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最新(精選13篇)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最新

發布時間:2023-07-29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最新(精選13篇)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最新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在數學活動中建立體積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

  2、自主探索得出相鄰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3、培養學習類比能力,從已有知識——面積單位引發思考,初步了解體積單位和面積單位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4、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質疑反思等活動中,培養團隊意識,提升合作精神與質疑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體積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能正確應用體積單位估算常見物體的體積。

  教學難點:

  通過探索,自主推算出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體積單位模型、彩泥、魔方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思考

  師:上一節課,我們認識了體積,什么是物體的體積?

  問:體積有大有小,小胖和小巧運用所學知識搭積木、比體積。哪個體積比較大?(生生交流)

  師: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體積單位(揭示課題:體積單位)。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一)探尋學生已有知識:

  問:關于體積單位你已經了解了些什么?讓我們先相互交流一下!(生生交流)

  (預設:知道常用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會用字母表示)

  【設計意圖:教學是從學生原有的基礎和經驗出發的,了解學生已知的,分析他們未知的,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才能構建高效課堂】

  (二)建立1cm3、1dm3、1m3的空間觀念

  1、建立1立方厘米的空間觀念:

  (1)初步感知1cm3有多大:

  問:讓我們先暢所欲言,你認為1cm3有多大?哪些物體接近1 cm3?(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你認為1cm3有多大?”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心中1立方厘米的大小,或用身邊的物體參照、或用手勢比劃,或對或錯,形式不一的表達方式,更激發了學生探究的熱情——究竟1立方厘米有多大。】

  (2)觸類旁通,定義1 cm3的大。

  師:我們已經知道邊長為1cm的正方形,面積是1cm2,你能觸類旁通定義1 cm3的大小嗎?(同桌討論)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我們應當注意對學生遷移意識的培養,也就是說要注重運用類比的思想。】

  (3)進一步感知1cm3的大小:

  做一做:請大家四人為一小組,用彩泥捏出一些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分別有多大。

  (4)想一想,填一填:

  師:我們知道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是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下列長方體或正方體是用幾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積木搭出的?體積是多少?(課件展示)

  2、建立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

  (1)舉一反三:從1 cm3定義1 dm3、1 m3的大小。(生生交流)

  【設計意圖:在類比的基礎上嘗試舉一反三,不僅使數學知識容易理解,而且對概念的記憶有水到渠成之感,自然、簡潔,從而激發起學生的創造力。】

  (2)想象一下:1 dm3、1 m3有多大?哪些物體接近1 dm3、1 m3?(學生舉例,課件、教具輔助)

  【設計意圖:學會定義1dm3和1m3,不等同于就能正確感悟它們實際的空間大小,教師事先準備了3階魔方、4階魔方和1個標準1dm3的模型,讓學生選擇哪一個立方體更接近1dm3,學生通過觀察、猜測、驗證,從而獲得對知識的真正意義。】

  (3)學生活動:4個同學為一組,手拉手,圍出一個大約1m3的空間。

  【設計意圖:用3根1m長的木條做成一個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墻角,想象一下1m3的空間有多大。這樣的想象也能提升學生對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但是如果能創造一個有趣的學生活動,讓學生們在實踐活動中體驗1立方米的大小,不僅提升了團隊協作能力,而且在做中學,更能有效幫助學生建立體積是1立方米的空間大小!

  3、練習(用合適的體積單位表示下面物體):

  一塊橡皮的體積約是( )。

  一臺錄音機的體積約是( )。

  運貨集裝箱的體積約是( )。

  一本新華字典的體積約是( )。

  一個西瓜的體積約是( )。

  一間教室的體積約是( )。

  (三)繼續類比,探究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1、師:學好知識要能觸類旁通,今天我們從已知知識cm2、dm2、m2出發,探索了cm3、dm3、m3這一新知識,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它們的區別,它們有哪些區別呢?(同桌交換意見)

  2、追問:cm2、dm2、m2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猜想一下cm3、dm3、m3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又是多少呢?(學生猜想)

  【設計意圖:安排“猜想”有兩層含義,一是進一步引導學生關注到面積單位與體積單位間的區別,更重要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提升能力,我們必須帶領學生“再創造”,雖然知識是前人證明和研究出來的,但我們更應該讓學生也像數學家們一樣學會自己發現,“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牛頓)!

  3、驗證:你們有什么好方法證明1cm3和1dm3間的`關系呢?(課件輔助演示1個——10個——100個——1000個的過程)

  【設計意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應當重視“猜想—驗證”這一重要思想方法的滲透與培養,使學生在猜想驗證中獲得探究的樂趣。】

  4、運用:同桌合作,請說一說1dm3和1m3間的關系。(課件演示)

  5、拓展:通過探究,我們知道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你們還有什么疑問嗎?(預設:你能試著說一說1cm3和1m3之間的關系嗎?)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提出探索1cm3和1m3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同時也繼續滲透類比的思想方法,或用100×100×100,或用1000×1000,鼓勵學生能多角度思考與驗證,收獲成功的喜悅!

  三、動手操作,質疑反思:(機動,也可作為課后拓展)

  學生活動:用一些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做下面的活動。

  1、用4個小正方體可以擺成一個大正方體嗎?

  2、最少要用多少個小正方體才可以擺成一個大正方體?

  3、你能再擺一個大一些的正方體嗎?用了多少個小正方體?

  【設計意圖:以“猜想—驗證”為核心,引導學生多角度探索問題,發現規律,并打通與體積單位進率之間的關系!

