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百花園三》教案(精選2篇)
三年級《語文百花園三》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規(guī)范書寫的好習慣。
2.完成本次練習的習題,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重點難點
1.能認真觀察一處景物,并清楚明白地寫出來。
2.把兩句話合并成一句話。
教學課時
兩課時
1.完成“語海暢游”“積少成多”“閱讀平臺”的練習。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注意積累的好習慣。
一 語海暢游
1.比一比,再組詞。
(1)讀準字音,比較異同。
(2)口頭組詞。
(3)獨立完成練習。
(4)集體訂正。
幻(幻想) 慢(慢車) 芒(光芒) 刻(立刻)
幼(幼小) 漫(彌漫) 茫(茫茫) 該(應該)
2.和同學商量一下,照例子,把下面兩句話合并成一句話。
(1)投影出示例句。
(2)朗讀句子,理解意思。
(3)改寫時注意標點符號。
(4)獨立改寫句子。老師巡視指導。
(5)投影出示同學改寫的句子,共同評價。
出示句子:
①我們來到海洋館。
②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有趣的魚。
我們來到海洋館,看到了各種各樣有趣的魚。
二 積少成多
讀讀背背。
1.借助拼音,讀通古詩《鹿柴》。(注意“柴”的讀音是zhài)
2.朗讀古詩,理解意思。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提出不懂的詞句,大家討論。
(3)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空曠的山里不見有人,只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陽光斜射進森林深處,又返照在一片青苔之上。)
(4)練習背誦古詩。
三 閱讀平臺
閱讀詩歌《雨中的樹林》。
1.默讀詩歌。
(1)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
(2)借助字典,獨立識字。
2.朗讀詩歌。
(1)個人練習讀,把詩讀通順。
(2)齊讀詩歌,把詩讀流利。
(3)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1.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
2.觀察一處景物,并清楚明白地寫出來。
四 能說會道
1.閱讀說話提示。
2.明確說話要求。
主題:誰是最佳小導游
要求:
(1)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時,要注意把家鄉(xiāng)最可愛的地方介紹給游客。
(2)說話時,語句要通順連貫。
(3)認真聽小導游介紹。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他提問。小導游要認真回答。
3.先在小組練一練。
4.小組推選代表在全班說一說。
5.全班同學進行評議,評出十佳小導游。
五 筆下生輝
觀察一處景物,再寫下來。
1.觀察時要從整體到部分。
2.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觀察景物的樣子、顏色,還可以聞聞那里有什么氣味,聽聽有什么聲音。
3.先把自己觀察的景物說一說,然后同學之間進行評議。
4.把觀察的景物寫出來。
(1)寫作時,要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描寫。
(2)抓住景物特點,把內(nèi)容寫具體。
(3)注意把句子寫通順,寫連貫。
(4)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不寫錯別字。
5.完成習作后,認真讀一讀并作修改。
例文:
家鄉(xiāng)的青山
我的家鄉(xiāng)四面環(huán)山。這里的山,不像泰山那么雄偉,華山那么險峻。每當太陽升起的時候,青山周圍云霧繚繞,站在山頂,好像進入了仙境。
春天,青山的小草極嫩,嫩得使人舍不得碰它。山坡上那一朵朵的桃花,燦若朝霞,再經(jīng)姹紫嫣紅的山花點綴,好似綠絨毯上五彩繽紛的圖案,真是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夏天,山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花,有紅的,有白的,有黃的,等等。野花的芳香引來了許許多多的蝴蝶,它們在花朵上翩翩起舞,給青山增添了色彩。
秋天,漫山遍野都是金黃色,山間的樹上長滿了沉甸甸的果實。那柿子活像黃琥珀雕刻的一樣,閃耀著光彩。那碩大的蘋果掛滿了枝頭,壓彎了樹枝。山上的一切都換上了黃裝。遠遠望去,大山像一個披甲的壯士,矗立在那里。
冬天,山頂上、山腰、山腳下都是雪,整座山銀裝素裹,真是壯觀。
家鄉(xiāng)的山很美,那一座座青山終日坐落在這里,它們總是第一個把太陽呼喚出來,也是最后一個送太陽落入地平線。我愛家鄉(xiāng)的山。
三年級《語文百花園三》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交流的愿望,培養(yǎng)保護動物的意識。
2.學習“因果”句式,積累有關生肖的成語,進行說話練習,學寫觀察日記。
3.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激發(fā)學生積累詞匯的興趣。
重點難點:
1.學習“因果”關系的句式。
2.激發(fā)學生積累詞匯的興趣。
3.學寫觀察日記。
教學過程:
一、語海暢游
1.讀讀繞口令,看誰讀得好。
(1)練習讀繞口令。
(2)齊讀。
(3)開展比賽,看誰讀得又快又對。
(4)說說自己積累的繞口令。
①兩只小白鴿,一只大天鵝,它們口很渴,喝水很快樂。
②張嬸種黃瓜,一根四兩八。樂壞了小花花,脫下花褂褂。包起大黃瓜,抱著當娃娃。
2.把句子補充完整。
(1)讀書中的句子,明確要求。
(2)自己練習完成。
(3)讀自己補充完整的句子,檢查前后內(nèi)容是否恰當。
(4)投影出示同學的句子,共同訂正。
“因為”是原因,“所以”是結(jié)果。
①因為下雨了,所以我今天沒有到公園去游玩。
②因為丁丁生病了,所以他今天沒有來上學。
二、積少成多
1.讀讀背背。
(1)朗讀古詩《蜂》。
(2)說說你對古詩的理解。同學互相補充。
老師小結(jié):這首詩借蜜蜂采百花釀蜜后,自己卻享用得很少的現(xiàn)象,反映了農(nóng)民一年辛苦勞動,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財富,卻得不到溫飽,全被統(tǒng)治者剝奪去了的現(xiàn)實。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時也揭露了封建社會人剝削人的不平等現(xiàn)象。該詩言簡意賅,含意深刻,引人深思。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4)練習背誦。
2.我的采集本。
(1)認讀成語。
投影出示成語
鼠目寸光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畫龍點睛 打草驚蛇 馬到成功 亡羊補牢 呆若木雞 狗急跳墻
(2)理解意思。
(3)抄寫成語。
(4)交流自己搜集的與生肖有關的成語。
三、作業(yè)布置
1.閱讀短文,理解內(nèi)容。
2.口語交際練習。
3.學寫觀察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