更多的資料。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觀察中的發現
1.激趣導入
同學們,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有著無窮的奧秘,我們學習的本組課文,有的作者留意了鮮花的開放,有的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飛行,列文虎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有許許多多的發現。
這段時間,你都作了哪些觀察?有哪些新的發現?把你觀察中的發現告訴同學,并注意聽聽其他同學的發現。如果對誰的發現感興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討。
2.小組交流
前后兩方的同學組成四人小組,相互交流自己在觀察中的發現,共同分享發現的快樂,探討自然的奧秘。交流時可以互相問答,互相補充,互相評價。
a.我觀察了夜晚的天空,認識了北斗七星......
b.我發現魚睡覺時是睜著眼睛的......
c.我發現只要一碰到含羞草,它就把葉子閉攏了......
......
3.全班交流
每組推薦出介紹得好的`大家都感興趣的到班上進行交流,共同探討,進行評價。
4.小結延伸
同學們的發現真神奇,真美妙!看來只要我們在生活中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勤于動手,善于動腦,就能有所發現,有所收獲!
同學們,神奇美妙的大自然等著你們去探索,希望你們處處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做個生活的有心人!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寫一則觀察日記
1.前幾天,有些孩子把觀察到的事物寫進了日記里,在口語交際中,我們也交流了自己在觀察中的發現,孩子們的發現真是神奇美妙。下面就讓我們先來交流一下我們寫好的日記,聽聽同學的意見。
學生交流,評議,學習別人的優點。
2.在口語交際中,在同學的日記里,我們發現好多同學在觀察中都有新發現。也許你有更多的發現要想說,今天我們就選擇你最感興趣,最想寫的內容,再寫一則觀察日記。
學生討論交流: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你準備寫哪些內容?
提示:可以是可愛的小動物,可以是有趣的植物,美麗的風景,也可以是你心愛的物品......可以說它的形狀`顏色,也可以說它的動作`姿態......
把你準備介紹的事物描述給同學聽。
3.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4.放聲朗讀,檢查修改。讀讀句子是否通順,詞語是否恰當,標點是否正確。
5.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評議。
6.全班交流,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7.再次修改,大聲讀讀。
8.謄寫作文,注意格式,字跡工整。
第三課時
自主探索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每一行三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現。
2.組交流: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聽聽同學的發現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討論交流。
3.指名朗讀,注意正音,齊讀鞏固。
4.全班交流,說說你的發現。
5.教師引導`小結:這四行詞語,每一行帶點的都是形近字,其中有些音同,有些音近,有些音異。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別,進行擴詞練習。
6.拓展練習:形近字組詞。
二.讀讀背背
1.導入:不同的花在二十四小時內陸續開放,你只要看到什么花剛剛開放
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我們在《花鐘》一課中,了解了鮮花開放的規律,其實在自然界中還有許多秘密等待我們去探索,今天我們將要學的一首農諺歌謠就揭示了瓜果蔬菜在十二個月中不同的生長特點,下面就讓我們去讀一讀吧。
2.學生自由朗讀兒歌,帶有音節的字拼讀拼讀,注意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先在組內朗讀,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獲,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討。
4.抽小組朗讀,全班交流。
5.師生對讀,齊讀。
7.看誰最先背下來。
8.背誦比賽。
9.拓展延伸:你能說出在十二個月中不同月份開放的花朵嗎?你還能說出哪些植物的生長跟時間有關嗎?你能試著編一編歌謠嗎?
三.讀讀認認
1.讀一讀這兒的三行詞語,想想你有什么發現。
2.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的發現,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白這些詞語都是指的人體的器官,這些字都帶有“月”字,從而得出結論:帶有“月”的字都與人的某些器官有關。
3.這7個字擴詞。
4.說出你了解的帶有“月”的生字,并組詞語。
四.寬帶網
1.列文虎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最早發現了微生物,其實許多偉大的發明和發現都離不開細心的觀察,請把你課前收集到的這方面的資料跟同學交流交流,并說出你資料的來源。
2.讀課文中列舉的例子,讀后談談自己的體會。
小結激勵: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有著無窮的奧秘,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勇于探索,練就了一雙慧眼,也許你就是未來的科學家、發明家!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 篇8
【課型】
復習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寬、窮、賤、減”等9個認讀字,積累幾組意思相反的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重點】
認識9個生字,會正確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理解“貴賤”的意思,以及我的發現中詞語的詞性。
【教學方法】
講授發、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ㄒ唬、情境導入
1、小朋友,想去那牛羊成群的大草原游玩嗎?瞧,草原到了,你們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草原的景象。)
2、我們來到這美麗的大草原,那就趕快去參加有趣的活動吧!
?利用多媒體,讓學生邊欣賞草原的風光片,邊傾聽悠揚的草原之歌,使學生感到仿佛來到草原中,為以下的幾個活動的展開打下了扎實的情感鋪墊!
。ǘ、游戲(我的發現)
1、第一個活動草叢尋寶,趕快到草叢中去找一找。你們找到了什么? (學生到草叢中尋找,交流并把找到的詞語貼到黑板上。)
2、找到的寶貝是兩個字詞語的,請趕快貼上去。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這些詞語呢?