  四、總結全課,感悟學習方法: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獲?(生生互動)

  小結:今天我們從已知知識cm2、dm2、m2出發,探索了cm3、dm3、m3這一新知識,學習就要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最新 篇2

  1.由幾個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擺成的立體圖形,從同一個方向觀察,看到的圖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根據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擺立體圖形,有多種擺法。

  作業:教材第3頁練習一第1、2題。

  第一單元:觀察物體

  第二課時:從多個角度觀察立體圖形

  教學內容:教材P~例1、例2及練習一第、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根據圖形推測拼搭的方式,引導學生簡化過程,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解決由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轉化問題。讓學生自己拼擺,得出結論,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及探求數學知識的

  興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從多個角度觀察物體的能力,通過思考和分析,掌握從不同角度觀察立體圖形的情況。

  教學重點:

  經歷觀察過程,根據從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體的三視圖,推測出小正方體的拼搭方式。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法與直觀演示法。

  教學準備:

  若干個小正方體、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根據從某個角度觀察得到的平面圖形,拼搭出立體圖形的方法,這節課,我們再來研究怎樣根據從多個角度觀察得到的三視圖來拼搭立體圖形。教師出示從正面觀察某立體圖形得到的平面圖形,如。

  請同學們猜一猜,它是由幾個小正方體組合而成的,并說明理由。

  學生紛紛發表意見,有的說是2個,有的說3個……

  師:看來要了解物體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夠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根據三視圖擺立體圖形。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1.投影出示例2。

  2.分小組探究。

  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準備若干個小正方體木塊。

  師:現在每個小組都有若干個小正方體木塊,請你們自主探究一下,怎樣拼搭,能拼搭成符合蘭蘭看到的三視圖的立體圖形,看一看哪個小組最先完成并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學生分組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3.探究結果匯報。

  我們拼搭的圖形為。因為蘭蘭從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圖形和從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圖形都是由2個小正方形組成的長方形,因此說明這個立體圖形只有一層,并且它的前面是2個小正方體,它的左面也是2個小正方體。而從上面看是兩排,它的前排是2個小正方體,第二排是一個小正方體并且應該在左邊,因此我們組拼成了上面的圖形。

  師生共同評價總結:各小組都能積極地思考,動手動腦解決問題,并說出了自己的思考過程。

  3.即時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2頁“做一做”。

  學生根據題意自行操作,教師巡視及時發現學生在拼擺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及時指導。

  三、鞏固練習

  1.第3題:呈現了從不同方向觀察一個立體圖形得到的三個圖形,讓學生用正方體搭出相應的立體圖形。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然后組織全班同學討論并流拼搭的方法。注意引導學生有步驟、簡潔地進行操作。

  2.第4題: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組織交流。

  對于第(2)小題,學生完成練習后,教師讓學生展示不同的擺法,通過交流,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只看到一面是無法確定物體的形狀。

  3.第5題:可以讓學生先直接作出判斷,再組織交流。

  4.第6題:讓學生根據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判斷所觀察的物體是什么立體圖形,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不能只根據一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就確定是什么立體圖形。如果搭成的圖形從正面看,最少需要3個正方體,還可能是4個、5個……

  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或在方格紙上畫出,從不同的方向觀察自己所搭的立體圖形得到的圖形;還可以讓學生小組活動,由一名學生增加所給的條件,使其他人能準確地擺出這個立體圖形。

  5.第7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并根據題意要求動手擺一擺,以此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梳理提升

  這節課,我們研究了根據物體的三視圖拼搭立體圖形,同學們都能積極地動手參與,積極地思考。在按照物體的三視圖進行拼搭時,先根據平面圖分析出要拼搭的立體圖形共有幾層.要拼搭的立體圖形共有幾排,再根據平面圖形確定每層和每排的小正方體的個數和位置。

  板書設計:

  從多個角度觀察立體圖形

  先根據平面圖分析出要拼搭的立體圖形有幾層;

  然后確定要拼搭的立體圖形百幾排;

  最后根據平面圖形確定每層和每排的小正方體的個數。

  作業:教輔相關練習。

  第二單元:因數與倍數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過整數的認識、整數的四則計算、小數、分數的認識等知識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本單元的內容主要包括因數和倍數,2、5、3的倍數的特征,質數和合數等知識。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既可以讓學生在前面所學的整數知識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整數的性質,又有助于發展他們的抽象思維。這些知識的學習是以后學生學習公倍數與公因數、約分、通分、分數四則運算等知識的重要基礎。

  學生已經學過整數的認識、整數的四則計算、小數、分數的認識等知識,但本單元的知識屬于“數論”的初步知識,概念比較多,有些概念比較抽象,概念的前后聯系又很緊密,部分學生學習時可能會有一定的困難。教材明確規定在研究因數與倍數時,限制在不包括0的自然數范圍內研究,避免由此帶來一些小學生尚不必研究的問題。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學情分析

  1.利用乘法引導學生認識因數和倍數。教材在揭示倍數和因數的概念時,沒有像原來的教材那樣,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認識倍數和因數,而是讓學生通過分類,用除法算式認識倍數和因數。在找一個數的倍數時,也是讓學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最新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畫、剪、觀察、想象、分類、找對稱軸等系列活動,使學生正確認識軸對稱圖形的意義及特征。

  2.掌握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的軸對稱情況,能正確地找出其對稱軸。

  3.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的軸對稱情況,能正確地找出其對稱軸。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欣賞下面的圖形,并找出各個圖形的對稱軸。

  (2)學生相互交流

  你們還見過哪些軸對稱圖形?

  (3)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4)通過例題探究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例題1:

  同學們用尺子,量一量,數一數題中每個軸對稱圖形左右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學生交流:

  教師:“在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兩側的距離相等”我們可以用這個性質來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對稱圖形。或者作對稱圖形。

  二、課內練習。

  1.判斷下面各圖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如果是,請指出它們的對稱軸。

  三、教學畫對稱圖形。

  例題2:

  (1)引導學生思考:

  A、怎樣畫?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B、每條線段都應該畫多長?

  (2)在研究的基礎上,讓學生用鉛筆試畫。

  (3)通過課件演示畫的全過程,幫助學生糾正不足。

  四、練習:

  課內練習一:第1、2題。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相關作業。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最新 篇4

  教學內容:

  同分母分數加、減發,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和分數加減;學習目標:

 。1)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

 。2)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

 。3)會口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4)理解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于分數加法同樣適用;

 。5)掌握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分數;

 。6)會解答分數加、減法應用題;

  重點:分數加、減法的計算;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教學內容:

  同分母分數加、減發,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三部分內容。

  學習目標:

 。1)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

  (2)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

 。3)會口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4)理解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于分數加法同樣適用,會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分數加法的簡便計算。

  (5)掌握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6)會解答分數加、減法應用題。

  重點: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難點:帶分數加、減法及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關鍵:理解“只有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的道理。

  課時安排: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3課時異分母分數加、減法2課時分數加減混合運算2課時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4一106的內容及第108頁練習二十一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理解分數加減法有含義,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夠正確計算比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正確計算比較簡單的同分數分數加、減法。教學難點:

  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測評反思

  1、什么是分數?什么是分數單位?

