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教案(精選3篇)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教材第84、第85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由實物上的角抽象為幾何圖形的角的過程,初步認識角,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稱。
2、知道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張口)的程度有關,會用觀察或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
3、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增強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直觀地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教學難點: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感受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張口)的程度有關。
教學具準備:
課件、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紙片、兩根硬紙條和圖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一些平面圖形,(出示被遮蓋中間部分的三角形紙片、五角星紙片、長方形紙片圓形紙片)你們能猜猜她是什么圖形嗎?
2、談話:同學們真棒!老師還想考考你們,敢挑戰嗎?(出示只露出一個角的圖形)提問:你們還能猜猜她是什么圖形嗎?追問:為什么不猜圓?(預測:圓沒有角,其他圖形有角)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另一個平面圖形——角。(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猜圖形復習學過的平面圖形,引入新知,激發學習興趣。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課件出示:教材第84頁例1圖。
。2)提問:誰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指一指、摸一摸,初步感知角)
。3)談話:剛才同學們指認了物體面上的角,如果把這些角從物體上移下來就成了數學上的角,下面大家看看數學上的'角是怎樣得到的?這三個圖形都是角。(課件展示角的抽象過程,屏幕上只留下三個角)
。4)折角。
談話:在生活中我們能找出很多角,你能用一張紙折出一個角嗎?
要求:①用筆描出角的頂點和邊。
、谥敢恢附堑捻旤c和邊。
。5)畫角。
先畫一點,再從這一點開始畫兩條直直的線,再在這里畫弧線,這樣就畫成了一個角。這一點是角的頂點,這兩條直直的線都是角的邊。
提問: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預設:角有一個頂點,2條邊。
【設計意圖:認識物體面上的角時,注意示范指角的方法,為認識角做好了準備。用課件展示抽象出角的過程,使學生感受到角來源于生活】
2、教學“試一試”。
。1)制作角
拿出兩根硬紙條和圖釘,用圖釘把兩根硬紙條釘在一起做成一個活動角。
(2)觀察角
你能把這個角變大一些嗎?變小一些呢?試一試,和小組里的同學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我發現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張口)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3)比較角的大小
提問:誰知道這兩個角誰大?
追問:你是怎樣比較的?(預設:重疊)
談話:重疊法比較角大小要注意:
角重疊的時候,首先把這兩個角的頂點重合,然后讓角的一條邊重合,再看角的另一條邊,如果重合了就說明兩個角一樣大;如果沒有重合,另一條邊在外面的角比較大。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做出大小不同的角,進一步感受角的大小。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活動中對所學知識有新的體驗和感悟】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1)一個角有( )條邊,( )個頂點。
。2)畫角時先畫( ),再畫( )。
。3)三角形有( )個角,正方形有( )個角。
2、下圖中,是角的在括號里打√,不是的打×。
3、判斷。
⑴邊越長,角就越大。 ( )
、平堑拇笮∨c邊的長短無關。 ( )
、且粋角只有兩條邊,一個頂點。 ( )
4、數一數,下圖中各有幾個角。
5、把下面這四個角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一排。(填序號)
【設計意圖】檢測學生對角的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你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課末總結所學知識點,能夠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回顧知識點的同時,讓學生學會數學思考的方法】
板書設計
角的初步認識
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與兩邊叉開(張口)的大小有關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教案 篇2
導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會判斷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通過學習了解角的大小與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3、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4、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體會到數學來源于實踐的思想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導學重點:
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直尺畫角。
導學難點:
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具和學具:
教具:電子白板、一個三角板、一個活動角
學具:三角板、活動角
導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小兔請我們二(2)班的同學參觀他們的新房子,你們愿意去嗎?
生:愿意
師:房子是哪些圖形組成的?
生: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
屏幕顯示:從房子中拉出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 然后分別閃現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中的一個角
引入:小朋友們,剛才閃動的圖形是什么?你認識它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和角交朋友
板書課題:認識角
[設計理念:用情景引入,創設生動的小白兔的家,幫小白兔找一找它的家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讓學生在輕松的情境中學習,而且富有童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二、預學
1、角不僅藏在圖形里面,還藏在校園里面,你還能從校園的圖形中找出一些角嗎?(出示校園主題圖)
先讓學生說說那里有角,課件再演示。
鼓勵學生:同學們真是火眼金睛,把這么多的角都找出來了。
2、校園里有角,生活中還有很多的地方,也有角,你還能找出來嗎?
課件出示圖片:剪刀、吸管、水龍頭
師小結:看來角在我們生活中到處可以找到
[設計理念:利用主題圖里學生熟悉的生活和情景,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從觀察實物中抽象出所學的角,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感受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在找角的過程中初步體驗到角這一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
3、出示導學單
①找一找:拿出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個角,仔細觀察角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②畫一畫:試著畫一個角,說說你是怎樣畫的?
③變一變:你有什么好的辦法,讓角變大,讓角變小?你發現了什么?
4、小組合作學習、師指導
三、互學
全班交流、梳理盲點
認識角:
(1)學生齊讀第一條自學小貼士
師:同學們拿出自己手中的三角板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覺?
生:尖尖的
師: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頂點。
板書:頂點
師:你再摸一摸從頂點出發的這兩條線,你又有什么感覺?
生:直直的
師: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
板書:邊
(2)教師總結: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邊說邊畫: 邊
頂點
( 尖尖的) 邊(直直的)
(3)學畫角
師:我們已經了解了角的許多小知識,想知道角是怎么畫出來的嗎?
哪位同學們愿意到黑板上來畫個角呢?
指名畫角、其他學生在草稿本上畫角
師:你愿意把你畫角的方法講給其他同學聽嗎?