。▽W生讀找到的詞語)
3、能為這些詞語分別找找朋友?(舉例:照相)為什么?齊讀
4、其實這些寶貝我是語文園地三我的發現中找到的,請大家打開語文書翻到54頁,讀讀這六組詞語,想想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自由讀六組詞語)
5、學生交流發現成果。(發現加了一個字后意思就不一樣了,)交流完后貼一帖。
6、一起讀讀這六組詞語,瞧,我們祖國的文字多奇妙呀!加了一個字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學生齊讀)
7、在你的詞語庫中還有這樣的詞語嗎?趕快想想!比比哪組在規定時間里寫的多.開始。(請每一組派一個代表看看其他組是怎么寫的)
?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在寬松、民主、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教學
方法讓學生發現詞語的規律。而且采用小組比賽更有助于培養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ㄈ、游戲(日積月累中的讀讀認認)
1、大家的詞匯量可真豐富,看來,這些詞語中藏著的秘密就是寶貝呀!瞧,連牛羊們也想來湊熱鬧和我們交朋友,你能交到幾個朋友呢?請你讀讀日積月累中的讀讀認認(出示9個生字)來,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讀讀記記生字。(貼在黑板上。)
2、看誰交到的朋友多?(抽個別讀)
3、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生字的?愿意當小老師教大家。(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4、大家的識字方法可真多,接下來我們開火車組詞讀。(開火車組詞讀)
5、剛才許多同學采用反義詞組詞,快找到反義詞朋友來貼一貼。(看看你的椅子,找到的快來貼一貼。)
?多種方式識字,結合生活識字,聯系以往學過的內容,學練結合!
6、讀反義詞,我們怎樣記住這些反義詞?你有好方法嗎?
7、讓我們來玩玩你說我對的游戲。(教師示范,我來和你對對反義詞。)。趕快找你的朋友對一對。大家可以離開座位。)
?通過玩“對對子”的游戲中記住反義詞,使學生在輕輕松松、快快樂樂中完成積累的任務。〉
(四)、民歌導入(詩歌敕勒歌)
1、對對子是我們最喜歡的游戲,生活在草原上的敕勒族人他們最喜歡唱歌跳舞,讓我們一起來學唱他們的民歌?梢宰约狠p輕的哼一哼。(播放這首民歌)。
2、我們先來學會這些歌詞吧!(要讀準字音。)(剛才聽到有同學提出“見”在這里怎么讀現呢?“見”通“現”。)板書(見—現)
3、誰來讀?一起來讀一讀。ㄍㄟ^你的朗讀讓大家感受到那蒼茫遼闊的大草原嗎?)來跟著唱一唱,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隨機指導“四野、穹廬”。)隨機教學敕勒族!催@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對詩歌所描寫的情景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能用自己的語言對其進行描述。其實無論是想象也好,描述也罷,都是對學生創造能力的一種鍛煉。又隨機增加了敕勒族的知識,從課內向課外延伸,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4、來,讓我們跟著能歌善舞的敕勒族人邊歌邊舞吧!
(五)、做導游介紹寧波。(我會填)
1、熱情的敕勒人向我們展示了大草原的風土人情,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把我們的家鄉介紹給他們呢!
2、來,我們先來讀讀這些詞語。(齊讀)
3、你能給這些詞語找找朋友嗎?請先和小組同學交流。
4、選你最拿手的來和大家交流交流。(抽個別學生交流)
5、你們可真會動腦筋,瞧,這些景色是哪里呢,可以邊看邊交流。
6、能用上這六個詞語,來介紹寧波的風景嗎?(學生交流)
7、這個內容就是日積月累“我會填”。接下來,我們就動筆完成我會填。寫完后請你把這些內容連起來,當當小導游介紹寧波。(學生填寫)
8、誰愿意來當小導游介紹呢?(抽學生來當小導游)
?把日積月累中的內容與口語交際進行有機地整合,并遵循低年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借助大量的圖片把語言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并充分利用文中的詞語,讓每一個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感受語文的樂趣。〉
。、小結:
剛才大家介紹了寧波的迷人風光,其實寧波還有豐富的物產,悠久的歷史文化,那讓我們在口語交際課中再來暢談我們美麗的家鄉------寧波。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三
【課后反思】
1、抓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體現語文的人文性,并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通過實際行動教育學生如何成為一名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好少年。
3、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著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教學時,我只是注重自己對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感悟,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提高,大膽“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強加給學生,沒有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后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見解。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不強,學習能力沒有提高,只是“學會”而沒有“會學”。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讀讀認認”,認識7個生字。
2.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字并理解字義,學會在學習中觀察發現。
3.學習在生活中積累諺語。
4.通過閱讀或其他途徑,了解更多科學發明和發現的故事。
5.樂于觀察,參與口語交際活動,并樂意把觀察到的寫下來。