  2、填一填

  (1)3/4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個1/8是5/8,7/12里有個1/12。

 。3)3個1/5是,4/7是4個。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 。出示例1 。

  提問:觀察圖,你都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提示:

  1、要求爸爸和媽媽共吃了多少張餅,怎樣列式?為什么用加法計算?你是怎樣計算的?

  2、計算結果應注意什么?

  小組合作學習老師巡視

  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上面的計算過程:

  注意:

  1、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2 、P105做一做第2題第一排。

  3、提問:

  1、整數加法的含義是什么?分數加法的含義與整數加法的含義相同嗎?

  2、怎樣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法?

  同桌合作學習老師巡視

  小結:分數加法的含義與整數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在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法時,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

  3 、出示例2

  提示:

  1、要求還剩多少瓶礦泉水,怎樣列式?為什么用減法計算?你是怎樣計算的?

  提問:為什么用減法計算?分數減法的含義與整數減法相同嗎?怎樣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法?

  4 。小結:觀察例1和例2有什么共同點?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怎樣計算?(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共同歸納概括。)

  師: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計算的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三、當堂檢測

  1、完成教材第105頁的“做一做”和第107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109頁練習二十一的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選擇2 、3個題讓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并讓學生說一說應注意什么。

  標簽:實用資料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最新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掌握質數、合數的概念和判斷方法,能靈活選擇方法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2)能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3)能判斷兩個自然上的和是奇數還是偶數。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比較、猜想驗證、理解感悟質數、合數的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的意識;體驗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發展過程,進一步完善學生對自然數的分類方法的掌握,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理解質數、合數的含義,能正確快速地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難點

  能運用一定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判斷、感悟質數合數。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討論法、講解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課件第2張)

  1.談話: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先來做一個搶答游戲,看你們對以前學過的知識掌握的怎么樣。

  2.搶答:請同學們以最快的速度說出下面的數有幾個因數。

  師出示數,學生搶答因數的個數。

  3.思考:

 。1)一個數的最小因數是幾?最大因數是幾?(課件第3張)

 。2)一個數的因數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

 。3)怎樣找一個數的因數?

  生1:一個數是最小因數是1,最大因數是它本身。

  生2: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生3:找一個數的因數,用這個數依次除以1,2,3,4……商如果是整數,除數和商都是這個數的因數。

  設計意圖

  用搶答游戲的方式引入課題,引起學生的興趣,通過對舊知識的復習,為下面要學習的質數與合數做準備。

  4.師:我們學過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那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又有什么規律呢?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兩個新概念:質數和合數。

 。ò鍟n題)

  (二)探究新知

  1.找出1-20各數的因數,看看它們的因數的個數有什么規律。

  (1)學生小組內交流,寫出1--20各數的因數,看看它們的因數的個數有什么特點。(課件第4張演示)

  1的因數有:1 11的因數有:1,11

  2的因數有:1,2 12的因數有:1,2,3,4,6,12

  3的因數有:1,3 13的因數有:1,13

  4的因數有:1,2,4 14的因數有:1,2,7,14

  5的因數有:1,5 15的'因數有:1,3,5,15

  6的因數有:1,2,3,6 16的因數有:1,2,4,8,16

  7的因數有:1,7 17的因數有:1,17

  8的因數有:1,2,4,8 18的因數有:1,2,3,6,9,18

  9的因數有:1,3,9 19的因數有:1,19

  10的因數有:1,2,5,10 20的因數有:1,2,4,5,10,20

  (2)師:觀察它們因數的個數,你發現了什么?

  小組討論:根據因數的個數,你覺得可以怎樣分類?

  (3)(課件第6張)

  生1:有的數只有兩個因數,如5的因數是1和5。1只有一個因數1。

  生2:有的數的因數不止兩個……我們來分分類吧!

  2.學習質數與合數(出示課件第7張)

  師:一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如2、3、5、7都是質數。

  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如4、6、15、49都是合數。

  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3.做質數表。(課件第8張)

 。1)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做一個質數表。

  (2)學生討論:怎樣找100以內的質數?說說你的方法。

 。ㄕn件第10張)

  生1:可以把每個數都驗證一下,看哪些數是質數。

  生2:先把2的倍數劃去,但2除外,劃掉的這些數都不是質數。3的倍數也可以……

  劃到幾的倍數就可以了?

  生3:劃到7的倍數就可以了.

  (3)(課件第11張演示)剩下的數都是質數。

 。4)師出示100以內的質數表(課件第12張)

  4.牛刀小試。(課件第13張)

  (1)將下面的各數分別填入指定的圈內。

  2 27 37 11 58 61 73 83 95

  (2)兩個質數,和是10,積是21,這兩個質數是多少?

  生:21=3×7,3和7都是質數,而且3+7=10,所以這兩個質數就是3和7。

  兩個質數,和是7,積是10,這兩個質數是多少?

  10=2×5,2和5都是質數,而且2+5=7,所以這兩個質數就是2和5。

  5.探索兩數之和的奇偶性。(課件第15張)

  師:奇數與偶數的和是奇數還是偶數?奇數與奇數的和是奇數還是偶數?偶數與偶數的和呢?

 。1)師: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題目讓我們對奇數、偶數的和做一些探索。

  生2:我把問題表示成這樣……

 。2)小組討論:你怎樣判斷任意兩個整數的和是奇數還是偶數?

  (3)匯報交流:

  生1:我隨便找幾個奇數、偶數,加起來看一看。(課件第17張)

  奇數:5,7,9,11,…

  偶數:8,12,20,24,…

  5+7=12

  7+9=16

  ……

  奇數+奇數=偶數

  5+8=13

  7+12=19

  ……

  奇數+偶數=奇數

  8+12=20

  12+20=32

  ……

  偶數+偶數=偶數

 。ㄕn件第18張)生2:奇數除以2余1

  偶數除以2余0

  奇數加偶數的和除以2還余1,所以,奇數+偶數=奇數。

  奇數加奇數的和除以2余0,所以,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加偶數的和除以2還余0,所以,偶數+偶數=偶數。

 。4)師:同桌討論:這個結論正確嗎?你還有其他的方法嗎?試一試。

  同桌找一些大數,驗證一下所得的結論是否正確。

 。5)(課件第20張)匯報交流:

  534+319=853

  所以:偶數+奇數=奇數

  681+249=930

  所以:奇數+奇數=偶數

  564+232=796

  所以:偶數+偶數=偶數

  設計意圖

  用歸納的方法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能力。

  6.火眼金睛辨對錯。(課件第21張)

 。1)所有的奇數都是質數。(×)

  (2)所有的偶數都是合數。(×)

 。3)在1,2,3,4,5中,除了質數以外都是合數。(×)

  (4)兩個質數的和是偶數。(×)

  (5)兩個奇數的和是偶數。(√)

  7.小結:剛才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課件第22張)

 。1)質數與合數的概念。

  一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

  (2)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3)自然數可以分為質數、合數和1。

 。4)偶數+奇數=奇數

  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偶數=偶數

 。ㄈ┱n堂練習

  談話:同學們,你們學得怎么樣了?我們一起到智慧樂園挑戰一下自己吧!有沒有信心呢?

