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好事情教案(精選6篇)
大班語言好事情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會讀詞語,體會詞語意思,并能用其中一些詞語造句。
2.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了解課文內容,明白做好事應從身邊小事做起。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詞語意思,練習造句。
難點:知道做好事應從身邊小事做起。
教學過程:
一、定標設疑
1、談話導入:
咱班的孩子都愛做好事,常常幫助同學、老師,在家也幫助家人。有一個小朋友尤拉想向你們學習,也想做點好事情,一起學習《好事情》一課吧。
2、質疑:
你想知道尤拉想做點什么好事情嗎?你還想知道什么?
3、小結:
以上問題也是這節課我們要完成的學習任務。
過渡:要想知道尤拉想做的好事情,得先復習認認這些詞語。
4、復習并借助詞語,回顧簡單的課文內容。
⑴生認讀出示的詞語。
⑵其中的某個或某些詞語讓你課文的哪些內容,說一說。
二、自學探究
1、出示自學提示,分小組學習:
(1)小組內輪流 讀2至12自然段,讀出他們各自說話的語氣。
(2) 尤拉想做什么好事情?用橫線劃出來。
(3) 妹妹、奶奶和哈巴狗得到了尤拉的幫助嗎?
(4)能把你讀懂的詞語或句子向同伴兒說說嗎?不懂的問一問。
三、合作交流
1、尤拉想做什么好事情?
(1) 生結合課件出示的插圖說說,師板書。
(2) 理解“假使”一詞,練習用“假使就”說話。
(3) 讀句子并體會尤拉想在家人生命遇到危險的時候幫助他們。
過渡:尤拉是多想做好事啊,可是他幫助了家人嗎?讀讀文中的對話吧。
2、分角色朗讀對話,評一評誰讀得好。
(1) 讀到這些對話、這些詞語,你對尤拉有什么看法呢?(體會尤拉的生氣、不耐煩
和家人、哈巴狗的感受)
(2) 相機理解詞語:委屈、擾亂、打攪等。
過渡引導:尤拉沒有幫助家人和哈巴狗,當他們需要尤拉的幫助時,尤拉拒絕了,他在干嗎?他只是一直在想,卻沒有做。
3、齊讀媽媽說的話,思考:
1、媽媽說的算好事情嗎?你做過這類事情嗎?
2、你想對尤拉說點什么?
過渡:正在尤拉身邊的家人需要得到他的幫助,這些小事情是尤拉能做的好事情,引導理解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四、訓練與拓展
過渡:尤拉明白了要從小事做起,你也一定懂了吧,相信你在家里會做很多能做的好事情吧。在學校也會做好事情吧。
1、說一說。
2、出示圖片,師口述意思。
3、總結:我學會了一些詞語,紅生字也在詞語里學會了,但最難寫的“滾”學會了嗎?師生共同發現、觀察,并書寫它。我還懂得了做好事要從身邊小事做起。
大班語言好事情教案 篇2
教學過程:
一、形象揭題,學習生字。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題目是《好事情》。為了更好地學習課文,我們先來看一下本課的.生字。
2、出示投影
提示:正、重是多音字。
3、小組討論,學習生字。
4、認讀生字,反復記憶。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詞要連續,句子不讀破。(全班進行)
2、除了剛才學習的生字,課文中還有六、七個字沒有學過,你是怎么做的?(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方法識字。)
3、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向同學、老師請教,注意請教時要有禮貌。
4、指名讀課文。(優等生、中等生)
三、以讀為主,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二段。
(1)指名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中等生)
(2)尤拉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為此,她想去做點好事情,她先想做什么好事情?