教學時間: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2.將看到的事物寫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列文虎克在觀察中發現了顯微鏡和微生物,老人在觀察中發現了商人的駱駝,那么這段時間你觀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發現?這節課讓大家暢所欲言,把自己的觀察告訴同學們。
二.板書:觀察中的發現
三.分小組先匯報自己在觀察總的發現。
四、小組派代表匯報,師生評議。
五、建議將觀察到的事物寫成。
1.出示一、兩則,指導格式。
2.口頭,看看如何將觀察到的事物寫的具體。
3.試著將寫下來,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
繼續寫觀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繼續將看到的事物寫成。學會修改自己的。
教學過程:
一、教師簡述本周的基本情況。
1.格式正確與否。
2.觀察的事物及發現是否有新意。
3.敘述是否較完整。
二、對典型作品進行評議
1.出示佳作。
·生讀。
·生評。
·齊讀。
2、比較差的。
·生自由讀。
·生評。
·生改。
三、根據所學知識在學習小組內評改作品。
四、修改并抄正自己的。
五、作業
抄寫改后的。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課外閱讀和查找資料,了解更多科學發明和發現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學過程:
一.完成“我的發現”
1.回憶這學期學過的生字中有形近字的例子。
2.出示小黑板。
3.自由讀,匯報帶點字的特點。
4.指導識記這些字。
5.說說除了這些字以外,還有哪些字也有類似情況。
6.進行課堂練習鞏固。
二、完成“日積月累”
1.出示小黑板。
2.學生各自借助拼音、字典將順口溜讀通。
3.指名或小組匯報讀
4.歸納順口溜的內容。
5.試著背誦順口溜。
6.學生自由匯報課外積累的順口溜。
7.出示人體掛圖。
8.指名上前指出人體部位,根據指出標出器官的名稱。
9.指導看圖讀、記名稱。
10.指導識記生字。
11.指導書寫。
三、作業
1.抄寫“我的發現”詞語。
2.背順口溜。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通過課外閱讀和查找資料,了解更多科學發明和發現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讀背順口溜。
二、談話
許多偉大的發明和發現都離不開細心的觀察,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一定又查找了不少資料,讓我們這節課來開開眼界,受到啟發吧!
三、板書:觀察與發明
四、展示資料
五、交流、談談這節課的感受,受到哪些啟發。
六、
古今中外還有不少這樣的故事,讓我們通過日常閱讀和其他途徑,了解更多科學家和發明發現的故事。同時,自己也養成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好習慣,那么不遠的將來,偉大的科學家就從我們在座的同學們誕生了!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抓住動物特點進行口語交際,激發他們習作的興趣和熱情,培養良好的習作習慣。
2、積累詞句,發現新的描寫動物的方法,抓住一種動物寫一篇文章。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短文,明白待客之道,了解蘇東坡的機智、聰明。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動物特點進行口語交際,抓住一種動物寫一篇文章。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觀察小動物。
2、教師查找有關動物的資料。
【教學時間】
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播放“動物世界”錄像,引入新課
1、提問:
動物世界里的動物有趣嗎?有哪些動物,它們長得什么樣子?
2、小結:
同學們介紹了錄像里的這么多小動物,現在大家將課前看到的動物也說給大家聽一聽。
二、提出說話要求
喜歡什么動物就說什么動物,抓住動物特點把話說通順連貫。
三、學生自愿結合,小組練說
1、喜愛同一種小動物的學生自愿結成小組,講自己喜歡什么小動物,再講它的外形,生活習性、與人類的關系和用處等。
。ㄓ懻撝泄膭顚W生質疑,特別是對某種小動物不太了解同學,可以向喜歡這種小動物的同學咨詢。)
2、各小組推薦成員,講一講喜歡的小動物:
、拧≌f說動物的外形:
如眼睛、耳朵各有什么特點。
、啤≌f說各種動物的叫聲有什么不同?
⑶ 說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和作用。
3.師生評議:
誰表現最優秀?
從態度大方、口吃清楚、聲音響亮、普通話標準、表達完整、發言積極等方面評價。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一、談話,引發興趣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各種動物的特點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類動物,也有不同的特點。例如同樣是貓,有的調皮活潑,有的懶惰,有的溫順,有的兇猛,各有各的特點,因此,觀察時一定要認真仔細,找出它們各自的特點,弄清它們的生活習性,了解它們對人類的用處。
二、范例引路,指導寫作
1、點擊課件:
、拧∷墒笫且环N美麗的小動物。它玲瓏的小面孔上,嵌著一對閃閃發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過油。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總是向上翹著,顯得格外漂亮。
。ㄗⅲ合瓤倢懰墒笸庑蚊利,然后按頭部、身體、尾巴的順序具體寫外形美。)
、啤∫簧頌鹾诘挠鹈饣粒粚∏屋p快的翅膀,加上一對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那樣活潑可愛的小燕子。
(注:帶點的詞語把小燕子的樣子寫得惟妙惟肖。)
2、復習《貓》、《白鵝》,了解描寫動物的方法。
3、學生作文:
⑴ 提出作文要求:
怎樣才能寫出小動物的樣子和生活習性呢?
、佟懽约鹤钍煜さ膭游铮
仔細觀察它的外形──頭部、身子、叫聲和動作各有什么特點。從顏色、形狀、大小及作用等方面去寫。此外,還要寫它的動作情態。
、凇懗鰟游锏纳盍曅裕
如吃食、睡覺、活動等。
、啤W生完成初稿,教師個別輔導。
第三課時
習作指導
一、概述上節課習作的情況
要充分肯定成績,表揚寫得好的同學及有進步的同學。
二、進行習作交流
1、選出初稿中描寫動物外形較精彩的片斷,由小作者自己朗讀,大家欣賞后討論:
這段好在哪里?