  1.寫出下面各數的因數。(課件第23張)

 。1)在50以內的自然數中,最大的質數是(47),最小的合數是(4)。

 。2)既是質數又是奇數的最小一位數是(3)。

  (3)如果兩個質數的和是24,可以是(5)+( 19),(7)+(17)或(11)+(23)。

 。4)在自然數中,最小的奇數是(1),最小的偶數是(0),最小的質數是(2),最小的合數是(4)。

  2.不計算,判斷下面算式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課件第24張)

  1+2+3+4+…+40

  生:1-40的自然數中,奇數和偶數各有20個,因為奇數+奇數=偶數,20個奇數相加和是偶數,偶數+偶數=偶數,20個偶數相加和是偶數,所以最后結果一定是偶數。

 。ㄋ模┩卣固岣

  算一算:3個不同質數的和是最小合數的平方,這3個質數的積是多少?

  最小的合數是4,4?=16。

  哪3個質數的和是16呢?

  2+3+11=16

  2×3×11=66

  答:這3個質數的積是66。

  (五)課堂總結

  師: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交流:

  1.一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2.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

  3.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4.奇數+奇數=偶數奇數+偶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

 。┌鍟O計

  質數和合數

  一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

  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教學反思

  在教學質數和合數這一課時,我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參與中產生求知欲望,調動學習積極性。首先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入課題,在學生復習因數和倍數的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寫出1-20這20個數的因數,再根據因數多少進行分類,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生通過交流,知道可以分為幾種情況,從而引出質數、合數的概念。?在教學中教師努力放手,讓學生從自己的思維實際出發,給學生以充分的思考時間,對問題進行獨立探索、嘗試、討論、交流,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激勵、共同發展。學生經歷和感受了合作、交流、成功、愉悅的情感體驗。

  課堂上學生是“主角”,教師只是一個“配角”,最大限度地把時間和空間都留給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參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充分激發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堂中,要求學生觀察1--20的因數的個數,自己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分完后先小組內交流。說說你是按什么來分的?分成了哪幾類?由于采用分的標準也必定不同,然后在讓學生說標準的過程中,感悟到質數和合數的各自特征,一點點的提煉歸納出質數和合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分類、觀察、分析、歸納和交流的數學能力,建立正確的分類思想。整個過程都是學生在動手操作、交流討論、歸納概括,而教師只是在關鍵之處適當點拔,引導學生質疑、釋疑、歸納、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最新 篇6

  教學目標:

  1、知道容積的意義。

  2、掌握容積單位升和毫升的進率,及它們與體積單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間的關系。

  3、會計算物體的容積。

  教學重點:

  1、容積的概念。

  2、容積與體積的關系。

  教學難點:

  容積與體積的關系。

  教具:量筒和量杯、不同的飲料瓶、紙杯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說出長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

  二、準備:

  把泥放入一個長方體的小木盒中(壓實,與上口平),然后扣出來,量一量泥塊的長、寬、高。計算泥塊的體積。這個長方體小木盒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是( )。

  三、新授:

  1、認識容積及容積單位:

  (1)箱子、油桶、倉庫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它們的容積。

  通過上面的“做一做”,我們知道長方體小木盒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就是這個小木盒的容積。

  (2)計量容積,一般就用體積單位。但是計量液體體積,如藥水、汽油等,常用容積單位升和毫升。

  (3)演示:體積單位與容積單位的關系。

  說一說,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標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關系呢?教具演示。

 、1升(L)=1000毫升(mL)

  將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

  小結:1升(L)=1立方分米(dm3 )

 、1升= 1立方分米

  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1毫升(mL)=1立方厘米( cm3 )

  練一練:

  1、8L=( )mL 3500mL=( )L 15000cm3 =( )mL=( )L

  1、5dm3 =( )L

  (4)小組活動:(1)將一瓶礦泉水倒在紙杯中,看看可以倒滿幾杯?

  (2)估計一下,一紙杯水大約有多少毫升,幾紙杯水大約是1升。

  2、長方體或正方體容器容積的計算方法,跟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但是要從容器的里面量長、寬、高。

  例一個小汽車上的油箱,里面長5分米,寬4分米,高2分米。這個油箱可以裝汽油多少升?

  5×4×2 =40(立方分米) 40立方分米=40升

  答:這個油箱可以裝汽油40升。

  做一做:一個正方體油箱,從里面量棱長是1.4米。這個油箱裝油有多少升?(訂正)

  小結:計算容積的步驟是什么?

  3、我們知道了計算規則物體的體積的方法,如計算長方體的體積是用長乘寬乘高,計算正方體的體積是棱長的3次方。那有些不規則的物體怎么計算它的體積呢?

  出示一個西紅柿,誰有辦法計算它的體積?小組設計方案:

  四、鞏固練習:

  1、生物小組買來一個長方體魚缸,從里面量長是6分米,寬是4分米,深2、5分米,它的容積是多少升?

  2、一個長方體油箱的容積是20升。這個油箱的底長25厘米,寬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

  3、有一個棱長是6分米的正方體水箱,裝滿水后,倒入一個長方體水箱內,量得水深3分米,這個長方體水箱得底面積是多少?

  4、提高題:p55、16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最新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質數和合數的意義,能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2.知道100以內的質數,會熟記20以內的質數。

  3.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準備:PPT課件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2的倍數有什么的特征嗎,如果把這些數分類,可以怎樣分呢?(可以分為奇數和偶數)還可以怎樣分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探究新的知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質數和合數的意義

  ( 1 )提問:找出1~20各數的因數。

  ( 2 )學生討論。

  ( 3 )匯報討論結果。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1的因數:1。

  2的因數:1,2。

  3的因數:1,3。

  4的因數:1,2,4。

  5的因數:1,5。

  6的因數:1,2,3,6。

  7的因數:1,7。

  8的因數:1,2,4,8。

  ……

  ( 4 )提問:你能按照上面各數的因數的個數給這些數分類嗎?