(3)出示投影,讓學生看圖,尤拉正要去干什么?她心里可能在想什么?正在這個時候,誰請求尤拉幫助?尤拉是怎么做的?(優等生)
(4)練習朗讀。(全班進行)
2、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尤拉又想做哪些好事情,誰請求她的幫助,尤拉是怎么做的?(學生討論解決問題)
(2)學生朗讀課文,進行討論。(討論法)
你認為好事情應該從哪里做起?(中等生)
(3)媽媽叫尤拉做什么?你認為媽媽叫尤拉做的是好事情嗎?指名讀第五自然段。(中等生)
(4)學著媽媽的語氣來讀一讀。(中等生)
(5)你認為尤拉長大了嗎?
(6)想一想,怎樣才算“長大”了?(小組交流,代表發言)
(引導學生懂得“長大”的標志是懂得為大家做事,懂得關心別人,做好事不要去想要怎么做,要從實際生活中去做。)
四、朗讀課文,鞏固生字。
1、個別讀,齊讀全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作業:
必做: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選做:你平時都是怎么做的?你覺得自己長大了嗎?聽聽家人對你的評價。
復習過程:
一、復習課文
1、朗讀課文,全班自由朗讀。
2、復述課文內容。
3、復習生字。
二、朗讀課文
1、請一名學生朗讀課文。(優等生)
2、學生分組朗讀課文。從中劃出自己不認識或掌握不熟練容易忘掉的字。
三、識字寫字教學
1、認讀不帶拼音的生詞。(開火車輪讀3遍)
2、指導學生記住字形。(突出重、難點)
“橫折折折鉤”這個偏旁要重點講授。
(1)讓學生自己觀察這個偏旁的筆畫。
(2)請同學們伸出手在空中寫這個偏旁。
掉:注意筆順的指導。
帶:注意這個字中間是個“土寶蓋”。
奶:這個字的右半部分比較難寫,要注意給學生進行指導。
3、指導寫字。
這篇課文中的生字不多,只有六個,請你仔細觀察這六個字,看看每個字都有幾筆?這些筆畫是這么搭在一起的?筆順是什么?(同位交流)
比較:“做、掉、帶、死、奶、重”幾個字的筆畫筆順?以及字的間架結構。(全班進行)
4、學生寫字。教師指導。
四、作業
1、必作題
會寫本課的生字。
2、選作題
考慮一下,你想在生活中做哪些好事情。然后聽一聽爸爸媽媽對你的評價。
大班語言好事情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懂得有了美好的愿望必須付諸行動,要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
2、觀察故事畫面,學習初步閱讀。
3、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磁帶以及錄音機重點與難點活動過程(預設)
(一)、討論引出故事主題。
有個孩子叫尤拉,是一個外國的小朋友。尤拉正向做一些好事情,大家幫他想想,做些什么才算好事情呢?
(二)、教師講述故事。
1、教書故事從開頭到“我能做點什么好事情呢?”。提問:
尤拉到底想做哪些“好事情”呢?
尤拉在想好事情的時候,妹妹、小狗、奶奶正好碰到什么困難呢?
小尤拉幫助他們了嗎?他又是怎樣做的呢?(理解:委屈、夾著尾巴)2、再次講述此段故事,討論:
妹妹、小狗、奶奶被拒絕了,是什么心情?分別會說什么?(鼓勵幼兒揣摩心理,設計對白)尤拉為什么一件好事情都沒有做成?他到底該怎么做?
(三)、幼兒看圖觀察理解。
1、使用幼兒用書“好事情”,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自由閱讀,鼓勵幼兒有看不懂的地方可隨時提出來。
2、交流了解畫面的特定符號所表示的含義,圈圈圖表示什么意識?妹妹、小狗、奶奶各說了什么?
3、幼兒邊看圖畫,邊嘗試完整講述故事。認字的幼兒可以把對白部分讀出來。
(四)、說說在我們的身邊有哪些好事情可以做。
1、提問:小朋友,請你想一想,你能為身邊的人做點什么好事情呢?
