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班數學教案范文錦集(精選2篇)
有關大班數學教案范文錦集 篇1
設計意圖
生活中,從不同角度觀察一樣事物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所謂“站得高,望得遠”,通過這堂課的設計,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了解在低處與高處看到不同景象。大班幼兒的空間方位已有了較好的發展。因此通過本次活動的集體感知和個人操作,可以幫助幼兒用不同的方式比較、觀察事物。
活動目標
1.發現站在低處與站在高處,會看到不同的景象。
2.體驗用比較的方式觀察事物的趣味。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份記錄紙和筆。
2.事先選擇適合觀察比較的場地。如:操場上(低處)和二樓陽臺或露天走廊(高處),兩處地方必須能看到同一處景物。
活動過程
。ㄒ唬┳叩讲賵隹匆豢
1.引導每個幼兒在操場上選擇一樣物體作為觀察對象,如:小樹、小花、滑梯、地面上一個有特征的東西等。
2.仔細觀察自己選定的某個物體,并把它記錄在紙上。
。ǘ┡郎细咛幙匆豢
1.讓幼兒自由選擇不同高度的觀察點,如:大型運動器具的'最高處、二樓露天走廊或更高樓層的陽臺等。
2.你看到了什么?感覺有什么不同?(站在高處時,比在下面看到的東西更多,看得更遠)
3.繼續觀察剛才選定的對象。
4.剛才站在地上看的時候,那棵樹顯得很高,現在看上去就像在我們腳下,是這棵樹變矮了嗎?
5.仔細想一想為什么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在記錄紙上畫一畫站在不同高度的地方所看到的同一對象的不同景象。
。ㄈ┍纫槐、說一說
1.你喜歡站在高處看,還是喜歡站在低處看?
2.幼兒分成兩組,分別描述自己的觀察結果。
有關大班數學教案范文錦集 篇2
目標:
1.學習看路線圖,找出最合適的路線。
2.在乘車游戲中學習8以內的加減計算。
準備:
1.學過8以內的加減。
2.去朋友家的路線圖(如圖,大圖一份,小圖若干。圖上的粗線表示汽車行駛的路線,圓圈里的數字表示在這條路線上的公交車編號,格子數可以表示路程數。兩個數字放置在一起表示這里兩路車都經過,例如①③表示1路車和3路車都要經過這里。①路車是往左開的,如果想往前走就得換乘③路車)。
3.自制的標有數字1~7的.錢幣。
4.站牌。
過程:
一、討論去亮亮家的方法
師:亮亮已經好幾天沒來幼兒園了,你們都很想去他家看望他。今天我們就來討論幾個問題。你們準備怎樣去亮亮家?如果乘公交車去,需要做些什么準備工作?
二、看路線圖
1.尋找出發點和目的地。
師(出示大路線圖):這是一張公交車行車路線圖。你能看出我們在哪里,亮亮的家在哪里嗎?
2、觀察路線的走向。
師:這張圖上還有些什么?你們有沒有看不懂的地方?
師:你們兩個兩個結伴先在小圖上找一找,一共有幾條路線可以到達亮亮家。
(幼兒回答,教師在大路線圖邊上記錄:①路車換乘③路車,④路車換乘②路車,⑥路車直達。)
三、選擇路線
1.找出最近的路線。
師:你們認為哪條路線最近?怎樣才能知道哪條路線最近?為什么?
(記錄每條路線的路程并比較。)
2.找出最省錢的路線。
a.了解每路車的票價:①路車2元,②路車2元,③路車2元,④路車3元,⑥路車5元。
b.哪條路線最省錢?為什么?
(幼兒回答,教師記錄每條路線的價錢。)
四、模擬乘車
1.幼兒每人拿8元自制錢幣,分別站到自己選擇的路線(站牌)前。
2.每輛車上有一個幼兒當售票員,一個幼兒當司機。乘客買票上車,隨音樂做開汽車動作繞活動室一圈。換車時,售票員提醒乘客再次買票。
延伸活動:
1.請幼兒想一想原來有多少錢,算一算用去多少錢,比一比誰最省錢。
2.帶幼兒乘公交車去亮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