  有1個因數的數:1。

  有2個因數的數:2,3,5,7,11,13,17,19。

  有2個以上因數的數:4,6,8,9,10,12,14,15,16,18,20。 (學生可能還會分成有3個、4個、5個、6個因數的,教師可以說明,把有3個、4個、5個、6個因數的數歸為一類,

  ( 5 )觀察比較,發現特點。師:觀察2,3,5,7,11的因數,你發現了什么?(只有1和它們本身兩個因數)

  師:觀察4,6,8,9,10的因數,你發現了什么?

  (除了1和它們本身還有別的因數)

  教師明確:根據這些數的因數的個數的多少給這些數分類,也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知識--質數和合數。

  ( 6 )明確質數、合數的意義。

  (1)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2)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板書)

  (3)提問:1是質數還是合數?

  學生明確: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因為1只有1個因數,既不符合質數的特點,也不符合合數的特點。

  (4)提問: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關鍵看什么?(看因數的個數,有2個因數的數是質數,有2個以上因數的數是合數)

  ( 7 )課件出示自然數的兩種分類方法

  設計意圖:質數和合數是對自然數進行分類的另一種方法,在本環節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把探究知識的過程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知道按因數個數的多少可以把自然數分為質數、合數和1三類,學生很容易掌握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輕松、愉快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2.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做一個質數表。

  用課件出示教材第14頁的例1

  師:想一想做質數表時應該劃掉什么數?

  讓學生交流找質數的方法

  學生1:應先劃掉自然數1

  學生2:再劃掉2,3,的倍數,但是2,3本身不能劃掉。

  學生3:再劃掉5,7的倍數,但是,5,7本身不能劃掉。

  學生4:……

  歸納找質數的方法

  用課件出示100以內的質數表,并齊讀找到的25個質數。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看誰能猜出老師家的電話號碼。

  2.檢測

  3.想一想

  4.判斷

  5.思考

  設計意圖:這是具有檢測性的一個環節,通過有針對性的、有層次、有坡度的應用練習,幫助學生把所學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教學反思

  1.自主學習能力可以說是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學習的核心。在學生找20以內各數的因數時,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各數的因數,并在教師的引導下按因數的個數給各數分類,最終得出質數和合數的概念,讓學生成為探索家。

  2.設計有梯度的練習題,促進學生差異發展。 “因材施教”是教學工作的重要原則,“因材而練”,就是要讓不同的學生做不同的練習,真正實現《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目標。因此,本課時在習題的設計上呈現了多樣性的原則,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只選擇難度較大的習題,學習困難的學生也可以避開那些啃不動的難題,選擇基礎題和經過努力可以完成的習題。實行同一起點,不同的人達到不同的終點,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又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的差異發展。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最新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經歷探索分數基本性質的過程,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數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2、思考與問題解決:經歷觀察討論,操作等學習活動,能對分數的基本性質作出簡要的,合理的說明,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歸納,總結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度:經歷觀察,操作和討論等數學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鼓勵學生敢于發現問題,培養學生勇于解決問題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

  探索,發現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并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自主探索,歸納概括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正方形紙,彩筆。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分別出示兩張不同的孫悟空的照片。師:學們仔細看看這兩張照片,你有什么發現?(指名回答)。

  2、教師引導交流:孫悟空本人沒有改變,只不過是外表的打扮裝飾發生了改變。

  3、學生初步感知了什么變了而什么卻沒有變的概念。

  4、教師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什么變了而什么沒有變的有關內容。教師板書課題:分數的基本性質設計意圖: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圖片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觀察能力,為下一步學習營造一個輕松活躍的氛圍。

  二、探究新知。

  1、師:在我們在學習這個新的內容之前,我們首先來復習一下除法與分數的關系。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被除數=課件出示:120÷30=(120×2)÷(30×2)=(120÷10)÷(30÷10)=

  2、同學們說說這幾道相等嗎?(指名回答)。

  3、教師引導說出商不變的性質,課件出示商不變的性質的定義。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商不變的性質,為下一步更容易的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打下基礎。

  (二)、教學新知。

  1、師: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正方形紙,把手中的紙平均折成4份,其中把3份圖上你喜歡的顏色。

  2、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并特別提醒學生注意“平均分”。

  3、展示學生的作業。

  4、師:現在請同學們把正方形紙平均分成8份,16份,分好之后你有什么發現?(指名回答)。

  5、教師歸納總結,并課件出示:設計意圖:同一張紙能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6、引導學生觀察:

  觀察它們的分子和分母是怎樣變,學生觀察,思考,交流后,教師集體指導觀察,并板書:

  教師歸納總結后,學生完成課本66頁的填空題,完成后集體回答。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現一些表象,但這些表象還須上升為科學理論,這就需要學生能透過表象識別表現后蘊藏的規律,這才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便于以后舉一反三,解決同類相關問題。

  7、課件出示:(通知互相討論)

  (1)相比較,看看分子分母有什么變化?

  (2)在這個變化中,你們發現了什么規律。

  8、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大小不變。這就是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師特別強調“同時”“同一個數”)。

  9、教師提出疑問:為什么要0除外呢?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因為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而分數的分母是不能為0的。

  10、同學們,現在你們來看看分數的基本性質和你們以前學習過得商不變性質有什么不同呢?(課件出示兩性質作對比)

  師:分數的基本性質和商不變性質的規律是一致的。

  三、鞏固強化,拓展應用。

  (1)課件出示:(集體回答)。

  (2)指出下列分數是否相等。(指名回答)。

  (3)把和化成分母是10而分數大小不變的分數。(指名到臺上板演)。

  (4)課件出示小故事。

  有位老爺爺把一塊地分給三個兒子。老大分到了這塊地的,老二分到了這塊地的。老三分到了這塊的。老大、老二覺得自己很吃虧,于是三人就大吵起來。剛好阿凡提路過,問清爭吵的原因后,哈哈的笑了起來,給他們講了幾句話,三兄弟就停止了爭吵。

  你知道,阿凡提為什么會笑嗎?他對三兄弟講了哪些話?(讓學生課后去思考)