2、幼兒交流討論。
【活動反思】
每個班里都會有這么一部分小朋友,他們不夠自信,同樣也會有一部分過分自信的小朋友。不夠自信的孩子總覺得自己什么都比上別人,甚至找不到自己的優點。而過分自信的孩子卻只看到自己的優點,看不見自己的缺點,而看別人的時候卻恰恰相反。這兩種就是兩個極端,哪一種都不好。我們應該幫助不自信的孩子樹立自信,像活動中,我請小朋友幫助找不到自己優點的孩子找找優點,聽到有那么多小朋友說出自己的優點,他們很高興。而對于那些過分自信的孩子,我們也應該讓他們明白自己不是什么都好,也有不好的地方,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有缺點是必然的'。這也是一種因材施教吧!
不管是過分自信的孩子還是不自信的孩子,他們都是受環境影響和教育的結果。我們既不能一味地賞識,也不能一味地批評,這樣都是不對的。重要的是我們要了解每一個孩子,針對不同的孩子給與不同的教育,這樣才能讓孩子自信而不自大,謙遜而不自卑。
在活動開始我以辯論會的形式讓孩子進行討論,孩子們非常的感興趣。但是在孩子們討論哪只動物的優點多時,孩子們只能知道很少的內容,可見孩子的已有經驗還是有待于提高。
在講故事時,由于我將的故事內容不夠熟練,影響了活動的效果。在以后的故事教學中我一定要自己先把故事記牢,再進行教學活動。
大班語言好事情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15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教育學生做事不能只空想而不付諸行動。
教學重點:
學會15個生字。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懂得做事不能只空想而不付諸行動。
教法:
講讀法,誦讀法,討論法。
學法:
讀一讀,說一說。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棵:(2’)
同學們你們做過好事嗎?說一說自己做過的好事。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好事情》。
板書課題:好事情。
二、出示學習目標。(1’)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8’)
1.聽讀課文。
2.自讀課文,對照圖片,思考尤拉都想做那些好事情?
3.學生說一說,標出自然段。
4.再讀課文,圈出生字。
(1)互教互學生字。
(2)我做小老師。
四、再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10’)
1. 齊讀課文。
2. 討論:
(1)什么是“好事情”?
(2)尤拉想做什么“好事情”?
(3)媽媽要尤拉做什么“好事情”?
3. 匯報。
4. 師小結。
5. 指導感情朗讀。
6. 組內讀課文,一人讀一段,并選取好的同學到前面讀。
五、拓展練習。(5’)
續編:聽了媽媽的話,尤拉想……
六、課堂總結。(2’)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好事情》,你知道媽媽叫尤拉做的是好事情嗎?你認好事情應該從哪里做起?
七、課堂檢測。(10’)
1、給生字加上拼音。
( ) ( ) ( ) ( )
情 尤 槍 夾
( ) ( ) ( ) ( )
狼 摔 刷 碗
2、照樣子寫句子。
如果瑪莎掉到河里,我就跳下去救她。
如果媽媽切菜時不小心劃破了手,我就幫媽媽拿藥 。
如果寫完作業 ,我就可以去玩了 。
大班語言好事情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好事情》這篇課文中的小尤拉和很多孩子一樣,是個純真善良的孩子。他想做好事兒的愿望是美好而可貴的,但卻不太實際。他凈想做一些驚天動地、不同凡響的“大好事兒”,而不愿意做實際的、平凡的、對他人有幫助的“小好事兒”。文中的對話飽含溫情又富有童趣,因此我設計的一個重點就是要帶著真誠,體會情意,讀好人物的對話。
掌握了不少的記字方法,并有了一定的預習能力。因此我會在上課伊始了解學情,確定生字教學的重點。學生會的不教,體現“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教學目標:
1.認識“刺、猬、板、凳”等12個生字,學會寫“救、擾、攪”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把對話讀好。
3.在閱讀過程中體會尤拉迫切想做好事的心情。
教學準備:
學生的準備:學生需要做預習,讀熟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課后的生字借助拼音讀一讀;在文中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上課時需帶好課本和文具盒。