2、挑選初稿中對動物生活習性或動作情態描寫不具體的片斷讓學生集體修改。
3、學生根據老師的評改建議,修改自己的文章并謄寫。
第四、五課時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到語文園地去游覽,首先我們到“我的發現”這一游覽區,在這里你能發現什么小秘密。
二、完成“我的發現”
1、學生自由試讀。
2、討論交流,你發現了什么?
3、學生齊讀,思考:
小林、小東與你的發現有什么不同?
4、教師總結。
三、完成“日積月累”
教師過渡:
咱們告別“我的發現”,我們又來到“日積月累”游覽區。
1、出示課件。
2、自由讀詞:
讀準字音,并說說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3、指明讀詞,正音。
4、自由讀:
在組內交流詞語的意思。
5、學生匯報交流情況,教師補充,學生再讀。
6、鼓勵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有動物名稱的成語。
四、完成“趣味語文”
1、自由讀短文:
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靼状椭,了解蘇東坡的聰明機智。)
2、再讀短文:
讀準字音,掃清自詞。
3、默讀,思考討論:
、拧亩涛闹心銓W到了什么?
。▽W對對子等)
、啤÷撓祵嶋H談談自己平時是怎樣待人接物的,使學生從中明白待客之道,不能以貌取人。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與同學交流如何用反語表達喜愛之情。
2.學會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
3.認識并與同學交流一組比喻人的習慣用語;體會冒號的用法;了解語氣詞的表達效果。
4.練習寫字,做到字距適中,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5.背誦古詩《蜂》。
教學重難點
與同學交流如何用反語表達喜愛之情;學會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與同學交流如何運用反語表達喜愛之情。
2.學習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導入新課。
師引導:學完了第四單元的課文,我們感受到了作家筆下動物的可愛,體會到了作家是如何表達對動物的喜愛之情的。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語文園地”,繼續觀察、發現、思考。(板書:語文園地)
2.課件出示從課文中摘錄的語句,師指名讀后引導生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的。
課件出示:
r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r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r如果趕上這么一場用以耀武揚威的亂子,你就甭想有魚咬鉤了。
3.師過渡:同學們,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是寫好文章的制勝法寶之一,可是如何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讀一讀這幾個句子,你有什么發現?
4.生交流討論。
示例1:第一句中“古怪”是指跟一般情況很不相同,使人覺得詫異,或稀奇罕見,在課文中是指貓的性格讓人難以捉摸。這句話明貶實褒,表現出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示例2:第二句中“架子十足”也是含有貶義的詞語,說的是鵝的缺點,但從中我們感受到的卻是作者對鵝滿滿的喜愛之情。
5.課件出示幾組情境,師引導生運用學到的表達方法寫一寫。
課件出示:
r家里的貓打翻了我的墨水瓶。
r媽媽說我誠實。
r妹妹膽小。
6.生仿寫句子,師指名讀句子。(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r家里的貓真是調皮,打翻了我的墨水瓶,還在作業本上踩印了幾朵小梅花呢。
r媽媽常常對別人說:“我們家那個傻孩子,連撒個謊都不會,太實在了!
r妹妹的膽子可真大,一只貓偶爾經過,她也會嚇得趕快跑到媽媽的身后躲起來。
7.師適時點撥,并小結:同學們,“萬般佳作唯情真”,表達真情實感是寫作文的制勝法寶之一,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是要講究方法的。在今天的“交流平臺”欄目中,我們學習了運用反語表達喜愛之情的方法,希望同學們能在平時的說話和作文中學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二、識字加油站
1.課件出示生字。
2.師引導:現在我們來到了“識字加油站”,今天在這個欄目里我們學習一個識記生字的新方法,一起去看看吧。
3.師引導生觀察:看看這些字,你發現了什么?
4.師根據生交流情況相機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r每組的三個生字右邊的部件都是相同的。
r偏旁都有表意的特點,生字的偏旁不同,意思也不相同。
r生字的讀音大多與右半部分相同或相似。
5.讀準字音,觀察偏旁。
。1)生自由認讀生字詞。
(2)師指名認讀生字詞,相機正音。
(3)師:偏旁不同時,這些字的意思發生了什么變化?
。4)課件出示詞語。
6.歸類識記生字。
(1)了解偏旁表意的特點。
①師:讀完詞語,你發現換偏旁識記生字的秘訣了嗎?和小組同學說一說。(重點指導“桿—肝—稈”)
師點撥:這三個字都有一個相同的部件,就是“干”。當偏旁發生變化時,意思也發生了變化,也就構成了新字。
、谏偨Y換偏旁識記生字的方法:“桿”和木頭有關,所以是木字旁;“肝臟”是人身體的一部分,所以是月字旁;“麥稈”跟農作物有關,所以用禾字旁。
(2)師引導歸類識記:其他幾組生字也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這樣是不是更容易呢?我們一起讀讀吧!
。3)總結拓展。
、賻熞龑В旱拇_如此,單人旁的字大多跟人有關,如俏麗的“俏”字;山字旁的字大多與山有關,如陡峭的“峭”字。三點水的字呢?與江河有關,如黃浦江的“浦”字?谧峙缘淖帜兀看蠖嗯c嘴巴有關,如哺育的“哺”字。我們還能將“桿、消、捕”換成哪些偏旁組成新字?(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竿趕哨悄輔鋪
②生讀一讀并自由練習組詞。
7.師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12個生字,學會了換偏旁識記生字的方法,收獲真大!那么新學的生字大家都記住了嗎?下面我們就來試一試吧!