  設計意圖:多樣的練習可以讓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有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四、回顧總結,梳理新知。

  同學們,你們對分數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呢?板書設計:分數的基本性質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大小不變。這就是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學反思: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出示孫悟空的照片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手腦并用,在操作中深入感知分數。請同學們用一張正方形紙片,動手折一折,通過三次的對折,每次找出一個和相等的分數,比較涂色部分大小有沒有變化?(沒有)。那么得到了什么結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分子,分母的變化,經歷總結得出: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大小不變。學生對此進行鞏固后,再引導學生說出:0除外。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動腦思考,很快地突破了重難點,取得很好的效果。

  3、鞏固練習,圍繞中心。在設計練習的過程中,采取多種形式呈現,使學生加深對分數基本性質的理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理解所學知識,學有所獲,并進一步學習約分和通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最新 篇9

  教材分析

  觀察物體是“空間與幾何”這一領域的內容,在不同學段有著不同的要求。本單元的內容屬于第二學段,通過觀察、拼擺較為抽象的幾何形體,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讓學生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左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形狀。教材在編排上不僅設計了觀察活動,而且設計了需要學生進行想象、猜測和推理進行探究的活動,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和思維能力,為之后正式學習投影和三視圖的有關知識奠定感性認識和基礎。

  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觀察物體的感性經驗,并通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已經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而本單元在此基礎上,還要求學生學會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設計觀察和拼搭等活動,為自己和學生準備好教具與學具。同時在進行觀察和拼搭的活動中,要注意讓學生真正地、充分地進行活動和交流。因為只有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才能真正經歷觀察、想象、猜測、分析和推理等過程,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才能得以鍛煉,空間觀念才能得到發展。切不可讓教師的演示或少數學生的活動和回答來代替每一位學生的親自動手、親自體驗和親自思考。要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啟發。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讓學生經歷觀察和操作的過程,從中認識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形狀是不同的,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物體形狀。

  數學思考:

  能根據已有的圖形,用各種方法拼搭相應立體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問題解決:

  通過拼搭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態度:

  1.通過選取熟悉的環境和物體作為觀察對象,聯系生活經驗,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2.通過合作交流,養成學生互助、合作的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交流和表達能力。

  課時劃分:2課時

  觀察物體……………………1課時

  練習二………………………1課時

  第一單元:觀察物體

  第一課時:從某個角度觀察多個物體

  教學內容:教材P2例1及練習一第1、2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根據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擺立體圖形。能分析和分辨從不同角度觀察立體圖形的情況。

  過程與方法:通過推測和拼搭圖形的方式,引導學生簡化過程,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讓學生自己拼擺,得出結論,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及探求數學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能根據從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圖形推測出小正方體的拼搭方式。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法與直觀演示法。

  教學準備:若干個小正方體、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都玩過積木吧,老師給你們4個小正方體木塊,請你們擺出從正面看到的是下圖的圖形。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觀察物體(三)。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1.學生探究。

  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若干個小正方體。

  師:現在同學們每個小組都有若干個小正方體,請你們自主探究一下,怎樣拼搭立體圖形,才能從正面看到的是,看一看哪個小組得出的方法最多。

  學生分組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動手操作,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交流。

  2.探究結果匯報。

  (1)一共有4個小正方體,從正面看到的是,可以先一行擺3個小正方體,剩下的1個小正方體的擺放位置有如下幾種情況:

 、倏梢詳[在這3個小正方體任意1個的后面,如下圖。

 、诳梢詳[在這3個小正方體任意1個的前面,如下圖。

  師:擺出的立體圖形的形狀是不同的,但是從正面觀察時,看到的圖形是相同的。還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嗎?

  學生思考,動手實驗。

  學生接著展示:

  大家在拼搭的過程中要多思考,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們會發現不同的結論。

  3.學生探究。師:如果再增加一個同樣的小正方體,也就是用5個同樣的

  小正方體,要保證從正面看的形狀不變,應該怎樣拼搭呢?下面就請各小組的同學用手中的小正方體進行拼搭,看哪個小組得出的結論最多。

  學生分小組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提示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擺放,既可避免重復也可避免遺漏

  學生分組自主探究,相互交流。

  4.匯報探究結果。

  小組分別匯報自己小組拼搭的圖形。

  ①可以擺在這3個小正方體任意2個的后面,如下圖。

 、诳梢詳[在這3個小正方體任意2個的前面,如下圖。

  ③可以擺在這3個小正方體任意1個的后面,如下圖。

  ④可以擺在這3個小正方體任意1個的前面,如下圖。

 、菘梢园1個擺在后面,1個擺在前面,如下圖。

  教師分別對各個小組所拼搭的圖形點評,給學生以肯定和鼓勵。

  三、課堂小結,梳理提升

  這節課我們研究了,根據從一個角度觀察物體得到的平面圖形進行拼搭立體圖形,你有什么收獲呢?

  學生談收獲,教是根據學生談話歸納整理成板書。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最新 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正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棱長的含義;

  2、掌握正方體的基本特征,體會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聯系與區別;

  3、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正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

  正方體與長方體的比較。

  課前準備

  教法學法實踐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昨天,我們學習了長方體。請大家回顧一下:長方體有哪些特征?

  2、口答:說出每個圖形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3、設疑:第4個圖形的長、寬、高相等,說明:這樣的物體叫作正方體。大家想不想研究它?這節課我們要研究它的有關知識。

  (揭示課題:正方體的認識)

  二、概括特征

  1、以小組為單位發學具。

  2、以小組為單位研究手中的正方體。建議:用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來研究。

  3、自主探究。讓學生結合手中的實物進行探究,再讓他們小組交流自己的發現。

  4、匯報交流

  (1)讓生結合實物說說面有什么特點?你是怎樣驗證的?從中明確:正方體的6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2)讓學生說說棱有什么特點?你是怎樣驗證的?從中明確:正方體的12條棱長度都相等。

  (3)讓生說說有幾個頂點?你是怎么驗證的?

  5、提問:誰能完整地說一說正方體有什么樣的特征?

  多指名幾個同學說特征。

  6、結合直觀圖小結:正方體6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它有12條棱,每條棱的長度都相等。它還有8個頂點。

  7、提問:依據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正方體?

