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形狀國》及教學反思(通用2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形狀國》及教學反思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物體的形狀特征,能正確命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重點)
2、能按形狀標記對圖形進行歸類。(難點)
3、對圖形歸類的活動感興趣,能專心完成自己的'活動。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底紙5《分餅干》、多用插板、白磁板、幾何圖形共18個。
2、分類盒3格、標記卡(形狀標記共三個)、磁鐵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派派和麥麥的圖片。師:“這是誰啊?它們要和我們一起做游戲,讓我們一起來歡迎它們吧!”
二、基礎部分
1、介紹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師:“派派的餅干店開張了,但是餅干還沒有分好,誰想來做小廚師幫忙分餅干?”
2、學習圖形命名,演示規則。
師:“派派的餅干店里擺好了三個盤子,每個盤子里都有一塊餅干,大家看看分別是什么形狀的?第一個盤子里的是?第二個盤子呢?第三個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
3、師:“這里還有些餅干,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是什么形狀的餅干?”(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有什么形狀的餅干)
4、師:“現在我要從這些圖形餅干里拿出一塊餅干放在盤在里,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圖形?(正方形)那我就要把它放在有正方形餅干的盤子里,你們看我放的對嗎?快給我拍怕手吧!”
5、師:“小朋友們想不想當小廚師將這些餅干分別放到有正方形餅干的盤子里,有圓形餅干的盤子里和有三角形餅干的盤子里呢?”(教師引導幼兒將餅干按照形狀分別放在相應的盤子里)
6、師:“小朋友分的真棒,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全是三角形的餅干,這些全是圓形的餅干,這些全是正方形的餅干!
7、介紹平行活動。
師:“今天的新活動名字叫做‘分餅干’。除了在底紙上分餅干,還可以在分類盒上玩‘裝餅干’的游戲。(出示分類盒及材料盤)小朋友到這幾桌玩時,可以先把形狀標記卡插到分類盒上,再根據標記放圖形。”
8、梳理規則。
師:“我們在來回想一下今天‘分餅干’怎么玩呀?在底紙上怎么做?按標記放圖形。那在分類盒里怎么做‘裝餅干’?”
9、分組操作,師:“今天小朋友可以自己選擇先玩什么,再玩什么。玩過后,把材料收回原樣,在換到另外一個組去玩。下面我請哪個小朋友,就請和你輕輕的搬上小椅子過來選活動!
10、觀察指導。
教師巡回觀察幼兒是否理解操作規則。個別提問:“你的這盤餅干是什么形狀的?這盤呢?”
11、提示常規。
師:“玩過‘分餅干’的小廚師們,請把材料放回原樣,然后跟做‘裝餅干’的小朋友交換一下。”
三、結束部分
整理。師:“餅干店要關門了,請小朋友收材料,放回到原來的位置上。”
教學反思
1、讓幼兒學會發現生活中的圓形和正方形。
2、讓幼兒自己勾勒出心目中的圓形和正方形。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形狀國》及教學反思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2、體驗成功的快樂。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小雞圓形房子、小鴨三角形房子、小貓正方形房子、小狗長方形房子若干。
2、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餅干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參觀各種形狀的餅干,請他們說一說餅干的形狀。教師小結餅干的外形特征。
2、教師簡單講述餅干的制作過程。
3、幼兒品嘗餅干說一說餅干形狀和味道。
4、出示小雞、小鴨、小貓、小狗木偶出來玩聞到了香味說:“我聞到餅干的香味了,我的肚子餓了,餅干在那呢?”
5、小動物們尋找餅干:“哇,原來在這呢,有這么多漂亮的餅干呀。”。小雞說:“我最喜歡吃和我房子一樣形狀的餅干。”小鴨、小貓、小狗同上。
6、師:“小動物們都想吃和他們房子形狀相同的餅干,請寶寶們為它們去到家里去吧
7、幼兒操作:給小動物送餅干,要求每一種餅干都要送到形狀相同的小動物家里去。教師巡回指導。
8、活動結束:帶著小動物到草地上去玩。
教學反思:
讓孩子在游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并通過觀察、比較、想、動手等,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征。