8.去拼音認讀生字大挑戰。(開火車游戲鞏固練習)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并與同學交流一組比喻人的習慣用語;體會冒號的用法;了解語氣詞的表達效果。
2.練習寫字,做到字距適中,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3.背誦古詩《蜂》。
教學過程
一、詞句段運用
1.課件出示“詞句段運用”第一題中的詞語。
。1)讀一讀。師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生齊讀。
。2)小組交流。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預設:都是比喻人的習慣用語)
。3)師引導:你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嗎?四人一組交流交流吧!
。4)師指名交流。(課件出示詞語意思)
。5)師指導生在四人小組內交流說話,然后全班交流。
①師引導:現在大家已經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了,能不能選擇一兩個詞語說一句話?
、谏涣。
示例1:每一位革命戰士都具有“老黃!钡膶嵏删瘛
示例2:我的同桌特別愛唱歌,是我們班的“百靈鳥”。
。6)拓展延伸。師:你還知道哪些比喻人的習慣用語?
預設:糊涂蟲、井底蛙、替罪羊……
2.課件出示第二題中的句子。
。1)讀一讀。生自由讀;小組比賽讀;全班齊讀。
(2)說一說。小組交流:你認為冒號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師指名交流,小結:這三句話中的冒號都用在總說性句子后面,用來提示下文。(課件出示:冒號提示下文)
。4)師:你能從這三個短語中挑選一個,仿照例句寫一段話嗎?生練習寫話。(課件出示:愛臭美的小狗粗心的小杰熱心腸的老奶奶)
。5)師指名交流。(課件出示例句)
3.課件出示第三題中的句子,指名讀句子,體會加點的詞語。
(1)生讀后交流體會,師小結:加點的詞語都是語氣詞,可以很好地表達出說話人的喜愛之情。再讀時注意表達出情感。(課件出示:語氣詞表達情感)
。2)師:去掉加點的詞語,對比朗讀,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出示課件)
(3)男女生對比讀,感受不同。
。4)師小結:去掉加點的詞語后,說話的語氣變得很生硬,不能表達說話人的感情。我們在平時的說話和寫作中也要學會運用這些語氣詞來傳達自己的感情。
(5)小組練習說一說,注意用上語氣詞表達自己的感情。(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r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沒完沒了,并且沒有什么理由,討厭!
r到小徑中去走走吧!看看那些花呀,草呀,樹呀,頓時神清氣爽。
二、書寫提示
1.課件出示“書寫提示”中的內容。
。1)師指名朗讀。
。2)生自由讀“書寫提示”右邊的文字。
2.師課件出示在橫格中書寫時的注意事項,鼓勵生補充。
(1)生練習書寫,師巡視,適時指導,強調書寫姿勢及注意事項。
。2)展示優秀作品,及時點評。
三、日積月累
1.積累古詩《蜂》。
。1)課件出示古詩,同時播放朗讀音頻。
。2)師引導生朗讀古詩,指名讀;生齊讀。
。3)簡要介紹詩人及創作背景。(出示課件)
(4)讀懂詩句意思。
、賻熞龑В耗阕x懂了什么?
、趲熤该涣。
。5)師小結:這是一首詠物詩,贊美了那些終日勤勞、不畏艱難、為社會創造財富的人,又諷刺了那些不勞而獲的人。
2.練習背誦。
3.延伸拓展。師:你還知道哪些詠物的古詩?(出示課件)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拼讀、對比發現的練習,使學生體會反義詞的奧秘,激發學習的興趣。
2.通過引導學生認讀四季及景物名稱的詞語,激發學生說出喜歡的詞語,訓練學生有條理地說話。
3.通過《展示臺》,激發學生的識字熱情,鼓勵學生合作、交流、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難點)
4.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完成“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七字成語,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重點)
5.通過和大人一起讀書的活動,鞏固拼音,提高閱讀能力,并激發讀書的興趣。
課前準備
1.制作相關課件。(教師)
2.(1)學生借助工具書預習“字詞句運用”和“日積月累”的內容。(學生)
(2)搜集生活中自己認識的字,準備展示的成果。(學生)
(3)搜集帶數字的詞語,并積累幾個。(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點明主題,激發學習興趣
生活中到處都是學問。誰能說說在生活中你是怎樣學習拼音和漢字的?(學生暢所欲言,教師點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中拓展生活中學習語文的方法,并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生活處處是學問,很自然地進入新課的學習氛圍。
二、學習“識字加油站”
2.學生獨自拼讀音節,并找一找其中的秘密。
3.組內拼讀音節,交流自己的發現。(組內同學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把音節拼讀準確。)
4.班內交流:比一比誰拼讀得準,發現生字間的秘密。
(1)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拼讀,其他同學指出這些字一對一對的,都是反義詞。
(2)評出最佳合作組,獎勵一個笑臉。
(3)隨機指名說出一個字,同桌說出它的反義詞,其他生做評委。(引導學生從拼讀的速度、是否正確以及同桌反應的程度三個方面做出評價。)
5.拓展練習。
(1)(課件出示句子)學生獨立閱讀小句子,并在句子中填入反義詞。
水龍頭總是開著,你去( )一下吧!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讀兒歌,并在兒歌中找到反義詞,畫一畫。
上對下,小對大。前對后,左對右。
多對少,老對少。來對去,男對女。
黑對白,里對外。高對低,粗對細。
(3)拓展說話。
你能選其中的一幅圖編一個有趣的反義詞故事嗎?兩個兩個互相說說看。
長頸鹿怎么樣?(高)小白兔怎么樣?(矮)
小妹妹怎么樣?(哭)小弟弟怎么樣?(笑)
籃球怎么樣?(大)乒乓球怎么樣?(小)
設計意圖:教學反義詞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讀準字音,并及時梳理出其中的奧妙,使學生能夠體會出反義詞的特點。同時,結合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創設了豐富的情境,設計了有趣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讀文識字。
三、學習“字詞句運用”
1.導學:同學們剛才的表現證明你們都有一雙火眼金睛,下面老師要繼續考考你們,看誰的眼睛最敏銳。(課件出示書中的“讀一讀說一說”中的詞語。)讀讀這些詞語,不會的可以請教他人,也可以查找工具書。你讀后有什么發現?