  8、請同學們小組合作,運用手中的學具驗證一下我們今天學習的正方體的特征。然后找代表說一說。完成表格。

  三、觀察比較,體會異同

  1、提問: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

  2、讓學生結合長方體和正方體實物進行觀察、歸納,再同桌交流觀察的結果。

  3、匯報交流。相同點是: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4、根據比較結果,想一想正方體和長方體有什么關系?

  不同點:長方體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正方體6個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長方體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正方體每條棱的長度都相等。

  練習完成P20做一做

  總結今天這堂課我們認識了正方體,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正方體的認識。

  6個面。(完全相同,都是正方形)

  立體圖形正方體12條棱。(長度相等)

  8個頂點。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最新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與設計圖案,使同學進一步熟悉已學過的對稱、平移、旋轉等現象。

  2、欣賞美麗的對稱圖形,并能自身設計圖案。

  3、同學感受圖形的美,進而培養同學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審美意識。

  重點難點:

  1、能利用對稱、平移、旋轉等方法繪制精美的圖案。

  2、感受圖形的內在美,培養同學的審美情趣。

  教學準備:幻燈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利用課件顯示課本第7頁四幅美麗的圖案,配音樂,讓同學欣賞。

  二、學習新課

  (一)圖案欣賞:

  1、伴著動聽的音樂,我們欣賞了這四幅美麗的圖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讓同學盡情發表自身的感受。

  (二)說一說:

  1、上面每幅圖的圖案是由哪個圖形平移或旋轉得到的?

  2、上面哪幅圖是對稱的?先讓同學邊觀察討論,再進行交流。

  三、鞏固練習

  (一)反饋練習:

  完成第8頁3題。

  1、這個圖案我們應該怎樣畫?

  2、仔細觀察這幾個圖案是由哪個圖形經過什么變換得到的?

  (二)拓展練習:

  1、分別利用對稱、平移和旋轉創作一個圖案。

  2、交流并欣賞。說一說好在哪里?

  四、全課總結

  對稱、平移和旋轉知識廣泛地應用于平面、立體的建筑藝術和幾何圖像上,而且還涉和到其它領域,希望同學們平時注意觀察,都成為杰出的設計師。

  五、安排作業:

  教材第9頁第5題。

  板書設計:

  欣賞和設計

  圖案1圖案2

  圖案3圖案4

  對稱、平移和旋轉知識有廣泛的應用。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最新 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2.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提高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和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規范書寫和仔細計算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填空。

 。1)3/4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個1/8是5/8,7/12里有個1/12。

 。3)3個1/5是,4/7是4個。

  2.談話:我們在三年級已經學過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這個知識。

  二、新課講授

  1.出示教材第89頁例1。

 。1)提問:觀察圖,從圖中你都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把一張餅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3/8張餅,媽媽吃了1/8張餅,求爸爸和媽媽共吃了多少張餅)。

  提問:求爸爸和媽媽共吃了多少張餅?怎樣列式?為什么?

  學生思考并回答:1/8+3/8,表示把這兩個數合并起來,所以用加法。

  提問:你能算出結果嗎?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這樣思考:1/8是1個1/8,3/8是3個1/8,合起來也就是4/8,提問:1/8+3/8的和是4/8,為什么分母沒變?分子是怎樣得到的?

  (因為1/8和3/8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們的分數單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兩個分子相加,分母不變)。

  板書:1/8+3/8=1+3/8=4/8=1/2

  說明:計算的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2)提問:怎樣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法。

  小結:分數加法的含義與整數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在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法時,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

 。3)即時練習

  1/5+1/5

  2/7+3/7

  7/10+1/10

  2.同分母分數減法。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最新 篇13

  教學目標

  1.理解眾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理解眾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2.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3.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統計技能,增強學生的統計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眾數,理解眾數的意義及作用。

  教學難點:眾數和中位數平均數的相互區別,在具體情境中如何選擇恰當的統計量表示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回憶平均數及中位數的求法,指生回答。

  2、求下列這組數據的平均數和中位數。生獨立完成后課件出示。

  (二)完成例1

  1.出示例題:

  五(2)班要選10名同學組隊參加集體舞比賽.下面是20名候選隊員的身高情況.(單位:米)

  1.32 1.33 1.44 1.45 1.46 1.46 1.47 1.47 1.48 1.48 1.49 1.50 1.51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師:提出集體舞的要求:身高接近,跳出的舞才更整齊。你認為參賽隊員的身高是多少比較合適?

  2.學生小組合作選擇10名隊員。

  3.根據學生匯報,師課件隨機演示選擇結果。

  平均數= (1.32+1.33+1.44+1.45+1.46+1.46+1.47+1.47

  +1.48+1.48+1.49+1.50+1.51+1.52+1.52+1.52

  +1.52+1.52+1.52+1.52)÷20

  =29.5÷20

  =1.475

  中位數=(1.48+1.49)÷2

  =2.97÷2

  =1.485

  接近1.485m的同學人數太少,不適合大多數同學的

  身高。最高的與最矮的相差6cm。

  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是1.485,身高接近1.485m的比較合適。

  身高是1.52m的人最多,1.52m左右的比較合適。最高的與最矮的相差3cm。

  1 . 52出現的次數最多,最能應這組同學的身高情況.

  4.小結:以眾數1.52為標準選擇隊員身高會比較均勻。

  師:(小結)集體舞一般要求隊員身高差不多,這組數據中1.52出現的次數最多,所以1.52是這組數據的眾數。所以以眾數1.52為標準選出來的隊員身高會很均稱,組成的舞蹈隊形也會很整齊很美觀!

  5.師生共同歸納眾數概念。

  師揭示眾數的概念

  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是這組數據的眾數。眾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

  6、做一做,

  7、小練習:

  學校舉辦英語百詞聽寫競賽,五(1)班和五(2)班參賽選手的.成績如下:

  求這次英語百詞聽寫競賽中學生得分的眾數.

  三個數據存在的數量和意義:

  比較三個統計量:

  (三)學習眾數的特征

  師出示練習題:

  1、五(1)班21名男生1分鐘仰臥起坐成績如下(單位:次):

  19 23 26 29 28 32 34 35 41 33 31

  25 27 31 36 37 24 31 29 26 30

  (1)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和眾數各是多少?

  (2)如果成績在31~37為良好,有多少人的成績在良好及良好以上?