課件:先畫( ),再畫( )
注意:在兩條邊的中間畫一條弧線,作為角的標記。
[設計理念:畫角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放手讓學生自己畫,采用先“放”再“扶”的方法,既發展了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又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比賽的形式,再次加強學生對畫角方法的理解,并讓他們在展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4)角的大小
師:老師手中有一個角,同學們有沒有辦法,讓這個角變大?
4個同學為一個小組,在一起商量商量,怎樣讓這個活動角變大?
生1: 我把兩邊的紙條往外一拉,角就變大了
師:角變大了,是角的哪個地方變大了,你能用手指一指嗎?
生用手指,師追問:角變大了,邊有沒有變化?
師: 相反,你還有什么辦法讓角變?
生1:把兩邊的紙條合攏,角就變小了
師:你能指一指,是角的哪個地方變小了?
生用手指,角變小了,邊有沒有變化?
老師用活動角演示:師拿一個活動角,慢慢變大之后,再減掉兩條邊的一少部分紙條,看一看角的邊,有變化嗎?
(5)紅角與藍角的爭論
【設計意圖:這段教學,通過拔動活動角,去體驗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在具體的操作中,學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強了認識效果,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6)兒歌總結幫助記憶
小小角兒真好看;一個頂點兩條邊。
畫角千萬要牢記;先畫頂點再畫邊。
角的大小怎么辨;只看張口不看邊。
四、評學
1、判斷角(見課件)
2、到創設情境小兔的新房中,再次完整地找角
3、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角
4、用小棒擺角:擺一個角至少要幾根小棒?你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五、欣賞生活中角的圖片
板書設計:
角的初步認識
張口大,角就大;張口小,角就小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教案 篇3
一、設計思路:
以學生為主體,順著學生的思路去思考,盡量讓學生去說,去做,老師在關鍵處啟發誘導,直觀教具的使用,提高學生感官上的效果,激發興趣,提高對數學的認識,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教材分析
1、授課內容:
新課標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三章課本第38~39頁。
2、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認識這一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材從引導學生觀察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所學幾何圖形,再通過學生實際操作活動,加深對角的認識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義,只要求學生認識角的形狀,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直尺畫角,為以后進一步學習三角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等幾何圖形奠定了基礎,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3、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制定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尺子畫角。
(2)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造意識。
(3)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4、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對于角的認識往往只是借助于實物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對角缺乏系統的認識,所以本課時的重點是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難點是引導學生畫角的方法。
三、學情分析
學生對三角形有初步的表象,對生活中的角有一定的感受,對初步認識角有表象基礎。
四、教法、學法
角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較為困難,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角,整個課時將觀察、操作、演示、實驗、自學討論等方法有機地貫穿于教學各環節中,引導學生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 (從)感知→(經)表象→(到)概念這一認知規律,采取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畫一畫、想一想、說一說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揮多媒體的優勢,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動手中思維、在觀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見和內在不可見的角印在大腦里,從而進一步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探索新知的過程。
五、課前準備
一張長方形的紙
六、教學過程
。ㄒ唬、談話引入課題
1、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數學王國圖形家族成員中的幾個成員,大家還認識它們嗎?(學生回答)今天我們來認識圖形家族中的一個新成員:角,引入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2、貼圖片。圖片中有紅線勾畫出的角。
。ǘ、聯系實際,引導探究
1、師:同學們對角一定都非常熟悉,那么請你找找教室里、想想生活中曾注意到那些物體上有角?比一比誰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
。▽W生一一回答)
2、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找到了這么多角。
3、師:那么,這幾個物體上有角嗎?(出示實物,請學生來指一指。)
4、(預設:學生可能指對,直接進入環節5。亦可能指錯進入本環節)
師:剛才有同學指的是這樣一個圖形(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點),這是什么?(生答)對,這是一個點。想一想怎樣才能將你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來。(學生重新指角)
5、師:這一次,大家指角的時候,不單指出了一個點,還指出了兩條直直的線,也就是這樣的圖形(師示范畫出來)。
6、師:它們就是我們數學王國圖形家族中的角成員。剛才大家指的這個點與兩條直直的線就是角身體的各個部位,它們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想知道嗎?(教師邊說邊板書,一起口述一遍)
7、仔細觀察,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組成?(生答)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我們在表示角的時候,不能就這么點一下。看老師是怎么表示角的。(教師動作演示:一個頂點,兩條邊,再用手畫。┠闷鹉愕男∈郑覀円黄饋碇敢恢浮#▽W生書空)現在,誰用這種方法來指一指這把尺上的角?(還有其他的角嗎?)
8、(練習)師:我們這里來了一些小客人,都說自己是角,請同學們打開書(42頁第1題)先仔細觀察一下,哪些是角。
9、折角。
師:剛才大家已經認識了角,下面能否用老師給大家提供的紙折個角呢?小組合作。
。ń涣髡故荆赋鲞@個角的頂點和邊各在哪里?)
10、師: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自己也動手折了角,現在我們要把角的樣子畫下來,想一想看,角可以怎么畫?要注意什么?(學生回答)先畫一個點,從這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成了一個角。請同學們照這個方法畫一個,試試。把你畫的角的頂點與邊指給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饋時指出頂點和邊即可。)
11、師:再畫一個和剛才大小不一樣的角。請你為自己畫的角打分。
。ㄈ㈧柟掏卣,課外延伸
1、師:剛才畫了一個角,老師在這里再添一條線,現在這里有幾個角了?(學生指,教師畫弧。)
2、師:我這里還有一個長方形的圖形,如果剪去一個角,請你猜猜還剩幾個角?
3、師:你能告訴同伴們,今天你有哪些收獲嗎?
七、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