(1)放手讓學生自己朗讀詞語,引導他們獨立或合作解決問題。(教師巡視,隨機點撥)
(2)學生在小組內互讀認讀的詞語,并解決自己讀不準或不理解的詞語。
(3)班內展示詞語朗讀和發現。
①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卡片搶讀,最后齊讀。
、诮涣髯x后的發現。(預設:第一行是四個季節;后兩行是喜歡的景物及動物。)
2.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詞語。
(1)導學:這些詞語你喜歡嗎?最喜歡哪個詞語?說說原因。
(2)學生自由說喜歡的詞語,和喜歡的原因。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 篇13
口語交際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北敬慰谡Z交際訓練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走進社會,了解和收集天下大小事,是訓練搜集材料能力的繼續;二是培養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三是通過組織發布新聞和評議新聞的活動,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非常廣泛,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有話可說的機會。教學時,可先布置學生去廣泛搜集新聞,然后創設情景,召開“新聞發布會”。學生發布新聞時,一是要幫助學生把新聞講清楚、講明白,二是要組織學生互聽、互問、互評。最后,評出“頭條新聞”、“最佳新聞”、“熱點新聞”……評價時,要從兒童關注的熱點,從他們的興趣出發,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評出他們真正喜愛的新聞。
習作
經過了本組課文的學習,學生對“戰爭與和平”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認識,本次習作訓練,緊扣本組的專題,編排了一次看圖寫文。
指導學生習作時,可先指導學生回顧所學的課文,回顧了解到的戰爭情景,有條件的還可以通過影視等傳媒,把學生引入戰火紛飛的年代。然后出示照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展開想象,整體感知圖中的景和人。接著以圖中廢墟中的孩子為重點,引導學生繼續觀察并想象:這個小孩的外貌、年齡,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當時可能發生了什么事?孩子未來的命運等。最后,在說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
我的發現
這次“我的發現”安排了4個比喻句,要求學生理解句子意思,體會帶點的部分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編排的意圖,一是照應本組的語文訓練重點—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體會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二是了解比喻句的特點。教學時,先讓學生讀一讀,感受一下帶點部分表達的不同情感。再由此發散開去,從課內外的閱讀材料中,找一找類似的句子,談一談自己的理解,也可交流一下理解這些句子的方法。
關于比喻這種修辭手法,教師點到即可,不要過多講解。
日積月累
本次“日積月累”安排了一組與戰爭有關的成語,有的成語還包含著一個故事?上茸寣W生查找這些成語故事,再召開一次有關戰爭的成語故事會,讓學生在講故事中理解和記住這些成語。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抓住動物特點進行口語交際,激發他們習作的興趣和熱情,培養良好的習作習慣。
2.積累詞句,發現新的描寫動物的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短文,明白待客之道,了解蘇東坡的機智、聰明。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觀察小動物。
2.教師查找有關動物的資料。
課時:5
第 一 課 時(口語交際)
一、播放“動物世界”錄像,引入新課。
1.提問:動物世界里的動物有趣嗎?有哪些動物,它們長得什么樣子?