  2、一個射擊隊要從兩名運動員中選拔一名參加比賽。在選拔賽上兩人各打了10發子彈,成績如下:

  甲:9.5 10 9.3 9.5 9.6 9.5 9.4 9.5 9.2 9.5

  乙:10 9 10 8.3 9.8 9.5 10 9.8 8.7 9.9

  (1)甲、乙成績的平均數、眾數分別是多少?

  (2)你認為誰去參加比賽更合適?為什么?

  生先獨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師:在找三組數據的眾數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在一組數據中,眾數可能不止一個,也可能沒有眾數。

  師小結:在一組數據中,眾數有一個,也有多個,甚至沒有。同時眾數也反應了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

  2、三個數據存在的數量和意義

  (四)綜合練習

  你去商場買過衣服嗎?你知道休閑類服裝型號的“均碼”是什么意思嗎?均碼一般是根據人的平均身高、胸圍等數據確定的統一商品型號,與多數人的型號接近。所以,均碼里蘊涵著平均數和眾數的原理。

  (五)聯系情境,應用眾數

  銷售衣服問題。

  師:小明很喜歡做社會調查。他到一家服裝店調查后,給我們帶來了這樣的一則信息:服裝店銷售了20件T恤,尺寸如下:(單位:cm) 42 39 38 40 41 41 42 39 40 41 41 41 41 40 41 40 41 40 40 41

  師:從表格中,你發現了什么?如果你是這家服裝店的經理,你會怎樣進貨?

  生:討論交流,發表自己想法。

  師:(小結)從中可以看出,在衣服的尺碼組成的一組數據中,41cm是這組數據的眾數,也就是41cm衣服銷售量最大。所以,可以多進一些41cm的衣服。商品的銷售里面也要用到眾數的知識,由此看來,生活中還真少不了眾數啊!

  (五)拓展延伸(“生活中的數學”)均碼問題。

  師:同學們去商場買過衣服嗎?如果你去買過會發現,商場里很多休閑的服飾,它的型號都是均碼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師:課后請同學們調查和了解一下:什么是“均碼”?

  (六)全課小結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上了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最新(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列方程解應用題》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尋找等量關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兩、三步計算的簡單實際問題。2、從不同角度探究解題的思路,讓學生學會在計算公式中求各個量的方法。3、讓學生初步體會利用等量關系分析問題的優越性。...

  • 2022年人教版五年級數學暑假作業答案(精選4篇)

    p2-31、2/3 4/5 2/3 0.24 10 0.3 0.23 0.6 0.182、(1) 3.5*4 14(2)1/5 3/5(3) 1和3 4和6 2、5和6(4)3/103、 約=10.79 約等于8.394、(1)2.5*15=37.5(元)50-37.5=12.5(元) 答略(2)3/0.8=3(支)......0.6(元) 答:最多買3支(3)16*0....

  • 2020年人教版五年級數學暑假作業答案

    P2-31、2/3 4/5 2/3 0.24 10 0.3 0.23 0.6 0.182、(1) 3.5*4 14(2)1/5 3/5(3) 1和3 4和6 2、5和6(4)3/103、 約=10.79 約等于8.394、(1)2.5*15=37.5(元)50-37.5=12.5(元) 答略(2)3/0.8=3(支)......0.6(元) 答:最多買3支(3)16*0....

  • 2019人教版五年級數學暑假作業答案

    P2-31、2/3 4/5 2/3 0.24 10 0.3 0.23 0.6 0.182、(1) 3.5*4 14(2)1/5 3/5(3) 1和3 4和6 2、5和6(4)3/103、 約=10.79 約等于8.394、(1)2.5*15=37.5(元)50-37.5=12.5(元) 答略(2)3/0.8=3(支)......0.6(元) 答:最多買3支(3)16*0....

  • 2019人教版五年級數學寒假作業答案

    第一頁:一、3,1.2,8.7,1.26,12,417,0.4,0.24,3,0.06,15二、4.14,0.144,2.04,28三、16.25,162.5,0.1625,42,0.42,0.42四、15.6,27.72第二頁:四、2.25,4.16,25.75,82五、4.83.222.81.6=15.362=4.48(平方厘米)=7....

  • 2017人教版五年級數學暑假作業答案

    p2-31、2/3 4/5 2/3 0.24 10 0.3 0.23 0.6 0.182、(1) 3.5*4 14(2)1/5 3/5(3) 1和3 4和6 2、5和6(4)3/103、 約=10.79 約等于8.394、(1)2.5*15=37.5(元)50-37.5=12.5(元) 答略(2)3/0.8=3(支)......0.6(元) 答:最多買3支(3)16*0....

  • 2017年人教版五年級數學暑假作業答案

    p2-31、2/3 4/5 2/3 0.24 10 0.3 0.23 0.6 0.182、(1) 3.5*4 14(2)1/5 3/5(3) 1和3 4和6 2、5和6(4)3/103、 約=10.79 約等于8.394、(1)2.5*15=37.5(元)50-37.5=12.5(元) 答略(2)3/0.8=3(支)......0.6(元) 答:最多買3支(3)16*0....

  •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軸對稱》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理念本課的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有機地整合豐富的生活資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展開學習,在美的感受中積極探索,在互動評議中形成學習能力,努力地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

  • 最新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總復習教案(精選8篇)

    教學目標知識技能:1、了解小數的產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2、初步理解整數、小數、分數之間的聯系,掌握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過程和方法:經歷小數的發現、認識過程和必要性,感知知識與生活以及知識之間的密切聯系,體驗探究...

  • 2023新課標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選2篇)

    本冊教學目標,使學生:1.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筆算。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并解決問題。...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日韩欧美 |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 国产一级免费av | 一级国产免费 | 领导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在线观看 | 人妻洗澡被强公日日澡 | 靠比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 精品在线观看国产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 久久丁香五月天综合网 | 亚洲激情在线播放 | 欧美日本国产精品 | 麻豆视频精品 | 最新国产露脸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 久久久精品日韩免费观看 | GOGOGO免费视频观看高清国语 | 99都是精品 | 欧美一二三四五六七区 | 国产精品最新地址 | 中国裸体BBBBXXXX |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av女优天堂在线观看 | 成人免费网站入口www | 超碰九色 | 国产精品开放小视频 | 国产免费又爽又色又粗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二区 | 日本福利在线观看 | 黄片一级毛片 | 免费看国产片在线观看 | 天堂v视频永久在线播放 | 国产美女裸身网站免费观看视频 | 91视频在线观看大全 | 99日韩精品| 国产一级毛片视频在线!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