教師準備:課件、詞卡、小印章。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新詞,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理解詞意。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初讀質疑。
1.老師講(《好事情》)故事引出課題,并請學生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2.聽讀感受:故事里的主人公是誰?(引出“尤拉”)。
3、自由朗讀課文,請學生試讀生字,分開哪些是學生已經會的,哪些是還不會的,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或者句子。
二、初識生字。
1、(多媒體課件出示生字“蘋果樹”)做“摘蘋果”的游戲:學生能讀對哪個,就把哪個蘋果摘下來,重點指導“擾”和“攪”的讀音。
2、提出自己還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鼓勵孩子多提問題,多思考,并告訴他們只有多讀書才能解決問題。)
三、整體感知課文大意,練習用“假使——就”這對關聯詞造句。
1、快速閱讀課文,找一找尤拉到底想做哪些好事,并用筆畫下來。(請學生回答,并依次出示在幻燈片上)
2、請學生仔細觀察找三句話的共同點,出示詞卡“假使”,正音(多音字),讀詞,思考詞意。
3、齊讀三次假想的好事,引出“救”字,讓孩子們和老師一起在黑板上書空。
4、思考:尤拉都想救誰?(隨機板書:妹妹、奶奶、哈巴狗) 出示詞卡“哈巴狗”指出“哈”讀三聲是多音字。
5、思考:假使你是尤拉還會想做哪些好事?用“假使——就”這樣的關聯詞自己說一句話。
四、練習對話,理解詞意。
1、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出示尤拉和妹妹的對話。
(1)請同學們分段朗讀。
(2)對話朗讀方法遷移:引導學生體會妹妹對尤拉說話時的心情和語氣,并引導學生帶著相應的心情和語氣讀一讀。
請男生、女生分角色朗讀對話。
2、學習第二部分:出示尤拉和奶奶的對話。
(1)請學生自由朗讀,揣摩人物心情。
(2)分角色朗讀尤拉和奶奶的對話,引出“工夫”,理解詞意。
3、學習第三部分:尤拉和哈巴狗的對話。
(1)同桌之間分角色扮演“尤拉”和“哈巴狗”練讀。
(2)師生合作,表演讀。
五、學習生字。
1.生字認讀反饋。(同桌練讀,點讀,指名讀。)
2.學寫2個生字──擾、攪(鞏固把左窄右寬合體字寫規范、寫美觀的方法)。
3.學生練寫。
4.書寫展示、評價指導。
六、小結、下課。
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就要下課了,下節課我們將進入小尤拉的內心世界,幫助他分析思考究竟是為什么他沒有做成好事的原因,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大班語言好事情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語言活動《好事情》
重點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
學習初步閱讀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懂得了有了美好的愿望必須付諸行動,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2.觀察故事畫面,學習初步閱讀。
組織形式:
集體
教學準備:
兒童經驗基礎
幼兒知道幫助人家就是好事情
環境準備:
掛圖2號
過程與策略:
一、討論引出課題。
尤拉想做好事情,你們幫他想想做做什么事情
二、教師講述故事。
1.講述故事從開頭到“我能做點什么好事情呢?”。
2.再次講述次段故事,討論。
3.鼓勵幼兒揣摩心里,設計對白。
三、幼兒看圖觀察理解。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自由閱讀,鼓勵幼兒有不懂的.地方隨時提出來。
3.幼兒嘗試完整講述故事。
四、說出在身邊的好事情。
1.你們說做什么事情才算好事情呢?
2.尤拉到底想做那些好事情?
3.妹妹、小狗、奶奶碰到什么困難呢?
4.尤拉幫助了他們了嗎?他又是怎樣做的呢?
5.妹妹、小狗、奶奶被拒絕了是什么心情?分別會說什么?
6.尤拉為什么一件好事情沒有做成?他到底該怎么做?
7.你能為身邊的人做點什么好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