小結:同學們介紹了錄像里的這么多小動物,現在大家將課前看到的動物也說給大家聽一聽。
二、提出說話要求。
喜歡什么動物就說什么動物,抓住動物特點把話說通順連貫。
三、學生自愿結合,小組練說。
1.喜愛同一種小動物的學生自愿結成小組,講自己喜歡什么小動物,再講它的外形,生活習性、與人類的關系和用處等。(討論中鼓勵學生質疑,特別是對某種小動物不太了解同學,可以向喜歡這種小動物的同學咨詢。)
2.各小組推薦成員,講一講喜歡的小動物。(①說說動物的外形。如眼睛、耳朵各有什么特點?②說說各種動物的叫聲有什么不同?③說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和作用。)
3.師生評議。
誰表現最優秀?(從態度大方、口吃清楚、聲音響亮、普通話標準、表達完整、發言積極等方面評價。)
第 二 課 時 (習作指導)
一、談話,引發興趣。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各種動物的特點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類動物,也有不同的特點。例如同樣是貓,有的調皮活潑,有的懶惰,有的溫順,有的兇猛,各有各的特點,因此,觀察時一定要認真仔細,找出它們各自的特點,弄清它們的生活習性,了解它們對人類的用處。
二、范例引路,指導寫作。
1.點擊課件:①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它玲瓏的小面孔上,嵌著一對閃閃發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過油。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總是向上翹著,顯得格外漂亮。(注:先總寫松鼠外形美麗,然后按頭部、身體、尾巴的順序具體寫外形美。)②一身烏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一對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那樣活潑可愛的小燕子。(注:帶點的詞語把小燕子的樣子寫得惟妙惟肖。)
1.復習《貓》、《白鵝》,了解描寫動物的方法。
2.學生作文。
、偬岢鲎魑囊。(怎樣才能寫出小動物的樣子和生活習性呢?)a、寫自己最熟悉的動物,仔細觀察它的外形──頭部、身子、叫聲和動作各有什么特點。從顏色、形狀、大小及作用等方面去寫。此外,還要寫它的動作情態。b、寫出動物的生活習性。如吃食、睡覺、活動等。
、趯W生完成初稿,教師個別輔導。
第 三 課 時(習作指導)
一、概述上節課習作的情況。
要充分肯定成績,表揚寫得好的同學及有進步的同學。
二、進行習作交流。
1.選出初稿中描寫動物外形較精彩的片斷,由小作者自己朗讀,大家欣賞后討論:這段好在哪里?
2.挑選初稿中對動物生活習性或動作情態描寫不具體的片斷讓學生集體修改。
3.學生根據老師的評改建議,修改自己的文章并謄寫。
第四、五課時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到語文園地去游覽,首先我們到“我的發現”這一游覽區,在這里你能發現什么小秘密。二、完成“我的發現”
1.學生自由試讀。
2.討論交流,你發現了什么?
3.學生齊讀,思考:小林、小東與你的發現有什么不同?
4.教師總結。
三、完成“日積月累”
(教師過渡)咱們告別“我的發現”,我們又來到“日積月累”游覽區。
5.出示課件。
6.自由讀詞,讀準字音,并說說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7.指明讀詞,正音。
8.自由讀,在組內交流詞語的意思。
9.學生匯報交流情況,教師補充,學生再讀。
10.鼓勵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有動物名稱的成語。
三、完成“趣味語文”。
1.自由讀短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明白待客之道,了解蘇東坡的聰明機智。)
2.再讀短文, 讀準字音, 掃清自詞。
3.默讀, 思考討論。
①從短文中你學到了什么?(學對對子等)
、诼撓祵嶋H談談自己平時是怎樣待人接物的, 使學生從中明白待客之道, 不能以貌取人。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 篇15
一、教材簡說
這個語文園地有五項內容,分別是認帶有相同偏旁的字,以復習鞏固認過的字;讀標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比較形近字,鞏固寫過的字;讀句子,讓學生感知“越……越……”這種句式;讀背古詩。
二、教學建議
第一項“我會認”,要求認讀一組帶有木字旁的字!澳尽痹谧值牟煌课唬猩嫌邢,有左有右。還有的字是由兩個“木”或三個“木”組成的。教學時要讓學生自己認,再讀給旁邊的同學聽。認讀后還可以利用這些字進行組詞練習。這樣,既可以鞏固生字,又可以了解字的意思。通過練習,引導學生發現:許多字都有相同的偏旁,可以聯系起來識記。
第二項“我會讀”,這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認字。標牌上的字多數沒教過,但天天看見也能認識。如,“年級、班、小學”。有的字,學生在路上、食品包裝上常見,也認識了一些。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展示的機會,請會讀的同學讀給大家聽,請他們告訴大家是怎么認識的,激發其他同學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主動認字。最后可讓學生說說在課外還認識了哪些字。以此練習為契機,今后教師要不斷給學生展示在生活中識字的機會。
第三項“比比寫寫”,共六組形近字。上面一排每組的第一個字比第二個字少一筆;下面一排每組兩個字筆畫數相同,但有一個筆畫不同。教學時可一排一排地比較,讓學生自己看出每組兩個字的差別,說給同桌的同學聽,你說一組,我說一組,看誰說得清楚。比較之后再寫下來。因為這次寫字沒有田字格中的范字,教師要根據學生平時的寫字情況給予提示。
第四項“我會讀”,練習中的三個句子句式相同,用“越……越……”說明事物在發展、變化。這個句式在前面的課文《菜園里》見過,通過再次練習達到鞏固、積累的目的。教學時先讓學生自己讀讀,再提問:發現三句話有相同的地方嗎?這種句子在哪課見過?可把那一課句子和三句話放在一起再讀讀,還可以鼓勵學生用“越……越……”說話。
第五項“讀讀背背”,內容是一首古詩。這首詩描寫了農民勞動非常辛苦,告訴人們要愛惜糧食。教學時要讓學生自己借助拼音讀通順,注意讀準“鋤、誰、知、中、餐”幾個字,還要指導讀出節奏。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
三、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我會拼圖
(口語交際)
一、教材簡說
本課是一次制作交流。圖中一個小學生正坐在桌前用圓形紙片拼圖。這一部分提示學生制作的要求是用圓形紙片拼圖,拼圖前需要先準備好大小不等的圓形紙片。圖上有三個已經拼成的圖畫:熊貓、小兔、豬頭。這些圖既提示學生圓片的使用方法可用整圓也可用圓的一部分,又啟迪學生開動腦筋用圓片拼出各種圖形。
值得注意的是,教學時,可不僅限于圓,要鼓勵學生使用其他形狀的圖片拼出自己喜愛的圖形。
二、學習目標
1.能用不同的圓或半圓的紙片拼出新的圖形,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
2.能較清楚地向別人介紹自己拼圖的內容和方法,并能夸夸自己和別人的作品。
3.培養合作精神和審美情趣。
三、教學過程
。ㄒ唬┱n前準備
1.學生自己動腦筋用各種辦法或請家長指導把彩紙剪成大小不等的圓形、半圓、大半圓、小半圓。
2.學生自帶膠水、剪刀、尺子。
。ǘ┮詧D激趣,拼拼說說
1.觀察課文中的三幅圖“熊貓”、“小兔”、“小豬”,說說你發現了什么?通過觀察引導學生知道三幅圖都是用各種圓片拼成的,激發學生拼圖興趣。
2.小組合作選擇三個拼圖中的一個拼一拼,說說是怎么拼成的。
在小組匯報時引導學生按拼圖的先后順序把話說清楚。如,拼小兔,可以這樣說:我們先用一個大點兒的半圓做小兔的身體,再用一個稍小些的圓紙片貼在身子前面做小兔的頭,頭上貼個小小圓是小兔的眼睛,頭上再貼一片長長的圓邊就是它的耳朵了,然后在身體的下半部貼兩個小半圓當它的腿,最后在它的屁股上貼個小圓就是小兔的短尾巴了。也可以按“頭──身──腿──尾”的順序說。
3.啟發想象用圓形紙片還可以拼出哪些圖形?
學生在介紹時,教師可當場在黑板上貼或畫出學生說的圖形,也可以展示提前貼好的圖形,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并提示學生可以在貼畫上添畫幾筆。
4.學生獨立拼圖或與其他同學合作拼出自己喜愛的圖形,并說說自己拼成了什么,是怎么拼成的(應允許學生用其他形狀的紙片拼出自己喜愛的圖形)。
(三)創設情境,口語交際
1.同桌或小組同學之間互相夸夸自己的拼圖。
可以用介紹的口吻說。如,這是我拼成的小金魚。我先用一個大圓片做小金魚的身子,再用一個小半圓做它的嘴巴,用兩個圓邊做小金魚的鰭,貼在魚身子的兩邊,兩個長一點的小半圓貼在魚身子的后邊,當它的尾巴,最后用彩色筆畫出小金魚的眼睛。瞧!多漂亮的小金魚呀。你們喜歡嗎?
2.記者采訪。
由一兩個人扮小記者采訪同學的拼圖作品。可圍繞作品名稱、拼圖的方法、評論作品等方面進行采訪(此過程宜在小組內開展,以擴大參與面)。
3.展示拼圖,交流評比。
推薦或自薦拼得好、說得好的同學上臺展示。可以介紹怎么拼的,也可以夸夸自己的拼圖。在此基礎上評出拼得最好的圖形,說得最好的同學,給予獎勵。
(四)課后延伸
1.在教室一角布置“制作小天地”,展示同學們的拼圖。也可以自由組合,利用幾個人的拼圖編一個小故事。
2.當一回“小老師”,教爸爸媽媽或鄰居小朋友拼貼圖形。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1課時。
五、資料袋
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 篇16
學習目標
1、引導學生發現漢字構詞中字相同而詞語的意思不同的規律。
2、學習8個由不同的`兩個字組成的生字。
3、會正確選擇意思相近的詞語。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型
新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直接導題,并板書:語文園地四
二、講授新課
1、我的發現:
、 出示一組詞語:
奶牛 牛奶 圖畫 畫圖
蜜蜂 蜂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⑵ 讀一讀詞語。
、 讀讀泡泡里的話,你能把學習伙伴沒說完的話說完整嗎?(學生自由補充)
、 你發現了什么?(每組兩個詞語的字相同,可是位置不同,意思就不一樣。)
、 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一組詞語嗎?(同桌說后全班交流)
子女 女子 女兒 兒女
菜花 花菜 樓上 上樓
…… …… …… ……
2、讀讀認認:
、 學生自己讀一讀。
⑵ 動腦筋想一想說一說:這八組字在構字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 你想怎樣記住這八個字。小組討論識字方法。
、 按“月”和“夫”組成“膚”,皮膚、皮膚的方法讀一讀。
、 從八個字中選字進行擴詞練習。
、 選出其中的詞語進行說句子練習。
3、我會填:
、 讀一讀每組詞語,說說每組兩個詞語有什么不一樣?
、 生自己進行填空練習。
⑶ 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填?
、 讀一讀句子。
⑸ 補充練習:
溫暖 溫和
這位服務員( )地接待每一名顧客。
老師對我的關心,讓我感到很( )。
三、課堂小結
四、布置作業
1、學生回家動手制做小制作。
2、利用課余時間收集郵票、名言等。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四
子女 女子 女兒 兒女
菜花 花菜 樓上 上樓
溫暖 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